搜索
天工的头像

天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3
分享

一颗双穗小麦

50多年前,1970年前后,我在农村老家上中学。

那时,老家农村是公社大集体,30多户一个生产队。假期,生产队需要时,就去生产队的田里出工;不需要就去拾荒打草自家用。

同龄人也有不上学的,不上学的要么去队里出工;要么去拾荒打草。全村人能劳动的,几乎都在种粮。

由于耕地较少,土地贫瘠,收成不好时,打下的粮食除了交公粮、留种子,吃不到第二年,春季要吃返销粮,要从当时的公社粮站购买粮食。

我们那里种的主要粮食是小麦和玉米,小麦是细粮,产量很低,过年过节做好饭时,才能吃到小麦白面。

一次在田里,看着一片片麦子,分蘖后,每一颗小麦杆上都长着一个参差不齐的麦穗:大的小拇指大小;小的蝇头大,只长出两三个麦粒。想着怎么会这样不同呢?是小麦种子差异?还是土地肥力不同?看着想着,想到:会不会有一种小麦,像玉米那样,小麦杆上能长出两个以上的麦穗,那小麦的产量不就翻番了吗?找到长着两个或者更多麦穗的麦子,把它留作种子,不就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常吃白面了吗?

现在看来,小麦长一个麦穗,玉米长两三个玉米棒子,都是千百年来自然进化和人工选育的结果,未来也许只有通过基因、分子、太空等科学技术才能改变。当时却想着在某个地方,正长着多穗小麦,只要找到它,就有了多穗小麦的种子,就能种出多穗小麦,就能收获更多的小麦。

寻找多穗小麦的行动当即开始,在大片麦田里寻找,在边角近乎野生的麦丛里观察。很快发现,无论大小、无论高矮,所有小麦杆上仅顶着一个麦穗,没有发现一颗多穗小麦。

我有个同伴,叫三贝。曾一起玩、一起拾荒打草,他已经不上学了,要么去生产队田里干活,要么独自去拾荒打草。他看到我到处踅摸,就问我在找什么,我说在找多麦穗的小麦,想留作种子,并希望他留意一下,一块寻找。

找了些日子,没有找到一颗多麦穗的小麦,也就不再刻意去找了。

一天,大约是在芒种麦收季节,三贝说他找到了一颗长熟的双穗小麦,并把它插在了门楼顶上的一个缝隙里了。我问他那颗小麦长啥样,他说那颗双穗麦秆的顶上,并排长着两个麦穗,两个麦穗都很小,都只有几个麦粒。已经失去当初的热情,我没有亲自去看一眼。

麦收后就播种玉米,秋分时节再播种小麦。播种小麦时,我又想到了三贝说的那个双穗小麦,于是就去找他把那个双穗小麦种下。可三贝却告诉我,前两天他到门楼顶上取那双穗小麦时,发现那两个麦穗上面已经没有麦子了,像是被鸟吃了。当时知道后非常懊悔,那么难得的双穗小麦我还没有见到,竟被鸟啄了!

自那之后,我没有再去寻找多穗的麦子。再往后,我去外地读书、工作,离开了家乡。后来听说三贝到外地做买卖,有了自己的事业,留在了外地。

茵茵麦苗绿,

灿灿果粒黄。

年年洒汗水,

岁岁白面香。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和一批批穗大、杆壮的优良小麦品种的出现,老家那片土地也摆脱贫窘和艰辛,奔向小康。

在浩瀚万里的晴空中,那一颗双穗小麦似一缕青烟飘过,每每想起,总有些未竟之事浮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