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的闲暇时光,我总是喜欢到金顶的老街去走一走,去看看那里充满历史沧桑长满野草的屋檐沟,抚摸一下斑驳陆离古店铺那油光可鉴的包浆,感受那些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的韵味。
金顶的老街并不长,只有寥寥几十米,至今仍保留着山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好像还有几个保存完好的几十幢清代院落式大宅,掀开被尘封的时代印迹,一股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据了解,老街最先的原住民是当年盐马商贾的后裔,后来逐渐加入了为躲避战乱迁徙的移民,还有一些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汇聚而来,共同组成了当时繁荣集市的雏形。
老街保存较好,所有民居等都较完整地保持着清末民初的格局风貌和建筑式样,房屋墙体全部采用当地石材混合土砖砌筑,从远处看过去,白墙灰瓦,连绵成片,基本保存着原来建筑格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街巷体系完整,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四通八达,村内的古井、古树、古桥等众多历史环境要素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除了临街商业建筑外,全村整体风貌还是比较完整协调。
随意走进一家深宅大院,就探访了那个被尘封的时代,毫无例外的会发现这些人家里面,到处是嘉庆、道光、光绪、民国等多个时期的族谱、契约、帐本、家书等,通过这些褶皱发黄的实物,就可以大致了解几大家族千里迁徙、买田置地、淘沙炼铁、商贸交流、开枝散叶、历史兴衰的整个社会经济形态。
这里的古民居多为院落式布局,以木结构为主体,结合了地域色彩的建筑特色,注重装饰陈设,雕梁画栋,规模恢宏,建筑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当前保存规模较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还遗留着南北两侧形成半围合的庭院,整个街区背山面水,泥墙青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老街民居不同于北方的房屋的座北朝南,大多是东西朝向的,这种建筑格局与地形生成息息相关,也与当地习俗有关,他们认为东西向可纳财,南北属火水要避之。背山可挡冬季之寒风,面水可迎夏日之凉气,水同时代表着财,房子朝向水的方位意喻着财源广进,在老街深处的小巷里,有一些从事丧葬品、面塑品、祭祀品的手工作坊,一件件纸扎以及面捏的作品栩栩如生,憨态可掬,寓意驱邪祈福、保民安康,大都展现出古代战场的风云突变和历史人物的不同风貌。
金顶的老街文化是多元的,每一栋的民居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错落有致的黄墙黑瓦,棱角分明的台阶巷弄,即使历经百年沧桑,依旧挺固着着自己的坚持,不带一丝一毫一角的圆润。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着自己才能懂的方言,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许许多多在别处很难以找到踪影的老物件,还有在城市生活中极难见到的场景都在这里得到重现与还原。
老街的白族人家是友善的,每一家的大门都是打开的,这里还保持着从前的风貌和淳朴,还未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所侵袭,人们在这里悠闲的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对于游客到访是欢迎的,甚至会不知所措,如果你对其中哪一幢民居感兴趣,都可以随时走进去拍照鉴赏的。如果有闲暇时光,浮生偷得半日闲,那么,在这里寻一民宿,就捧一卷好书,品一杯好茶,每日在这里看风起云涌,看花开开落,醉里挑灯看剑,卧听林海松涛,岂不是诗意生活的最好写照?(此文首发于兰坪“独处”文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