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长志的头像

高长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18
分享

凤凰深处铁甲寒

在滇西北初冬时节,随着强冷空气来袭,怒江州兰坪县高海拔的凤凰山上,恶劣天气给露天矿山生产造成很大困难,面对凌厉严寒天气条件以及第一季度“开门红”生产任务,采矿一厂干部职工们依然风雨无阻的坚守战位上。

大雪满弓刀,风劲雪舞天,凤凰山的夜已经越来越深了,简易帐篷外面的风刮得更猛了,紊乱的气流时不时的横冲直撞,让大家冷得瑟瑟发抖,笔者在现场看到,在工作的间隙,在露天矿山钻机驾驶舱内,工人们怀抱着大号茶壶,立起绿色军大衣的毛领子,一个紧挨一个挤坐在一起,嘴里呼出的热气映着灯光弥漫升腾起来,旋即在冰冷坚硬的车顶部消失。

“这里的冬天真要命,居然能哈气成冰!”一名工人试探着伸出手在车顶轻轻抠了几下,白色粉末状冰晶便掉下来。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踏上这片传说中滇西北高原,在冬天来到凤凰山上夜班,尽管他们大家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实实在在接触这里恶劣的天气、陌生的环境、繁重的任务等,面临的挑战都超出了想象,显得异常严峻,大家还是显得有些猝不及防。

据他介绍,上半夜还好,没感觉怎么冷,因此是干活的黄金时期,下半夜的时候往往才是最难过的时刻,因为每到下半夜,凤凰山上狂风怒号,大自然就开始了排兵布阵,在呼啸的寒风中,每一根草都被风摁倒在地,沙土被卷到空中,碎石被撵着人乱跑,人被顶得寸步难行。寒风如同擂鼓般隆隆卷过运输车的顶,然后透过车体上的缝隙钻进来驾驶舱内,声音像吹哨子一般尖厉,这个时候,只要有一滴水洒在地上,竟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出冰凌子。

每天上夜班,矿山工人们就集结列阵后一起出发,那个时候,发动机的强劲咆哮汇成冲锋号角,大地为之颤动,大家抵达作业区域后就忙活起来,纷纷脱去大衣露出工装,相互检查装具,霎时间就响起了密集的引擎声,机械的“嗒嗒”声、“嘭嘭”声、“呼呼”声、“咝咝”声此起彼伏,俨然是天地间一场宏大的交响曲。

从日暮直至黎明,工人们马不停蹄地东奔西突,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枯草与沙土间杂的地面上,时不时抬起头望向漫天星斗看看天气情况,他们争分夺秒与恶劣环境针锋相对,亮剑拆招,各型运输车在深夜里驰成了一条“火龙”,巨轮碾出的车辙或窄或宽、或直或弯,纵横交错,仿佛是大自然布下的重重棋局。

天近拂晓,大家才鱼贯返回驾驶舱,坐定后不约而同把两只手叠拢上来,接住用嘴哈出的热气,口鼻四周的防寒面罩结着一层白色霜花,有人说:“机器响起来的时候,驾驶室里面还算温暖,停机以后就是像冰窖一样……”他们的声音在颤抖,牙齿不受控制地磕出声响,那是身体对低温做出的本能反应。在那个时候,大家脚冻麻了就跺跺,手冻木了就捂捂,脸冻红了就搓搓,大家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燃着一团火、憋着一股劲儿,誓与这滇西北的天气一决高下。

只有敢于和严寒过招,向严寒叫板,才能让刀刃才会变得锋利,

严寒不仅考验着工人的体能和意志,也在检验矿山设备的性能、保养和使用水平。生产区域不分地区、不讲条件、不讲气候,但大型设备能“感知”温度、湿度、高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只有充分熟悉设备在各种环境中的工作特点,灵活掌握设备的“脾性”,才能实现人与设备的最佳结合。

凌晨4点多,凤凰山上新营地的灯还亮着,为了尽快摸清摸透装备性能,让新设备快速生成战斗力,几个带班的班组长还在不辞辛苦完善第二天的生产计划,奔波转战了一晚上工人们后半夜的觉没人能睡踏实,只是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

据了解,两年前,随着公司改革的调整,新型设备持续入列凤凰山,矿山装备的升级换代让大家感受到了刻不容缓,为了尽快从普通技术骨干成长为新设备的专业人才,矿山工人们以“归零”心态苦学细研新装备,快速转变角色融入新战位,不断向新目标发起冲锋。在经历各种严峻挑战后,大家对新装备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在多个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探索出了多项技术经验得到应用推广,有效促进了整体战斗力提升。

朔风鸣战鼓,风吹铁甲寒。越是天寒地冻、环境险恶、条件艰苦,越能考验矿山工人全天候生产的综合能力。一个老工人动情的说:“虽然春节期间上夜班非常艰苦,但我们赶上了好机遇,只有真正练就敢打必胜的钢筋铁骨,才能增强克敌制胜的“硬核”实力……”就是这样一群平时并不起眼的普通工人,他们辞别父母妻儿,义无反顾的在天寒地冻凤凰山上摸爬滚打,不断刷新了新的操作纪录,为金鼎锌业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瘦弱的身躯铸就了热血沸腾的巍巍丰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