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文幸的头像

李文幸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16
分享

镇武旧貌换新颜

走进我的家乡——梁村镇镇武村,只见平坦宽阔的村道横贯全村,水泥硬底街巷铺到每一家农户的门口,明亮的路灯矗产立两旁,栋栋居民新房漂亮整洁,房前屋后围上竹木栅栏的小花园、小菜园把村庄点缀得分外美丽,田野稻禾油绿、果蔬飘香,池塘碧波荡漾,与青墙黛瓦的古屋相得益彰,更添几分古韵。如今的镇武村是产业发展良好,基础设施改善,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农村美、农民富的喜人景象。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我们村的街道硬化了,房子变新了,环境变美了,池水变清了,村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今年82岁的老党员李宁康对镇武村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感受颇深,他告诉笔者,每天早晚他都会和老伴沿着林荫村道走走转转,享受乡村美景。

原来,镇武村是一个人口多、资源少、乡风尚不算淳朴的村庄,全村下辖上植、下植、上覃、中覃、下覃、蛤咀、谭石拱、水南、三屋等9个自然村,共有1015户,总人口4585人,党员63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5亩,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贫困户66户共206人,由中山市石岐区办事处帮扶。

“我村抓住上级扶持省定贫困村的契机,坚持‘党建+理事会+新农村建设'模式,开展村居环境整治、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板村,每个自然村都成立了由党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理事会,具体负责整治创建工作,村里的外出机关干部、经商成功人士和乡贤,也积极为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出谋划策,带头捐款筹资,出勤出力,齐心协力把村里的各项事情办好。”镇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哲文介绍该村脱贫攻坚、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的做法。

在整治创建过程中,镇武村按照村强民富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庄规划协调美、村风文明风尚美、村稳安康和谐美的“五美”要求,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解决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等问题,加强环境整治,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清理了村边、路边、水边的生活垃圾和杂草,拆除了破败的危旧房479间和废弃的牛栏猪圈288间,村民无偿献出土地6800平方米;把贯穿全村9个自然村的水泥硬底主干道路面从原来宽仅3.5米拓宽成现在的5米,铺设了一条条宽平干净的水泥街道直通各家门口;埋设了四通八达的地下排污管网,沿途定点设置了污水检查井、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池,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潜流;村里所有的池塘四周砌筑了水泥石基,围起了既防止孩童溺水,又美化环境的栅栏;落实人畜混居分离政策,在远离村庄的地方统一规划建设牛栏猪舍,实现人畜分离;村里公众场所的民居泥砖外立面统一粉刷装饰,喷绘了图文并茂的墙画,让人悦目舒心。

我曾记得,过去的进村泥巴土路,路边杂草丛生,间有蛇鼠出没。遇上晴天车辆通过,行走在路上灰尘“滚滚”,弄得行人灰头土脸,蓬发污面,道路两旁地里的庄稼也满是覆盖着灰尘;遇上雨天,路面坑洼不平、湿漉漉的,滑溜溜的,脚板被石子砂头硌得生疼,真是“雨天一身泥,晴天满身尘”。晚上,没有一盏路灯,到处黑乎乎的。在村道与屋巷之间的露天水沟,菜叶、粪便、剩饭、污水堵在一起,臭气熏天,蚊蝇四飞,嗡嗡扰人。赤脚走在泥泞污秽的村道街巷,脚指缝常常被满街横流的污水浸泡腐蚀得脱皮烂肉,出血流脓,红肿热疼痛,苦不堪言。

现如今,村里的道路街巷全部硬底化,村小组之间的“通组路”全覆盖,“连户路”修到了每家每户。路边栽种了绿化树木,安装了路灯街灯,每到晚上,路灯绽放出烟花般的光芒,与周围农家发出的亮光连成一片,成了祥和亮丽的静夜图。

在面貌焕然一新的蛤嘴文体广场上,村嫂大妈起劲跳舞,青年小伙敏捷打球,儿童小孩活泼嬉耍,耄耋老人悠闲信步,气氛热闹。

“这里原本是蛤嘴生产队分配给各户的晒谷场地,后来有的建储物屋、有的建猪舍、有的建牛栏,有的荒弃堆垃圾,环境杂乱肮脏,恶臭熏天。现在村民都把屋舍拆除、让出土地,改造成文体广场,并建起寨理事会办公楼。”李哲文介绍说,新农村建设遇到的最大难点问题,就是规划建设公共区域场所需要拆迁征用村民闲置屋宿及其土地。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缺地拆迁难问题,镇武村创新推行“地票”置换制。即是在规划建设公共区域用地,需要清拆村民闲置的杂物屋、危旧房和猪舍、牛栏的时候,做好清拆屋舍面积的登记造册,向村民发放“地票”,将来村集体统一规划建设用地建造住房时,村民凭“地票”可优先安置和办理土地使用证。这样让村民吃上“定心丸”,自觉自愿献出土地。全村共开出地票110余张,为新农村建设腾出土地约6800平方米,将腾出的土地全村统一规划,作为建设小广场、小公园等公共区域的用地。

现如今,每个自然村都建有文体小广场(篮球场),并配套有乒乓球桌、篮球架等各式健康器材设施。修建了休闲小公园,设置了石桌、石凳、座椅、凉亭,环境花红草绿,廊道曲径通幽。

想当年,村里的空地长满了荒草,村容村貌脏、乱、差,牛猪鸡鸭满村四处乱跑,空气中飘着刺鼻的牛猪鸡鸭粪味。随着近些年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村党支部、村委会、理事会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向群众大力宣传村居环境卫生知识,制订环卫公约、保洁制度和村规民约,每个自然村都有一个保洁员,实现村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村民也自觉意识到注意卫生能减少疾病的重要性,村里屋内都有很大改善,不再是过去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跑的现象,村民还自发安排轮班打扫村内环境,大家爱护环境,讲究卫生,自觉养成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定点投放、收运垃圾,村居卫生环境朝着良好方向健康发展。

想当年,村民虽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到晚忙碌不停,但局限于“单一种植水稻”,且产量不高,口粮分配不足,经济穷困,入不敷出,物质匮乏,缺衣少食,吃不饱、饿肚子是常有的事情。现如今,土地流转、大办基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多种经营,产业恢复振兴,致富渠道门多路广,村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稻米白面、鸡鸭鱼肉、时令果蔬应有尽有,人们可以随着季节的变换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多彩的衣服,购买电动车、摩托车、拖拉机、汽车、轿车也不再稀奇。

“我们一手抓美化村居环境,一手抓经济促发展。”李哲文介绍。镇武村自2016年被定为省定贫困村以来,在加强村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大力实施“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合作社”的“三合一”发展新模式,引导群众发展种养产业,增加收入。谭石拱自然村引导120多户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整合土地160多亩,引进了深圳乐天天公司开发种植有机水稻、水果玉米、高产茄子等特色农产品。村民不但可以获得合作社收益分红,也可以到基地打工获得收益。乐天天谭石拱村项目年产值达400多万元,为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及农户共带来80多万元的收入,让全村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上覃、中覃、下植等自然村也成功推行“三合一”模式,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共整合耕地320余亩,发展谭脉西瓜、丝苗米等特色种植业。

“我们在自家门口合作社基地务工时间灵活,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可获得土地入股的分红,还能参与劳作赚取工钱,真是好啊!”贫困户莫记弟不停地赞叹产业扶贫和实施“土地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好处。

李哲文告诉笔者,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镇武村充分发掘资源,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通过在大成岗路段投资商业广告牌、入股源昌超市项目、入股栏马加油站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拆旧复垦在省交易平台进行土地指标上市交易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与中山市石岐区办事处帮持单位,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帮扶项目5个,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增收1699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共206人,今年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想当年,村民住的普遍都是低矮破旧的泥砖屋,上面的瓦片也是好一片,坏一片的,一遇大风雨,房子瓦漏雨滴,一家人或用盆桶装水,或连夜挪动家具。现如今,一幢幢民居小楼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花丛,它们造型美观大方,清新秀丽,有的还富丽堂皇。

贫困村民得到危房改造的扶贫政策支持,全部建起了安全稳固的住房,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好生活。走进志愿结对联系贫困户李钦枝的一层建筑面积50多平记米的楼房,只见房间布局合理、厅堂明亮、卧室整洁、卫生间干净、厨房小巧,让人耳目一新。“我的住房全部由政府出资扶持建设,我住得很舒适,每月还有几百元的低保金领取呢,生活无忧无虑,党和政府真的为老百姓着想呀。”低保贫困户李钦枝高兴地对笔者说。

 想当年,村民的娱乐方式单一枯燥,一个月才轮流到村里放映一场电影,每逢放映,人们就提着火把照明赶路,担着椅凳“霸位”观看,看得意犹未尽时,还不辞辛苦继续跑到好几里远的外村追踪观看。现如今,人们可以靠在自家的沙发上看电视、听广播、赏歌舞;可以在村文化楼里读书看报、上网冲浪、琴棋书画、舞文弄墨;还可以到灯火通明的文体广场活动,或跳广场舞,或玩健身器,大家有说有笑,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村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家乡的变化还很多很多……。

新村新景入画来,新风新貌沁人心。镇武村历经党的扶贫政策的洗礼,终于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和新颜,它变得美丽了、富饶了、繁荣了,让人久久不愿意离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