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甘典扬的头像

甘典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2/02
分享

家乡的斗笠

家乡三穗县,地处湘黔边境,素有“黔东要塞”和“千里苗疆门户”之称,是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家乡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自古产竹,且品种多样,白竹、水竹、绵竹、楠竹等都有。因竹林面积广大,产量丰富,品种齐全,这也滋生出了家乡丰富多彩的传统竹编文化。

历史以来,三穗竹编以家庭加工为主,据家乡县志记载,家乡的竹编制历史可追溯到明末,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7年三穗竹编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三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竹编)。家乡竹编品种繁多,按其制作过程、地域分布、使用情况来分,全县各地竹编产品又各有特色,如:青洞的细蔑篮,岑巴的簸箕,岑克的背兜,大水坑的竹筛等,每逢县城赶集,各种竹编产品汇聚,满街都是,琳琅满目,有的小巧精致,有的粗犷大方,无不制作精良,经久耐用。

这些竹编产品中最为有名的当数瓦寨的斗笠,家乡人俗称“斗篷”。说是瓦寨斗笠,其实全县各地都有编织、制作,但以瓦寨镇为主,对外统称“三穗斗笠”或“瓦寨斗笠”。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说明箬笠(斗笠)在唐代已经普及。在我国西南一带,最初使用斗笠的大多是辛勤耕作的农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每日天色刚亮,便抓起斗笠匆匆步入田野之中,斗笠保护他们的面部和颈部不受太阳的暴晒和风雨的侵入,方便耕作。

瓦寨斗笠由粗、细两层篾胎套成,中间铺纸、棕丝,外涂三层桐油以保护竹篾,笠面显黄、黑、棕三色图案,颜色鲜美,加上其材质和精巧、奇绝的编造工艺,使得瓦寨斗笠外观精美、轻巧大方、结实耐用,手感顺滑而不扎人,戴在头上轻便、透风、散热,能遮日避雨,最适合我国江南地区农村使用,爱惜得好的话,一顶可戴好几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家乡城乡赶“四八”场,人流从四面八方汇集市场,不论男女老少都爱戴一顶瓦寨斗笠,在阳光下闪着油黑、漆黄、浅褚色的光,像绽开的朵朵莲花,成为家乡乡场独特的风景。现在瓦寨斗笠品种分大、中、小三个号别,大、中号斗笠主要用于群众生产生活,注重实用性;小号斗笠用于工艺装饰、舞美道具及工艺美术展览,更具工艺性。

瓦寨镇有条老街名叫斗街,其街名就来源于斗街是家乡最为有名的斗笠编制、加工、交易聚集场所,所在村也以此命名,名叫斗街村。上世纪90年代前,打工潮未兴起,全街、全村男女老少都在从事斗笠编制工作,从划篾到成品,一条龙,瓦寨也被称为中国民间斗笠之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国家科技落后、全社会倾注农业的年月里,不仅农村个个需要斗笠,城市机关人员为了支农,也需要斗笠,因此斗笠的需求量相当大。父亲当生产队长时,带领全队群众大搞生产,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多次到县里开表彰大会,奖品多是两个斗笠。我父母都是编织斗笠的好手,父亲负责脱粗篾胎,破削龙骨篾,母亲编细篾、收边,听父母说,在困难时期,大部分群众都靠编斗笠补贴家用,男女劳动力们“白天生产队里挣工分,夜晚煤油灯下编斗篷”,或许我们今天看来,煤油灯光昏暗,无法编织细如发丝的竹篾,但我母亲说,大部分熟手都可以在煤油灯下编,只是速度稍微慢点,夜晚编斗笠其实就是一种熟能生巧,是一种肌肉记忆。家里有老人、小孩的,也参加到编斗笠的队伍中来。斗笠市场的巨大,困难时期对经济的渴求,强烈的刺激着“大人不编小孩编、白天不编晚上编”的热闹情景,有的地方是“全民皆编”,家家户户、街头巷尾、屋前屋后到处可见编织斗笠的人,一个大庭院,经常上演编织制作比赛。在家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上,家乡父老是编斗笠换油盐;生产中,斗笠也和柴米油盐一样,是生活、生产必需品。瓦寨赶集日,整条街有一半是在买卖斗笠、斗笠篾,大家挑着一担又一担的斗笠半成品,斗笠量少的用头顶着,都往集市上赶,热闹极了。

瓦寨斗笠制作主要有破竹篾、编架子(脱胎子)、别顶、夹棕、夹纸、镶边、染顶、光(读第四声,做动词用)油等8道主要工序,其它工序20余道。瓦寨斗笠主要以楠竹和水竹为原料,楠竹用于斗笠边框的固定,称为龙骨篾,约小拇指大小,长短依据斗笠周长而定。水竹以拇指大小为佳,水竹竹竿要饱清厚实、竹叶茂盛、枝节完好、竹节长、无虫咬和疤痕。破划斗笠篾非常讲究功夫,篾条要剖得粗细均匀,不能厚薄不一,是一种比较精细的手工艺术,也是考验篾匠功夫的一道重要工序,尤其是破细篾,薄如纸,细如发,丝丝均匀,高明的篾匠破细篾时以指甲为刀,嘴撕,辅之以篾刀,也唯有这样的破篾功夫才能撑起精巧、实用的斗笠。将拇指大小的水竹砍来后,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竹条,然后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手艺人在剖竹时要注意分别对待,将靠竹青部位的第一、二层划成若干细条,将青黄篾细心地剖离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将篾条刮光滑划出均匀而细长如发的竹篾丝。手艺人在剖竹时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端,右手操刀,将竹篾剖分开后,再用力将刀滑向竹节,以成势如破竹之态。这是个技术活,稍不注意,不是竹节断裂就是篾丝割手或篾刀切在手上,所以篾匠师傅的手,总是横七竖八地布满细碎的伤疤。

篾破好后就是脱胎、编架子了。为防止粗篾过于干燥易断,脱胎前先把粗篾浸泡在水里约一个小时后,再用一把专用篾刀将粗篾再刮一次,这样有点毛剌的粗篾就变得更加柔顺、光滑,用粗篾在竹胎上脱胎编织成型,空眼与原胎子完全一致,脱好后,“套模”定型即已完成,再用楠竹划破、削磨的龙骨篾在胎子周围固定粗篾胎,龙骨篾的长度为斗笠的周长,这样,一个圆锥形的斗笠粗篾胎就成型了,这一层篾胎篾孔较大,是斗笠的骨架,起着支撑作用。接着就是在粗篾胚子上编织细篾,不管是编粗篾还是细篾,在编制过程中,主要的手法就是经纬交织,始终是挑起两条经篾压住一条纬篾,这是竹编中最常见的“挑二压一”的方法,有些类似于织布时的经纱和纬纱。编织细篾最考究妇女的编织功夫,双手翻飞如舞,经一下、纬一下,每个小篾孔眼大小完全一样,看着细如发丝的竹篾在指间来回穿梭,一圈圈向外扩展……你会被这独特的“手舞”折服。将细篾全部编织、固定好在粗篾上,长出来的细篾部分缠绕固定好,这个过程叫收边,这样,一个含有粗、细两层篾的斗笠架子就算完成了,但这个只是圆锥形的斗笠半成品,农村妇女、姑娘们只等赶集天拿到瓦寨斗街上卖个好价钱。

瓦寨斗笠作坊收购斗笠后,再按照别顶、夹棕、夹纸、镶边、染顶、上油光的程序逐一做完。上半部填纸,再全面铺棕片,有的垫纸部分再染些花草,显得美观大方,棕片要铺均匀,不能有的薄、有的厚。内外胎合成加固后,尖顶部分染黑,涂油加工(俗称光油),需将以文火烧制的优质桐油,精心刷在斗笠上,先是“老油”打底,“二道油”加厚,“嫩油”开光,晾晒干后即成。晒干过程中,时间必须把握到位,晒少了色不够,多了则失色泽。最终完成的斗笠光泽鲜亮,经久耐用。

在关于抗日战争的各种资料中,大家经常见到抗日战士披蓑衣戴斗笠的图片或者文字记载,如川军就曾穿着草鞋,披着斗笠在抗日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两湖、两广、福建、江西等地的部队也多有配备斗笠,式样各异,在各类资料图片中,大家多半看到的斗笠不是家乡斗笠的模样,但外形差不多。其实,家乡斗笠因其轻便,遮阳避雨,除了作为日常生产用具外,也曾经伴随黔籍子弟兵们走上抗日战场,也有着光荣的爱国历史,一样为抗战胜利做出过积极贡献。1940年6月,镇(远)遵(义)师管区第二候补团在家乡订购斗笠2300个,并限令“每日交斗笠400个”。次年该团又订制军用斗笠,为适应战场需要,还对斗笠的制作做出了特别要求:“六方顶,中径一尺,白纸一层,面上黄纸一层,顶加一层,内加黄篾四块,满上油光,油黑字四个”。

瓦寨斗笠以精巧的工艺,浓郁的民族特点,还曾以“国礼”身份两次走出国门。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安排下,外交部提前作了准备,其中一项就是选定具有民族特色的贵州竹编工艺品瓦寨斗笠作为国礼。

1959年出生,三穗县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郑世明老人曾对笔者介绍,说他有幸亲眼目睹了当年赠送给尼克松总统作纪念的斗笠,虽时隔50年,但记忆犹新。

据郑世明老人回忆,当时他家住在瓦寨,其父郑树荣当时是瓦寨斗笠合作社主任。1971年,郑世明只有12岁,大约是在10月份的一天中午,天气很好,他从瓦寒小学读书放学回家,进屋就看见堂屋桌上放着一包东西,用红绸子布包着,小孩子天性好奇,他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便悄悄打开红绸布看,原来是5个大斗笠和5个小斗笠,这几个斗笠做得十分精致,斗笠外表上黄灿灿的光油非常耀眼。不一会他父亲从屋内出来,见他把包好的斗笠打开了,便说:“别乱动,这是一会我要带到县里去,听说县里要拿去北京的”。其实当时这几个斗笠送去北京具体做什么用,郑树荣也全然不知,具体情况是严格保密的。郑树荣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及时安排厂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极其认真的完成了生产编制任务,从材料选用到每一道制作工序都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万无一失。郑世明老人说,当时因为车少,又拥挤,怕放车上因挤压损坏斗笠,还是他父亲步行了20公里路,亲自从瓦寨送到家乡经贸局的。

直到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结束后,郑树荣上县里开会,才知道去年带上北京去的斗笠,是我国作为国礼送给美国总统的纪念品,据说尼克松总统收得这份礼物非常高兴,为其精巧的编制工艺直呼“OK、OK”。瓦寨斗笠合作社的全体职工闻讯后高兴不已,瓦寨斗笠为贵州赢得了荣耀,也为祖国赢得了荣耀。1984年家乡瓦寨斗笠再度作为“国礼”赠送给访华美国总统里根,一种竹编产品,两次作为国礼,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瓦寨斗笠虽然过去有着辉煌的历史,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变迁,以及老一辈艺人的逐渐老去,再加上斗笠的确天生不便携带、功能单一、附加值低等缺陷,它的大部分适用功能已被雨衣、雨伞替代。编制斗笠这项民间手工艺现在倍受冲击,艺人改行,用户摒弃。赶集天,再也看不到斗笠压断街的热闹场景了。

瓦寨斗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如何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以新的工艺水平、新的文化品位,将瓦寨斗笠从实用型竹编向艺术化竹编迈进,把斗笠从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资源、旅游产品,再辅以新的销售渠道,把传统的斗笠编织变为“指尖经济”,这是家乡的一个新课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