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仔细研读红楼梦的,应该对“沁芳”一词有深刻印象。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摒弃陈规,切合实景,新颖别致。“沁芳”是《红楼梦》独创,是作者创新成果之一,如果说从中获得什么启迪,我以为,文学创作中永远不要固守藩篱。
读一读当下一些文章,你会发现,若干文章都有迹可循,说的严重一点,可谓是千篇一模板。有人曾经在我面前炫耀他一年创作巨丰,我不得不口头表示佩服,心里却不以为然。因为我知道,阅读别人文章从中借鉴写作技巧,结合多年写作总结一套写作模板。写作已不是创作,而是复制粘贴再加改头换面。同一模板下写作,新题材老套路,生搬硬套,写的文章越多越寡淡无味。
有人写有关节令的散文,总然是一段实景描写或生活记录,走马观花,写得潦草。然后掉书袋玩高深。根本就没读几本书,掉书袋前百度一下,硬是摆出一副满腹诗书的架势,陶渊明,李清照,龚自珍……他侃侃而谈。接着忆往事,诉亲情。自己高尚,家人高尚,一家人全都高人一等,读起来让人生厌。最后一句呼应开头,两句草草收尾,一篇文章告罄。比如到端午了,他来一篇《端午》文。今天端午,粽子端上来了,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描述一番。粽子来历必须写,想当年屈原如何如何。有关粽子的诗也来几句,每一句都要加几句评语,扩散开来。不能不写过去,小时候家里穷,难忘妈妈的粽子,妈妈如何巧做,吃起来如何香,最后是如今如何如何。端午过去是七夕,信手再写一篇《七夕》。今天七夕,晚上景色如何,天空,大地一番描摹,古诗来几句,每两句来一段古往今来评述。接下来是想当年七夕夜,他和某个小伙伴的往事追忆(也可以写母亲),最后来一段忆友情(或者母子情)。重阳到了,怎么可能不来一篇《重阳》?又把老套路搬出来,遍插茱萸,怎么可能少了我们这位大作家。
节令如此写,那么写食材呢?还是老一套。比如写一篇《枸杞头》。春天到了,紧接着一番春色描写,然后就写到枸杞头,在哪里长着,怎么好看。掉书袋吧,那是当然。写《黄帝内经》关于枸杞头,《本草纲目》关于枸杞头,不是郎中,也敢说药用价值,全靠百度帮忙。该回忆往事了,于是写想当年没吃的,妈妈做枸杞头,怎么做,要详写,赞妈妈把苦日子做得有滋有味,必须的。结尾来一段如今日子好过,再吃枸杞头,情感如何。《枸杞头》写过写《紫菜苔》,《紫菜苔》写过写《臭豆腐》写《狮子头》写……读者诸位,你们还不投降吗?你们不投降他继续写,写到你们五体投地为止。
写节令写食材如此,写游记写亲朋好友,他都有套路,翻开所谓的散文集,就是一个套路变花样。有人终其一生,就一个套路下写作,出书若干本,读者没记得几篇,可悲啊。
不是不可以记录生活,首先得对生活敏锐观察。独特视角,格物致知。不是不可以引经据典,首先得饱读诗书。半吊子假斯文,读者一眼可看穿。对于真正写者,学习不是为了模仿,而是提升文字功力。写人记事抒感情,首先得有真实。基于事实的创作,才能人物鲜明,故事感人。
至关重要的是突破藩篱。扔掉旧模板,从每一次生活体验中找寻内在联系,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创新实践过程,每一篇文章都是无可复制的唯一。曾经,一位写短篇小说的作家说,他每个短篇写作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这一个月,他倾心创作,沉陷其中,有时感情无法自控。而从上一篇写作切换到下一篇,要经历好长时间的情感转换。忘掉过去好难,重新开始不易,这是他的写作态度。他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作家,非常熟悉各种写作模板,但他全部摒弃。哪怕是他刚刚独创的上一篇格局,他也要破除,然后沉浸到全新的时空中,以新的视角观察和叙述。这是一位每一篇都在创新的写手,读他的文字,我满怀敬意。
写作道路万千条,唯有创新能恒久。这句看似空洞的高调,说出了写作真谛。一年能写出几篇不落窠臼的作品,为读者提供新鲜的精神粮食,是许多作者都渴望做到的。假如你写了很多,却被人记住很少,那么你该做的就是突破藩篱。藩篱既破,勇于创新,文章自然沁芳。向优秀者学习,我愿和大家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