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格桑卓玛的头像

格桑卓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2/20
分享

望 春 天

刚坐上通往普陀山的客轮,就听到了熟悉的音乐《一声佛号一声心》,我的眼睛莫名地潮湿了。窗外,波浪轻轻起伏。

轮船行走一段时间,远山映现在视线里。隐约中,山上有一不大的立石,不知道是不是佛像,太远,看不清楚,我感觉是。看着看着,眼睛又一次湿润了。

我的感觉没错,是佛像。次日我和女儿朝拜普济寺之后,就去朝拜了这尊33米高、溶入佛面黄金6500克的铜质观音立像。我看一眼,就想流泪;礼拜时,潸然泪下。女儿说,她看到这尊观音像也流泪。

我仰慕佛菩萨。我色身的眼睛看到的是塑像,心灵的眼睛看到的是光,像太阳一样平等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的光。这光是拯救苦难众生的无边法力,是普观世界、明察秋毫的无穷智慧。我望着佛菩萨的塑像,就像望着春天。

朝圣不是为了求福,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礼佛是礼拜佛菩萨的精神、境界,学习他们慈悲的情怀、奉献的精神。“存恶念作坏事不忏悔,任你烧香祭拜祈祷无半点用;修善心肯积德勤敬业,不供不奉一念诚意亦十分灵。”

在普陀山,还有让我十分感慨的,就是樟树。普陀山的樟树任谁看了都不能不心生感叹。

普陀山的樟树多。道路两旁、禅院内外到处都是。普陀山的第一大禅院普济寺和第二大禅院法雨寺,更是在古樟的掩映之中,尤其是法雨寺。

普陀山的樟树粗壮,不少古树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

普陀山的樟树枝叶茂密,如伞如盖。

普陀山的樟树大都有几百年的树龄,最古老的一棵九百多岁,被称为“千年古樟”。

这些樟树大都有人供养。树上有牌子,上面写着供养人的名字以及表达供养者心愿的很有禅意的语句,比如:“方便行于世,寂静调其心”;“恒守正念,常行大悲”;“知足心常乐,平安就是福”;“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等等。

仰望樟树,会看到枝叶间有温暖祥和之光。我和女儿都说:想到了“佛光普照”。

我拍了很多樟树。回到家让儿子看照片的时候,他很是感叹树上那些光。他问是自然的光,还是我调的光。我说是自然的光。

我一向对植物敏感,常常因植物生发一些小小的感叹。但是,普陀山的樟树确实让我感到辞穷,那是我难以描述的神圣,难以表达的感慨。

说了香樟,想说花儿。

花儿大多在路边香樟树下的花圃里,多种颜色。也有的就在地上一大片盛开着,比如水仙。还有叫不出名字的花树,满树粉色的喇叭花。而在每一个禅院,几乎都会相遇馨香的腊梅和其它花儿。

花儿们以谦卑的姿态把普陀山渲染得如春天。

走在普陀山,时不时地会听到很入心的音乐,如《云水禅心》《清净法身佛》等。这些音乐平时听过无数遍,在那里听到又是更加清净的感觉。

普陀山的路灯上大都有“卍”(wan)字符号。这个符号并不陌生,经常在佛像的胸部看到。“卍”是佛的心印,象征吉祥、光明、美好、神圣、和谐、永恒,代表了三昧的境界,即清空安宁的心境,是一种稳定态、永恒态。

在普陀山的几天,每天清晨我都在宾馆里练藏密瑜伽,也就是印度七步修气。也许是那里特别清净,也许是因为在那里心更清净,每次习练中,都会看到眼前一抹接一抹的紫气渐飘渐远。这种奇妙的感觉在我平时静坐冥想中也多次出现,在那里出现更频繁,进入更快,有时练到第二步修气就会出现。

普陀山四面环海,素有“海天佛国”之称,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在那里,我忘记了日期,“留恋忘返”是我的真切感受。

回来一个多月,梦里还是和女儿一起在普陀山的海边玩。还有一次,在家里练完瑜伽,休息术中,眼前清晰显现洛迦山。

洛迦山在普陀山东南约5.3公里处,面积0.63平方公里。从普陀山上望去,很像静静躺在莲花洋中的一尊大佛,头、颈、胸、腹、脚看得清清楚楚,有“睡观音”“海上大卧佛”之称,传说是观世音菩萨修行的圣地。

“不到洛迦山不算朝完普陀山。”“不到佛顶山等于没去普陀山。”其实,没有绝对的圆满。所谓圆满,是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普陀山如春天。在普陀山,我看到了人类心中的春天。

总之,普陀山的一切正是人类的初心,是灵魂的故乡,那里是吉祥、平和、美好、永恒之光。而这一切,会让人想到:要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