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扇子是去年夏天女儿给我买的,整体形状像个大苹果。扇面由三层麦秆组成。中间一层是一根根圆形麦秆密密竖排,并由两道几乎看不到的白色细线横向穿连。外面正反两面是网格状的,护着里面这一层。网格由竖着和斜着的扁平麦秆编成,看起来是一个个镂空的正六边形。
手柄也是麦秆做成,总体五寸多长,可分为三部分:与扇面重叠的部分、手握的部分和尾端小底座。与扇面重叠的部分约两寸长,平均宽度一寸,上宽下窄,由大约三十根麦秆密密竖排,有一定的厚度,固定在扇面,两面一样。至扇面下端边缘处,这几十根麦秆收在一起,由粗一点的白线固定在扇面边缘。然后用深红色毛线紧紧束在一起,并编成直径1公分的圆柱形,横向的毛线和竖向的麦秆间隔编织,成一个个柿花儿。这一段大约三寸长,刚好是手握着的长度。最下端是麦秆编成的1公分宽的辫子一圈一圈绕了7圈,成一个坚实的小底座,与手握的部分浑然一体。从底座中间的小孔,垂下两根系在一起的红色细线绳,一寸长,红线绳上坠着一束灵动的红色流苏。
我感觉这个手柄应该是从底座编辫子开始的。百度了一下,果然是。
扇面的边缘,以及手柄最上端,都有一公分宽的蓝纹布沿边。蓝纹布近似于乌镇的蓝印花布,只是多了点点暗绿。
手柄最上端蓝纹布边缘处,整齐的麦秆中间有两根小木棒,粗细和颜色都和麦秆一样,只是麦秆是被挤扁的空心,而木棒是实心。难怪手柄那么坚实有骨感。当然,小木棒很不容易被发现,可以看见的只是横截面。
总之,这把扇子外形别致精美,做工一丝不苟,色调质朴自然。尤其是它的原材料——麦秸秆,可以说是废弃物,但是却被有心人做成这样雅致又实用的工艺品。
这些年,用扇子的人不多了,就连电扇也少有人用,几乎都是用空调。而我自从练瑜伽,极少用空调。
练瑜伽的时候不能开空调、电扇,因为毛孔打开着,冷气很容易进入体内,对身体不好。慢慢地,养成了习惯,平时也不想用。因为练瑜伽,十多年来,身体不知不觉中在变化,天热的时候并不感到有多热,天冷的时候,也并不感到有多冷。
夏天最热的时候,偶尔也用电扇和空调,但电扇必是最低档,空调必是睡眠。即便这样,打开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开窗对流的自然风,以及传统的纳凉工具——扇子。
女儿曾给我两把团扇,明月一般,丝绢扇面上有清新淡雅的图案,有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另外,还有一把竹骨韧纸的折扇。
扇子总把我带到曾经的岁月,想起小时候,夏天的傍晚,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乘凉,姊妹几个数着数互相为对方扇扇子。那时多么希望不用费力,就有扇子的风啊。
八十年代,用上了吊扇、落地扇和台扇。九十年代,窗机、挂机空调被大多数人家使用。二十一世纪初,除了挂机,几乎家家户户的客厅都装了柜机空调。
科技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危害。比如空调,冬天太热的暖气和夏天太凉的冷气都不宜于健康,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与四季不合。夏天本来是应该适度排汗的,人体的毛孔是应该打开的,而吹冷气,毛孔会收缩,人体的自然程序会被打乱,身体会失衡,从而引起身体的不适。尤其是睡觉的时候,很容易被冷风伤到。
也有人先把房间吹凉,等进去后,再把空调关掉。这样就避免了冷风的伤害。
现在,又有人尽量不用空调,在餐厅、卧室装上吊扇灯,既能照明,又能乘凉,既有手动开关,又可遥控,有的还有蓝牙功能,可听音乐。
而我也越来越频繁地看到有人用扇子,有老年人,有中年人,也有青少年。
社会不断发展,电扇、空调不断推陈出新,可是普通的扇子却一直没有被遗忘。不仅是现在,将来也会一直存在。能够一直传承的物事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必定是经典。
据说,古人用手摇扇子,平均每分钟六七下,正好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符合自然之道,所以不会感到累。
扇子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人们用鸟羽做扇子。西汉至宋代盛行团扇。宣扇起源于宋代。篾丝扇著名于明代。明清是折扇的鼎盛时期。另外还有藤编扇、手绘扇、刺绣扇等等。蒲扇最为普及。
我们可以有现代化的科技产品,但那些自古传承下来的东西,那些古人的智慧,是文化的根基。
扇子,尤其是麦秆扇子,让我想到最滋养身心的五谷菜蔬,最舒适的棉麻布衣,想到简单自然、质朴纯真,想到远古本初、生命源头……
与自然相应,才合于道。顺合自然,遵循宇宙平衡法则,就是与自然宇宙合一,与人的本性合一。这种生活至朴至真,最益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