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河畔春意浓
长期身居农村,深刻领会“民以食为天”之内涵。稻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近百分之九十的月亮河畔,种植水稻是当地村民农事活动的重中之重。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二把田犁。春分时节,家乡北盘江支流月亮河畔杨柳青青、莺飞草长、油菜花香。在尽情领略乡村田园诗意中,村民们披着春风,置于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之间开始忙忙碌碌备耕:购稻种、买农膜、备肥料、输通渗漏或堵塞的灌溉沟渠、修理农具、给机械添油、整理秧田……尽管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但月亮河畔一代代爱山好水之人一如既往为荒山不断披上绿油油的浓装,大自然将汩汩清泉馈赠勤劳的村民,让其从每座绿树婆娑的山中哗哗流进肥沃的农田。
昔日的月亮河人靠传统的稻种及传统的种植模式导致水稻广种薄收,因此家家户户生产的粮食如同老鼠舔米汤——只够糊嘴。但随着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研制的杂交稻种问世,解决了若干世纪以来水稻产量低的问题,更解决了中国人吃饭之难。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六盘水市农业局派技术员杨军到月亮河畔的花德村朵嘎村民组采取租田方式推广两段育秧即旱育稀植技术。秋收后,乡村领导、农技人员及农户一起对试验田的产量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村民耳闻目睹其高产后犹如吃了“定心丸”,便自觉成为先进科学技术代言人,纷纷给村民们“现身说法”。从此,村民们种植观念逐渐改变,观念改变又转变成科学种植行为,从而使种植的水稻增产增收。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除自给自足外,其余产品大量进入了市场,因而“花德河大米”、“月亮河石碾红米”、“月亮河有机香米”等通过超市,通过电商走进大江南北,“飞”进了千家万户。
农谚道:“好苗八成粮”,足见水稻育秧的重要性。春耕时节,村民们照例选择光照充足且保水之地作为育苗基地,用锄头将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硒的淡红色泥土挖起并捣碎至细,接着将泥土消毒完毕就规范垄成米余宽的苗床,然后取沼气池里的粪水洒在苗床上,又将与苗床表面泥土均匀混合后再慢慢摊平。
村民将一粒粒优质稻种经过清水浸泡,待有了“眼屎”就可下土,将其伴着丰收的希望均匀洒在整理好的苗床上,然后用细泥且肥的土轻轻盖上,又把一片片柔软之竹两端等距离插入苗床两旁,最后在呈弓型的竹片上方小心翼翼盖上农膜。随后每日的揭膜,浇水,除草,盖膜等苗床管理,为“秧好一半谷”打下扎扎实实基础。
黄绒绒的稻苗在主人的呵护下长至二叶一心或三叶一心,就可移至秧田里。缘于春风助力,每株苗就开始分蘖逐渐至十余片。农历四月八后,村民们又宽窄行式进行第二次一蔸(株)一窝移栽到早已用微耕机处理好的大田里。随风起舞的秧苗一天一变化,让人仿佛看到“骄阳灿烂眼金黄,错落梯田稻穗香。哪户仓房添景致?千家口袋砌粮墙”之景象。
“你可听见远古夜郎低吟浅唱,我正闻见刺梨花瓣吐蕊芬芳;你可尝到五彩花饭飘来清香,我正看到布依姑娘精心梳妆。轻轻接住妹梭丢来的定情花包,木叶声声悠悠诉衷肠,深深闯进阿哥敞开的宽广胸膛”……春意盎然之季,行走在月亮河畔的天然氧吧里,看到田间一厢厢富有生机的育秧农膜,听到农家庭院里传来郑涵月演唱的《爱上月亮河》,让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