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主弦律的应和之声
——戚万凯歌词《握手》赏析
属金永蔚
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大庆的日子里,巴南区“建设美丽乡村原创歌曲” 征集活动拉开了翠绿色的大幕。这次以普及为基础,以提高为企盼的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在区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区文联充分动员了区内“作协”、“音协”、“评协” 等文艺家协会全力参与,从中涌现出了多首歌颂党,歌颂家乡,歌颂新时代的健康向上的歌曲新作。这些歌曲或直抒胸臆,或韵味悠长,或娓娓畅达,或乡风扑面,真可谓风格各异,雅俗共赏,为巴渝人民又奉上了一道道有益身心的文化大餐。
古人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礼·乐记》)又说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戚万凯同志作为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党的伟大事业有着朴素的深厚情感。他在《握手》这首歌词中,不仅“言其志,咏其声”, 而且犹感“言之不足” 。这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千言万语也说不尽” ,所以才采用“长言之” 的方式,以之艺术性地,概括而形象地表达出了自已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新时代的殷殷赤子之心。
歌曲艺术是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 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歌曲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载体, 它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 它从内容到形式必然都来自生活的土壤, 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真实反映。另一方面, 它既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就必然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这种反作用就是以歌词和曲调的完美结合来再现生活, 用美的感染力来影响社会生活,从而使歌曲具有了促进社会发展的潜在能动力量。
“歌唱”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点缀生活的丰富内涵,促进人们身心娱悦地全面发展。 特别是充满爱党、爱国情怀的歌曲又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工具, 它对人的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可以为广大干部群众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提供通达的渠道和丰富的营养。勿庸置疑,万凯同志深刻领会了这一社会主义文艺观的精髄,所以他才全身心地积极投入了巴南区的这次歌曲创作活动,而且紧紧遵循“延讲” 精神,写出了《握手》这首声声应和着时代主弦律的,人民群众喜听乐唱的优秀作品。
诗与歌好像一对孪生姊妹,“诗”谱上曲便成了“歌” 。常言无情趣不能有诗,有情绪者却也不一定就有诗。所谓“诗意”,只不过是作者思想中的一种依稀隐约的情感萌芽。要使其真正成为作品,必定要经过深层次的艺术加工,让五彩缤纷的具象转变为饶有情趣的意象。
顾名思义,“具象”就是“具体的形象”, 其特点是以真实而再现客观事物。“意象” 则是作者将其思想感情渗入客观事物, 进而对客观事物进行有取舍的加工, 使之既保留一定的自然形态,却又明显地渗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图,最终达臻预期的完美艺术效果。
《握手》歌词中充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我们司空见惯的蒙古包,摩天楼,东海浪,稻花香,庆功酒……等等“具象” ,赋与了强烈的爱党爱国的真情实意,化“具象” 为“意象” ,由此完成了作品质的飞跃。
《握手》歌词内容以小见大、浅而不薄、淡而有味,具备简短上口、针对性强、句式及分段整齐等显著特点。歌词前段与后段的句式配合齐整,富有强烈的旋律感,无论是读是唱都让人琅琅上口,甘之如饴。
真正好的歌词要能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客观事物来反映一个深刻的主题。万凯同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给予了作品最大的艺术张力,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意境更为隽永。《握手》歌词中通过对“你的手” 的歌颂,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作者用“五指是山脉/掌纹是河流/我们都是你手心手背的肉” 的巧妙比喻,吟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指点江山,振兴民族,和全国人民休戚与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大主题。
通俗歌词是一种心态的描写。它注重感情的细腻,心灵的诉说,具体的意像,反复的吟唱。在文艺创作中,宏大题材的确不是一般功力所能企及,很多作者往往一触及“大题目” 就不知不觉落入了俗套。
万凯同志摒弃了创作中容易出现的“假、大、空” 的弊病,整个歌词中通篇没有一句慷慨激昂的政治口号,娓娓道来,但作品却仍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其中蕴含着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跃然纸上。他紧紧围绕歌颂党这个主题来构思,来布局,并以其娴熟的艺术功底,驾轻就熟地组织起了精彩的语言,抒发了一种有滋有味、荡气回肠的情感,欣赏起来让人震撼,使人思索,令人余味无穷。
从小题入手,落在点上,构思巧、出语新、立意高是万凯同志歌词《握手》的又一大特色。作者写的“手”, 可这手却不是一双寻常的手,乃是一双“伸出指方向/握拳喊加油” 的巨擘之手。这手握有民富国强的小康之梦, 这手握有振兴中华的致富筹谋。作者由此从心底里由衷地迸发出了“我愿跟着你无怨无悔地走” 的诤诤誓言。
构思巧,就是不落俗套;出语新,就是避免老生常谈的枯涩,作品要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想方设法地让受众耳目一新。有人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文艺创作也提倡“尚文崇新” ,千万别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万凯同志在作品中把党的领导比作“手”,确实是构思巧妙,匠心独具的神来之笔。
万凯同志在歌词《握手》的创作中,情调与结构也把握得十分精当。作品热情洋溢地歌颂党的领导,他以这一歌词的主线条贯穿始终,由此奠定了全歌的基调。起是源头,承是变化,转是高潮,合是回归,这起、承、转、合中的每一节点,各自均有别开生面的情感特色。作品用词切贴,层层递进,转合自然,一气呵成,从而使作品格调跌宕起伏,大气磅礴,酣畅淋漓,感人至深。
万凯同志的歌词《握手》是时代主弦律的应和之声。他从写“手”起兴,谱写出了迭迭串珠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时代强音符,从而尽情地抒发出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尽热爱和无比忠诚的炽烈情感。
你是灯塔——“伸出指方向” ,你是力量——“握拳喊加油”。
看!“生活的每一缕阳光都化作暖流” ,让我们高唱着“我愿跟着你无怨无悔地走” 这句亿万中国人民心底里的歌声,从胜利走向胜利,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