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院子里一共有三株白玉兰树,呈流线型分布。冬去春来,不经意间,这几株白玉兰树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点饰着温馨的校园。
人间三月芳菲尽,庾岭桃花始盛开。我们这里海拔高,年年春天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
每天早起,我总习惯徘徊在她的的枝条下,倒步走走,小跑几圈,舒展舒展筋骨。今晨却惊奇地发现,玉兰花儿开了。晶莹剔透,通体洁白,有些像小小的重瓣白莲,总有那么一两瓣俏皮的向下翘起,宛如舞女的纤纤玉指。那完全开放的花朵,开得盛大而骄傲,仿佛一个装扮完毕待嫁的新娘。没有花团锦簇,没有五彩斑澜,却是那样的洁白娇艳,文静雅致,气息清新,沁入心扉。这一团香雾安静,温暖地包围了我。是四月的一夜春风,吹皱了草,吹皱了池水,染绿了这一树树的白玉兰。我欣喜地看着,会心地笑着。
吃过早餐,我又一次走近这几株白玉兰,细心地观赏起来:只见浅褐色,毛茸茸,圆锥形的花苞,笔直地坐落在光秃秃的枝尖上,极似一枝枝向着天空的毛笔。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在料峭的晨风中,倔强的站立着,不曾有一丝的摇曵。
你瞧,这毛茸茸的苞壳,瘦瘦弱弱,不知怎的就破裂开来,似乎能够听到花苞破壳的声音,啵的一声,一团黄白色的光线便溢出了苞壳的束缚,从裂缝中露出白中透黄、黄中泛绿的花瓣,相互交叠包裹着,紧凑光滑,细腻圆润,明亮的涌入你的眼帘,温和地刺激着你的眼睛,即使你闭上眼睛,也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它的绽放,那是一种直入心底的无声的震撼,宛如站在枝头的身着棉衣的农家少女,静静地把春天瞭望,在不经意间,已经褪下了冬装,踮着脚尖,略显羞怯的在枝头跳起了迎春的芭蕾,顾盼之间,丽质天成。
你听,一阵又一阵春风,吹得花苞直鼓起来,萼已向外翻转,露出洁白的花瓣,像是谁从天上摘下的星星放在枝头,眨巴眨巴眼睛闪烁着纯净的光芒。哦,原来这正是将开未放的几朵白玉兰,微微泛黄,犹如黄白纺梭,像只精雕细琢的高脚瓷杯,盛满窑藏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美酒,那是迎春的佳酿,看一眼,春天也会从心头荡漾开来,把你染醉。
只是,褐色的杆,褐色的枝,褐色的花苞,在通体的褐色中,我感觉到了白玉兰的落寞与孤寂,毕竟生命的旅途需要知己相伴,没有绿叶的陪护,生命的蓓蕾显得尤其孤单。
清明过后,雨再也闲不住了。从早晨到傍晚,玉兰花陪伴着雨,雨落醉人,芳飞美好,洒下一地瓣瓣幽香。香浓人还,美不胜收,清流素香,细细的雨丝,缓缓落入水中,泛起点点涟漪。雨,轻柔;玉兰花,洁雅;花墙,红盈。沐浴着春雨的白玉兰,如梦,似雪,独自妖娆,独自绽放,是隐忍不住火热的心跳,在庾岭这个水瘦山寒的季节更显得娇艳、纯净、优雅。雨忽小忽大,单手举起相机,找最好的角度,拍啊拍。留住春天,留住白玉兰花开的冷艳!
待到夜幕降临,校园的灯光陆续亮起,在迷茫的夜色中,在桔黄的灯光下,站立枝头的白玉兰,显得那么柔和,那么静谧,别有一种朦胧的韵味:花苞肃穆,花蕾端庄,花朵文静。没有姹紫嫣红,没有香气四溢,春天就这么平静的来了,没有那种张扬与泼辣,有的是含蓄与沉静,没有妖艳与喧嚣,有的是淡雅与平和……
忙,忙的从容。闲,闲的优雅。静,静的温润。
校园里的白玉兰,隐忍了一个漫长冬季的洗礼,三月,春在庾岭的路上。四月的春风一吹,在某个不经意的晨曦里,她们自信的绽放出足以打动老区人心窝的美丽。与炉道梁上的庾家河战斗纪念亭一样摇曳着庾岭的天空,是这个季节最惹人眼的风景。
近几年来,基层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坚守在庾岭的老师们都是学校的宝贝财富。他们默默耕耘,勤奋温暖人心,执著情满校园。他们就是校园里一朵朵冷艳怒放的白玉兰,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冬,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白玉兰,我喜欢她隐涵着的那份气质。向来,白玉兰与春天里的花不争不宠的,来去也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这花真容雅,即便满身的贵气,也一点儿不娇宠的贪恋春光。当别的花次第而开,她便早早地就收了容颜。真正的是开的淡然,落的清浅。”
有学生在日记里写到:“每当白玉兰应时倾情而开,那份触目的美,会氤氲出一种说不出的韵味来。每每看着那硕大的花朵摇曳在空中,让寡淡、素简的学习空间不经意间就清婉起来。”
还有一个学生给我留言说:“虽然,白玉兰花开的有些单薄,孤寂,似我,带着一点不合群的静。我想,也许她应该就在这里的,她就是专程为我,为我们这些可爱而单纯的老师们开的。”
花为知己者容。一群群多么懂事的孩子。读这些细碎颖心的文字,如沐春风。性相近习相似,或临水而开,不如在校园里陪老师们守望着这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有这样一大群学生粉丝,是他们让你生出更别样的情致,四季无憾。”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株株纯洁的白玉兰,一份份执着的情怀。
校园里那一株株白玉兰,总是花满指头,缠绵、缱绻,在微风中飘曳,像是坠满了一树的轻柔丝绢。轻轻嗅着那清香,我好陶醉。那花瓣是那样的轻柔、温婉,带给人无限遐思。这种淡淡的甜美,是一生一世的。
四月,学校院子里那几株白玉兰花静悄悄地开了,一枚玉兰花瓣,一片春色满园。
(本文刊发于《西部散文选刊》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