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撰写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年写成。这部小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着,同时,也激励着无数青年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该书自上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至今,经历了备受国人推崇到降温再升温的阅读过程,近年来又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盛传不衰?保尔.柯察金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尤其是书的名句:“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既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耳熟能详的励志名句入选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激励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青年。当实用主义主宰世俗社会的价值取向时,久违的保尔·柯察金,用他单薄而坚挺的身躯,用他的勇气和焦虑、锋芒和激情让我们的生命从一个几近被日常生活消磨和束缚的状态中升腾起来。
同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真挚、纯洁、无私的爱情,也深深地吸引着中国广大青年。在现实生活中,也涌现出许多真实版”保尔”, 中国共产党党员吴运铎在军火研制过程中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但他坚持工作,写作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1980年代的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也被誉为”当代保尔”。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闪耀,这些都是保尔的再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在当代,此部小说仍有现实意义,但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紧跟时代潮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好的方面武装自己,不断进步。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转型,顺应新时代发展主旋律作品也与时俱进。在众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中,《平凡的世界》脱颖而出,填补了外来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影响国人的缺憾,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自己土壤里培育出来的经典佳作和传奇人物。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自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畅销不衰。目前,仍然是北大学子入学必读篇目。
我认为,《平凡的世界》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平凡”,因为它足够真实,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书中每一个劳动者的内心世界。书中的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即使再难,也不向命运低头,于是终于熬出头,这样的情节激励着无数人勇敢地走下去。能让很多经历过磨难的读者感同身受,即使〇〇后,也能从中获取力量和共鸣。
与众不同成就经典。《平凡的世界》写的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世界了,场景也是我们熟悉的城乡,人也是那些人,就像我们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样。为草根立传,为普通劳动者代言,唤醒一批批沉寂在基层的劳苦大众的血性,汇集成一股推动社会发展的力。
苦难是一笔财富。在路遥的世界里,《平凡的世界》就是一个苦难的世界。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把苦难看作不仅仅是苦难,而是一种成长的必须,是一种就像空气一样的生存需要,这也符合苦难守恒定律。苦难就是人生路上必经的修行。小说的人物,没有谁不经受艰辛的生活或者心灵的痛苦折磨。像孙少平在上高中时,就因为吃不饱饭,又因为强烈的自尊自卑心,引发了他心灵的折磨。像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同龄人,对此有切肤之痛。那是因为我们在故事里发现了自己的身影,发现了身边人的身影。
少安,一个在困境中努力向上生活的态度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们多少人一生不就是想努力做出一些事情,无论初衷是为了家人过好,还是想要证明自己。但是我们谁能像少安那样努力,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在爬起来,当他以为一切都开始朝着幸福模样发现了,结果媳妇得了不治之症,这一生中多少的打击,像极了我们的狗血生活,只是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像少安那样,努力的去活着。
少平,给我最的影响是在煤矿下读书的场景,无论身边人怎么耻笑,他依然不为所动坚持着,也许这是他艰难环境中唯一的寄托。但是,无论如何他教会我,坚持你所有坚持的,无论什么困境,请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世界还不太平,海外疫情肆虐,夹杂有呛鼻的烟火。而国内,脱贫攻坚热火朝天,新农村建设浪潮滚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像小说中孙家两个小子一样活成中国青年,一定大有可为的。
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这就是名著经典作品中积蓄的力量。
(本文刊发于《商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