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言:“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入伏后,将迎来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一段日子,也叫“三伏期”或“三伏天”。人们虽不喜欢这个时期,但作为自然节律,古人在诗词里还是将之过得颇有诗情画意。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民间有“热在三伏”“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等说法。三伏之热,人们称为“溽热”,即闷热、潮湿,就像待在蒸笼里一样难以忍受。明代李攀龙在《四时子夜歌》其三写到:“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到了三伏天,农事挂锄,学校放假,甚至连鸡鸭鹅也都不大下蛋,开始“歇伏”了。北宋王仲修《宫词》诗云:“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我国自古就有三伏天避暑的风俗习惯。秦汉时期会在三伏的首伏放假,鼓励官员、民众根据各自的条件避暑。据载,汉武帝每年都要前往雍州的云阳山避暑,清代皇帝夏季也会到承德避暑山庄消夏和办公。
明代诗人黄淮在《四时词》中写道:“隆暑启初伏,薰风入虞琴。安得播馀响,涤我烦热襟。”进入头伏就酷热难耐,黄大诗人调整好心态,抚琴一曲,悠扬的琴声让内心逐渐平静,就连弹琴发出的余音都能够荡涤心灵、散热解烦。又如宋代诗人韩琦在《初伏避暑》中所述:“四序推迁理亦常,其间天意或难详。将令炎暑收残虐,何使清商预伏藏。几日西风来拂衽,昔时中冀盛飞觞。无辞剩引南燕酌,盐叠冰峰合坐凉。” 四季更迁变化是常态,其中天意有时难以推测。应当令炎热的夏季收敛残暴,何以使清凉的商风先行藏匿。数日来西风吹拂衣带,回忆昔日中冀盛宴翩跹。不必多言南燕盛宴之事,只需在盐山冰峰合影坐享凉爽。瞧瞧,可谓“各人避暑有妙招,三伏暑热奈我何?”
清晨,睡意朦胧中,沉浸在唐代诗人陆希声的“六月清凉绿树阴,竹床高卧涤烦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中。在棣花古镇,与你一起坦然迎接高温的“烤验”。在绿荫如盖的大树之下纳凉时,颇有感触。盛夏树木葱茏,山林成为了天然的空调,清风拂面,鸟鸣幽静,拨弄素琴,诸事清凉。恰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穿越其间,凉意顿生,于是引出《夏夜追凉》“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之佳句,这一真切、细微的体验。“时有微凉不是风”,点明所谓凉意,不过是夜深气清,静中生凉而已,并非夜风送爽。
宋代诗人白子仪在《初伏后偶书呈抑之》说,自己是这样避伏消暑的:“炎天三伏经初伏,火烈石焚疑此时。钩带已逢瓜入座,扶疏还爱树成帷。”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亘古不变,那成荫的大树始终是纳凉的好地方,自然风缓缓轻拂,如果还有河边柳梢传来声声蝉鸣,则更富有画意诗情。唐代诗人李频也爱上了可以驱赶暑热的柳荫,《避暑》中曰:“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写出了十足的画面感。三伏天,借树乘凉的诗人还有很多,如唐代韦应物在《精舍纳凉》中写道:“山景寂已晦,野寺变苍苍。夕风吹高殿,露叶散林光。清钟始戒夜,幽禽尚归翔。谁复掩扉卧,不咏南轩凉。”北宋诗人秦观写道:“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他不怀念那五彩缤纷的花朵,而是钟情于炎夏里树木的浓密葱绿,更让人凉爽可心。
当然,也有诗人遇上入伏而不热的好年头,譬如宋代诗人张镃。他在《伏日》中写道:“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给人以“入伏”即“进秋”的感觉,天气凉爽,惬意的气温让人优哉游哉,难怪诗人“不受暑寒迁”。
漫步于字里行间的不同场景,一首首从古而来的诗歌令人身心平静清爽,在这个烈日当空的三伏季节,依然能感受到书中散发出来的丝丝凉意。
老家门前有一口老井,冬暖夏凉。井深十多米,到了夏天,井水清澈冰凉,这时井边就更热闹了,左邻右舍来挑水饮用,还有洗衣、洗菜聊家常,尤其到了傍晚,吊一桶水,冲个凉,那个舒服,热气一冲变凉气。特别是城里亲戚送两只西瓜来,还不着急吃,先用水桶放入水井,浸泡几个小时,再吊上来,西瓜往往被井水浸润得又脆又凉。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绿皮红瓤,透着丝丝的凉意,咬上一口,唇齿清爽,暑气顿消。正如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夏词》写到:“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清凉度夏,是一种企望,要有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四季的轮换是自然规律,人们有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再加上平和愉悦的心态,夏天其实不可怕,甚至还很可爱。毕竟,不是每个季节都能有那么多明媚灿烂的阳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其实,只要心静,哪里都是一片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