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
20多年前,解海龙的一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大眼睛的小姑娘》轰动海内外。“我要读书”的呐喊,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人。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小姑娘从此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
那一年,解海龙乘硬座火车、搭拖拉机、驴车等交通工具,专门往大山里走,整整一年的时间跑了12个省、28个县、100多所学校,拍摄了70个胶卷。天热就往南跑,天冷就往北跑,亲身去体会孩子们的辛苦。4月份,解海龙在金寨县采访拍摄,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7岁的苏明娟。课堂上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解海龙的镜头。在她抄作业的时候解海龙拍下了第一张,横幅的。后来解海龙想到用到报纸杂志上的竖图较多,在调好相机后,将苏明娟前面的两个孩子作为前景虚化,景深特小,等待着她的再次抬头,就在她再次抬头抄作业的时候解海龙按下了快门,让读者和大眼睛直接对话。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我要上学”就是这样诞生了。
2016年,我随朋友一起到蒙古国的库苏古尔湖地区旅行。傍晚时分,我在营地附近听到树林里面传来阵阵略带稚嫩的女孩呼喝声。出于好奇,我走进树林,却原来是一个年龄约6-7岁的蒙古小女孩骑着马在树林里寻找还未回家的小羊羔。
小女孩并非穷苦孩子,她身上穿牛仔衣,脚着牛皮靴,颇有西部牛仔的风范。女孩同样拥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与苏明娟那带有渴求的眼神不同,不知名的蒙古女孩的眼神充满坚毅与自信。
同样是几岁大的女孩,中国女孩的眼神是渴求,而蒙古女孩则是刚毅与自信。这或许是与生存环境有关,也或许是与家庭教育有关。中国的孩子,十多岁了,还像圈养的羊羔一般百般呵护。蒙古的孩子,从四岁起就开始练习马术,从什么地方跌低,就从什么地方爬起来,没有人去帮助,也不需要成人的帮助。
蒙古孩童,四岁就能骑着马在草原﹑森林里放马牧羊,干着成人干的活,重要的是孩童们做得不比成人差。或许她们没有工钱,但却能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读书的费用。无需依靠父辈﹑无需依靠家庭,完全是靠自己,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学业,是以蒙古女孩的眼睛里看不到渴望,有的只是坚毅与自信。
蒙古女孩很懂事,也很淳朴。虽不通语言,但看到我举起相机,还是在百忙当中勒停白马让我拍摄。片刻之后,又扬起了马鞭消失在夜幕下的丛林当中,而远处那黑黑的树林里,又再次响起了稚嫩的呼唤羊羔的美妙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