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军平的头像

郭军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20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家乡的旋面

文/郭军平

“喂!老板,来一碗旋面。”“好嘞!请坐!几个人?”“一个人”“两个人”…..

豪爽的腔调,亲切的问候,爽快的回应。这就是熟悉的家乡旋面店的味道。

倘若旅居在外,吃够了外面的饭菜,一回到家乡,第一件事便是到熟悉的旋面店咥碗热气腾腾的旋面。之所以到熟悉的旋面店吃饭,一图熟人熟面,二图气氛热闹。试想,作为本地人,哪家的旋面好吃,哪家的人气旺盛,这是外地人所不晓得的,只有本地人闭着眼睛都能找到。想想,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像回家。吃饭,不仅吃个香甜,而且要吃个高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这还真是千百年来留下的饮食传统,想轻易改变,还真是困难。据说,吃米的地方多出才子佳人,吃面的地方多出帝王将相。此话感觉有些道理,似乎也无道理。才子佳人哪里不出?偏偏南方就出?帝王将相哪里没有?难道北方只有?如果要争辩,可以找出很多例子把这个说法完全推翻。

无论是爱吃米的还是爱吃面的,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在哪里爱哪里,这是真理。说话间,伙计就把热气腾腾的旋面端了上来,若是几个朋友共餐,便要有一番礼让,宾先主后,话里话间全是温暖。

人气旺的面馆,无论春夏秋冬,只见男女老幼,士农工商,贩夫走卒,帅哥美女,大款土豪,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无不你来我往,出出进进。只见个个兴冲冲前来,然后又喜洋洋走出。来时饥肠辘辘,似乎面带菜色,肚子闹着革命;走时,嘴里打着饱嗝,一副红光满面大腹便便乐陶陶的样子。由此,可见面馆之手艺与名气。

人怕出名猪怕壮。旋面做的好,文人墨客闻香而来。活动期间,店家大气,只要留墨一副或者留诗一首,都可以免费享用;达官贵人闻之,也纷纷驱车前来,有的名望颇高,店家急忙请其题词或者与其合影。

于是店面之内,不出几日,似换了人间,以前小打小闹,现在窗明几净,环境高雅,但见四壁照片,贤达雅集,文士彬彬,笔墨留香,这无疑陡增店面的风雅与名气。迈入店中,但见靓女帅男,服务周到,殷勤备至,软语温词之间,顿然让人食欲大增。吃面,不仅图的是美味,也图的是环境与服务。

眼下,在保护与弘扬地方特色小吃的风尚下,以前在地摊上的小家碧玉终于成为了大家闺秀,成为了当地饮食的香饽饽,甚至成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方特色。但凡有远方客人来到当地,必定要让他们品尝一下当地旋面,方才感觉这是待客尽力了。

走在街头,你看,开得好的面馆,不仅在当地赫赫有名,创出了牌子,而且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孵化,像母鸡下蛋一样,不同街道之间一下子突然冒出了几个连锁店,颇像孙悟空会变化的戏法一样。有的想的更出奇,仿佛鸟儿把种子带到了远方,远在几百里外的省城也突然像母鸡下蛋一样孵出了几窝小鸡。

要说它的来龙去脉,还要从合阳说起。旋面,写法本为踅面(xuémiàn),“旋”字在合阳方言里念“踅”,因此人们习惯写成“旋面”。旋面的发明其实是汉朝名将韩信为合阳人民留下的饮食遗产。

相传公元前204年,韩信率十万大军在合阳黄河边的夏阳渡与河东魏王豹决战,为了解决十万大军的吃饭问题,韩信发明了此面。史书记载的“木罂渡河”便发生于此地。这场大战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最终,韩信出奇兵,用奇计,活捉了河东魏王豹,收复了河东大片土地。在这场战役中,旋面,真是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成大事者必从小事做起。作为常胜将军的韩信,真的不是浪得虚名,他不仅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军,也是一位深知士兵脾胃的厨师。试想,不管在冷兵器时期,还是在热兵器时期,打仗,可不是小事。岂不闻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场战役的胜负,不仅关系到了土地、财富、千万人的性命等,而且也关系到来了国家的前途命运。胜为王,败为寇。胜者赢了,便可以夺取败者的一切财富、土地等等。败者,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可见,既然要打仗,那就一定要打赢;否则,就不要打。一旦打败,那是不可想象的。既然打仗,而且要打胜仗,凭的是什么,除了战略战术外,还必须要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试想,没有千千万万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哪有一场战役的胜利呢?

因此,作战,不仅要士兵拥有精神与信仰,铁的纪律,还必须要士兵吃饱喝好,身有力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一位伟大的将军,不仅要熟知文韬武略,还要深谙人性之道,体察士兵疾苦,推己及人,正是其道。为了让士兵们身有力气,吃得饱,耐饥饿,韩信便脑洞大开,发明了这吃起来筋道,放在肚子里能产生无穷力气的旋面。的确算是一大创意。

旋面有麦面,也有荞面。荞面养生,降血脂,但麦面更筋道。不管哪一种,吃起来不仅筋道,而且耐饥饿,便于携带,这也是韩信喜欢的原因之一。面是熟面,都是提前用鏊烙熟,然后用刀切成宽窄薄厚相当的条形,至少保质三、五天,对于行军打仗匆匆忙忙的部队战士而言,确实是最好不过的口袋食粮。

忙了,有时也可以干吃,但一般都喝着热汤煮着吃。吃时,厨师从热气腾腾的锅里捞出热气腾腾的面条,但见一手端面,一手轻轻洒些盐、味精佐料,然后再舀上些猪油和辣子,捏一小撮韭菜花放上面。真是面如白玉,韭如翡翠,红辣子渲染,如红红火火的日子,真是色香味俱全,麻辣烫皆有,真看得人馋涎欲滴。

于上班人而言,一般多脑力劳动,不太耗费力气,为了健康,有的人不食猪油,而食油辣子;但对那些经常干体力活的工人而言,加上猪油更能保证体力,也更具备香醇筋道的味道。

只见一碗上来,热气腾腾,伙计端着,顾客接着,筷子一搅,绿韭菜、红辣子、白猪油、食盐、味精迅速融为一体,辣香味齐全,加之拌以大蒜两枚,直吃得人胃口大开,顿时浑身充满力气。人们低头吃着,喝着,聊着,好不快活!但见面馆里,人头攒动,热气腾腾,人人吃的热气直冒。在严寒的冬天,咥一碗家乡旋面,更让人浑身生热,耳边冒汗,身上的寒意顿时无影无踪。

旋面可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方便面”,做时不费工夫,吃时也快,成为当今讲究时间、讲究效率的青年上班族的青睐小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旋面不仅不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反而会更加发挥其独有的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人们的身体健康继续发挥其无穷的魅力。

“喂!老板,来一碗旋面。”“好嘞!请坐!几个人?”“一个人”“两个人”….. 像这样豪爽的腔调,亲切的问候,爽快的回应似乎又回响在耳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