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一种使命感,作家在其作品中遣词造句,描绘刻画,演绎推理,使自己如同语言的巫师,充当起某种精神祭司的角色。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促使其作者必须要去寻找用来祭祀或献祭的对象,来衍生某些事物形象。如同民俗祭祀用的是实物,使用牛、羊、鸽子、斑鸠之类,但作家在其作品里的祭祀,则是将笔下献祭的物象作深刻地剖析。
紫藤冰冰的作品《空心树》,亦是其在精心寻找到献祭对象和物件之后,用笔刻划出来的一个祭祀高台。
“不必妥协佝偻,也可以掩好伤口 / 如果痛,索性让迷走的神经 / 萎缩、枯死”
单从语言角度讲,诗歌的语言注重凝练和简洁。以现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白话诗虽然不需要像古汉语写成的格律诗那样字字珠玑,但也要体现出精炼形象。比如这首诗开头的语句“不必妥协佝偻”,诗人即巧妙地将树的形状描述和人内心的状态相联系,把内心与外在的矛盾冲突衔接起来,用“痛”、“萎缩”、“枯死”等拟人化的词汇,将树赋予人的感知。“让玲珑的肉身,腐烂、蚀空”,还有什么比眼前所见到的状态更加令人心灵震撼及触动呢?一棵树被损伤到这般空洞的程度,却依旧顽强生长,生机盎然。借此对比一些人在社会生活中突然遭遇外部环境恶化,或陷入感情纠葛的内心,当外形和内存千疮百孔后,是否还会有奋发向上的勇气、斗志?!“黑暗里,血自会结出厚痂”,这富含节奏,依附情感的词句,既是隐喻树木静立黑夜中愈合,也是暗示人之受伤的心在黑暗里疗伤。
“枝叶死里逃生 / 年轮越出了轨道 / 风尘许给旧事虫豸狂欢的冷漠”
树空心尚能活着,树皮还在输送养分供应头顶上的枝叶生长。粗大的树干在风尘里被虫豸一点点啃食,蛀空,唯有树皮坚持不懈并持续修复、生长,在时间的映衬下显示出生命的顽强。继而展现“一簇簇绿意君临王国 / 华盖如仪,为觊觎者遮风挡雨”的豪迈,这无疑是诗人对“生命”进行体验感悟后,升华出的一种全新认知,是面对挫折萌生出来的不低头不退缩的一种自信。诗人以比拟、暗喻、象征的修辞手法,给空心树黏附衍生出全新的“生命”内涵意义,将自我的语言风格与逻辑特点极为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心,不是致命的软肋 / 伤口裸露,尝试另一种存活”
心灵的觉醒,来自于先前经历过的一系列矛盾的心理反映过程,以及经过“感悟”并保留着一份清醒,且升华出斗志。当心灵受伤后,“不是致命的软肋”,还可以“尝试另一种存活”,这种直抒心意的喟叹倾诉,让诗句增添了沉重的节奏。诗人思想的成熟仍然掩盖不住情感的创痛,让一种无声的悲凉渗透于词汇,也渗透读者的心。
“化皮为骨风干柔弱的汁液 / 盔甲加身淬出乱世轩辕 /根系匍匐隐忍的利爪,向金石攫取”
诗人的描摹趋于理性,从而更好地诠释出主题的境界,让情感节奏回归平稳,思维更加深邃冷静。“化皮为骨风干柔弱的汁液”,借此看透了“生存”的本质,生命毅然是在希望中坚持,仍然可以“盔甲加身淬出乱世轩辕”,同时也更让我们为“根系匍匐隐忍的利爪,向金石攫取”倍感欣慰。空心树没有对残酷的外部环境妥协让步,没有随空洞的心沉沦停止,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顽强生长。这不正谙和人生勇往无畏的精神,坚定不屈和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吗?!
“粗砺、执着和仰天长啸的孤独 / 任千年的光阴 / 等闲飘过”
树粗粝、执着生长与不屈的孤傲意念彰显出无尽的生命力量,也一同增强了诗人的意志力,并可以重新冲破被自己封闭起来的心头枷锁,那些孤独、寂寞和不被理解的心理状态刹那间得到释放,且透彻明了。诗人用娴熟的文字于苍茫处攫取出一堆古老的意象,一种生命的象征,黏附着深厚情感和坚定地信念。“任千年的光阴 / 等闲飘过”的词句,已经不是单一寄托情思的载体,而是打开心扉的某种启示功能的钥匙。诗言志,在我们遭遇生活环境困惑的时候,读诗可以让人产生豁然开朗与醒悟的力量,使压抑的心灵解惑、释放,从而面对困境也有抗争的豪气,这就是一首好的诗歌应当具备的价值。
(2017.10.4)
诗歌全文:
《空心树》
紫藤冰冰 / 武汉
不必妥协佝偻,也可以掩好伤口
如果痛,索性让迷走的神经
萎缩、枯死
让玲珑的肉身,腐烂、蚀空
这从头到脚的了悟磊落
再没有什么可供掠夺
黑暗里,血自会结出厚痂
有人礼佛,有人打坐
有人觥筹交错延续世俗生活
都无关,痛的愈合
枝叶死里逃生
年轮越出了轨道
风尘许给旧事虫豸狂欢的冷漠
一簇簇绿意君临王国
华盖如仪,为觊觎者遮风挡雨
藤蔓千娇百媚
苍苔上蛇行,心机缠绕攀附
冲破鞭痕下绞杀的诱惑
心,不是致命的软肋
伤口裸露,尝试另一种存活
化皮为骨风干柔弱的汁液
盔甲加身淬出乱世轩辕
根系匍匐隐忍的利爪,向金石攫取
粗砺、执着和仰天长啸的孤独
任千年的光阴
等闲飘过
(2017.9.26,紫藤冰冰于万象)
诗歌作者:
谢春枝(笔名茹冰,紫藤冰冰),湖北人,博士,现供职于湖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中篇小说《四月雪》,《流逝的云》,长篇小说《紫藤》等,累计创作发表中长篇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30多万字。《紫藤》,2017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诗歌网驻站诗人,“每日好诗”入选者,诗歌散见于各报刊和网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