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秕子,同样是一季生长,收割的时候,麦子成了粮食,秕子一无是处,结果截然相反。
那么,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我以为,既有种子自身的优劣,也有环境的影响。有的种子饱满优良,生命力强盛,大风暴雨之后依然健健康康,它努力吸收土壤中的养份,结出了饱满的麦穗。而有的种子生命力弱,经不住恶劣环境的影响。当然如果这颗种子运气好,落在一个勤俭懂行的农民手里,被精心侍弄后,也许就会结出一棵不错的麦子。
其实,人也一样,同样是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有的成长为有用之才,有的人却成了无用之人,跟麦子秕子一样。
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刚生下了孩子像一张白纸, 人的善恶是后天形成的,如何发展变化,关键看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自己选择怎样的道路,与什么人为伍,就会成怎样的人。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结局化为灰烬,但是留给后人的精神却截然不同。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意思是说,有的人躯体死了,精神依然活着,留芳百世;有的人躯体活着,精神已经死了,如行尸走肉;甚至那些做了违反天理人伦之事的人,即便死了也会遗臭万年,甚至死无葬身之地。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孔子、唐三藏、鉴真等伟人,虽然他们的躯体已经死了几千年,可是他们思想精神却永远活着人们的心中。孔子子周游列国是从鲁国出发,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传输儒家思想文化。晚年专注于《诗》、《书》、《礼》、《易》、《乐》、《春秋》整理,史称“六经”,六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光辉照亮人类几千年,至今孔子学院依然遍布世界各国,成为人类文化思想的财富。
唐僧历尽千辛,越千山万水到印度学习佛教,从印度带回了许多佛学著作,回来后翻译著写大量的佛学书籍,给后人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
鉴真六次率众僧扬帆航海出使日本,前五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五次被困在海南生病瞎了眼睛,但最多的困难也没有改变他到日本传教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次终于成功了。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唐僧、鉴真还有无数个先贤们,他们的虽然远离我们久远,但他们思想精神长存。
反面的例子也很多,比如秦桧投降叛国,后人痛恨之,塑秦桧铜身跪于西湖边,几千年来,遭路人唾弃,遗臭万年那是肯定的了;近代的汪精卫也是个背信弃义,卖国求荣的汉奸,死了葬于南京梅花山梅花亭,抗日战争胜利后,坟冢被夷为平地,就此建望梅亭,意让千人踩万人踏着观梅山风景,可谓死无葬身之地!
子曰:“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学习先贤们的精神和思想,不改初心,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宁静方能致远。不做秕子,做一棵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