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余烬录写道:“唯有饮食男女这两项才是人类最为关心的东西,一旦其他的事项(如战争、疾病、饥饿等)与这两项相违背、相冲突,人类就会不自觉地维护这两个基本项,好像几千年的文明教化努力统统白费了一般。”在张爱玲的记忆里,一幢几进森严的大宅,宅子里是一帮锦衣玉食皮囊漂亮的人,满脑子是亢奋的欲望。张爱玲坎坷的人生,是那个时代显赫腐朽的家庭的一个缩影,遗老遗少们跟不上社会裂变的步伐,没落是必然的结果。张爱玲一生的波折,与她显赫的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张爱玲祖籍河北,祖父张佩纶是前清三品官员,祖母是清朝大名鼎鼎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大女儿李菊藕。张佩纶是光绪前期重要的政治家,在晚清政坛,他以刚直敢言、弹劾贪腐和昏庸的高官著称,谓其“清流”,也因此得罪了很多官员。
1884年,法国海军中将孤拔,对福建海军进攻,发起马尾海战。开战后,张佩纶擅离职守,船政大臣何如璋以及负责指挥的副将张成亦弃职脱逃。各舰官兵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管带陈英、许寿山、叶琛、林森林、高腾云及炮艇统带吕翰等英勇战死。随后数日,法舰又轰击了福建船政局和闽江下游两岸炮台,使其遭受严重破坏。马尾海战以失败告终。
朝野群起而攻之,以丧师辱国罪被朝廷问责,革职流放热河。马尾海战成了张佩纶人生的转折点,从巅峰跌入最低谷。
张爱玲的曾祖父叫张印塘,年龄比李鸿章父亲李文安大三岁,1853年官拜安徽按察使。时年,太平天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朝廷命令所有的地方官都带兵去镇压,时任翰林院编修李鸿章也奉旨回家乡组织团练。当时本地的上司就是张印塘,李张两家就此结下情义。张印堂给初来乍到的李鸿章很多帮助,但不及一年,张印塘就生病去世了,但李鸿章记恩于心。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和刚考上进士的张佩纶在北京遇见了,鼎力提携。
李鸿章重用张佩纶,既是世交,也想张为其所用,把女儿李菊藕嫁给他,做了“填房”。李鸿章联姻张佩纶,期望翁婿一心,在复杂多变的政治漩涡中互帮互助。
清末洋务一开,腐败成风,很多人发了财,大家就会想是被谁任命了,在哪里谋取私人好处。李鸿章是洋务之首,大权集于一身,大发其财,被视为最大“浊流”。“浊流”的对立面就是“清流”,“清流”之中,一个是张之洞,另一个是张佩纶,世称“两张”。“清流”勇于任事,也倨傲轻狂,张佩纶更是如此。1901年在李鸿章主持辛丑条约谈判时,因观点不同,翁婿矛盾激化,彼此决裂,佩伦拂袖而去。家事国事,诸事不顺,不久李鸿章和儿子李经纶急火攻心相继去死。张佩纶从此仕途失意一蹶不振,每日纵酒不辍,三年后肝疾而亡。
张爱玲的外曾祖母赵小莲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人,赵家一门四代进士,外曾祖父赵文楷是嘉庆元年的状元。赵小莲父亲与李鸿章同朝为官,来往密切。李鸿章中年丧偶,赵文楷主动提出将二十四岁的小莲嫁给了李鸿章,实际也是政治联姻。李赵生了一儿一女,子李经述、女李经璹小字菊藕。
旧式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赵小莲却思想开明,从小就让小菊藕去私塾读书,菊藕满腹经纶,婚后和张佩纶琴瑟和鸣,俩人合著了食谱和小说《涧于集》、《涧于日记》等作品。
李菊藕为张佩纶生了一儿一女,儿张志沂,女张茂渊。
张佩纶死时,儿子张志沂七岁,女儿张茂渊三岁,经济上虽然没有困难,但李菊藕有末世之感。庞大家族一天天滑落,李菊藕苦苦支撑,继希望儿子张志沂东山再起光宗耀祖。每天逼着儿子背书,背不出就打。她沉溺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幻想中。为了避免儿子成为其他亲戚家那样的“阔少”,李菊藕把儿子打扮成一身女装,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背地里窃窃私语嘲讽,这造成了张志沂的性格懦弱、听话,物极必反,成年后变得“暴”虐。对张茂渊,李菊藕却反其道而行之,被培养成男孩子的性格,佣人们称其少爷,小辈们称呼她为“二叔”。因此,张茂渊性格强势、独立,用现代人的话叫“假小子”。这个假“二叔”日后与张爱玲母亲关系密切。
1912年,李菊藕因小血管爆裂去死,终年47岁。去世前,李菊藕给寄予厚望的张爱玲父亲订下了一门婚事,门第相当的黄家,其女黄逸梵成了张志沂妻子。
黄逸梵家族也很显赫,黄翼升是黄逸梵的爷爷,是湘军的一个统帅,官至长江水师总督,一生转战南北,战功显赫,壮年得子,取名黄宗言,也就是黄逸梵的父亲,官至广西道台,广西山高密林,气候潮湿,任上感染瘴气去死。黄宗言一直没有子嗣,原配为黄宗言买了个丫头,也就是黄逸梵的亲妈,黄逸梵妈妈怀了她和双胞胎的弟弟黄定柱爸爸黄宗言就病死了。
据张爱玲弟弟张子静回忆,黄逸梵先出生,外婆一看是个女的差点晕过去。没有了子嗣就绝户了,黄家绝户了,世家子弟会来分她家的财产。后来,发现黄逸梵出生后,还有个儿子出生了,才转悲为喜。
对于舅舅的来历张爱玲小说《小团圆》有不同的描写:“生了个女儿,家外面围得水泄不通,是世家的亲戚子弟,要来分绝户的财产。夫人、姨娘都非常紧张,派了个伶俐的小丫鬟挎着篮子假装出去买菜,在外面偷偷交涉,收养回来一个小男孩,权充作是双胞胎。”
黄逸梵从小跟养母长大的,黄宗言的原配是非常守旧的人,黄逸梵被缠了小脚,这成了她终生遗憾。黄家非常看重儿子,女儿的生活环境自由宽松,造就了黄逸梵极具自由自在的个性,向往西方,崇尚时尚。
张志沂除了靠祖上贪来的钱财生活,在社会上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张志沂还染上了嫖妓和吸毒的毛病,这些恶习导致张爱玲父母感情破裂离婚。
在《对照记》中张爱玲写自己的父亲:“我父亲一辈子绕室哦吟,背诵如流,沉默着走了没一两丈,又开始背另一篇,听不出是古文、诗文、还是奏折,但是似乎没有重复,我听着心酸,因为毫无用处。”张志沂是典型的只会吃喝玩乐的遗少,中年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废除了清朝一切旧制,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张爱玲的家族与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裂痕,严重脱节。
张爱玲三岁就有了记忆,十三岁的文章就在著名报刊杂志发表。上帝很公平,给你智慧不给亲情,给你超强的智慧就不给你情商,张爱玲不会缝衣服、连洗衣服也不会,没有丁点生活自理能力。黄逸梵为她日后的生存焦急,天天跟他唠叨,手把手教她生活的技能,要求她两年之内学会自理。张爱玲为此努力过,最终没学会。黄逸梵恨铁不成钢地说:“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张爱玲在《我的天才梦》写道“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那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张爱玲就如同一只鸟,悬在空中,隔在天地之间,漠然于这个世界。
“人生有飞扬,我飞扬不起来;人生有热闹,我热闹不起来。我可以逃离这一切,但我逃离不了这生命的苍凉。”这是1993年张爱玲在一部自选集的序言中的一句话,这年她七十三岁。仅隔了两年,她就悄无声息地死在了美国租借的寓所里。过了很多天才被房东发现,她静静地躺在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上,一只用来取暖的太阳灯依然亮着。太阳灯发着刺眼的光,冒着热气,与旁边张爱玲冰冷的躯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1992年2月14日,张爱玲提前立下了一份颇有争议的遗嘱,她将248万港元的财产和遗稿处理权全都交给了好友宋淇夫妇。而张爱玲那单身至今,只能住在上海狭窄的10平米弄堂房里的亲弟弟,一分钱都没有得到。也许亲弟弟这个名头,在她的眼里还比不上一粒尘埃有分量。其实,弟弟张子静还是对姐姐有深厚的感情。张子静在《我的姐姐张爱玲》写道:“中秋次日,从太平洋彼岸传来姐姐离世的消息,那几天,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时常呆坐半天,什么也想不出来,再读《童言无忌》中的弟弟,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汩汩而下,很美的我已经年老,没志气的我,庸碌大半生,仍是一个凡夫。这么多年以来,我和姐姐一样,也是一个人孤单地过着,但我心并不觉得孤独,因为知道姐姐还在世界的另一端,姐姐待我也如常人,总是疏于音问,我了解她的个性和晚年生活的难处,对她只有想念,没有抱怨。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听到父母的争吵,而对他们的恩怨分合,我们的童年和青春时代是由父母的迁居、分居、复合、离婚这条主线贯穿起来的,期间的波折和伤害,姐姐的感受比我更为深刻。”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一出生就陷入了森严壁垒的显赫家族中,遭遇了无法自拔的囧境,她一生挣扎,也未幸免。张爱玲在《对照记》写道:“满目荒凉,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