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良笔
古时的驿站,是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军事情报的人员或来往官员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场所。在山西的上党民间,也有类似于驿站的场所——茶棚。它虽没有传递文书或中途换马的功能,却是来往路人商贩歇脚、喝茶、饮食和信息交流、商品交易的便利之地,有着比驿站更宽泛的功能。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驿站网,驿站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官方驿站相似的民间茶棚,原是旧时庙会期间为香客提供歇脚的场所,每隔八里左右设置一处,有的建在村中,有的建在村边的平地、平台、山洼或河道边上,最初是用松棚或席棚简陋搭建,后来就在旧庙里或者新建的庙宇型房舍内,里面供奉有娘娘像或观音像,谓之"娘娘驾",备有茶水供香客饮用。
在上党盆地南沿的长治市上党区西火镇桥头村,以前就有一个茶棚,而且年代久远,那条巷子就叫“茶棚巷”。
据桥头村古稀老人马建国讲述,他家住址紧挨茶棚。茶棚位于桥头村西,与古镇西火相邻,北有关爷庙,南有古戏台,北面河岸上有卖烧饼、干馍馍之类的小摊商贩,记事起就看到“茶棚巷”每天都有人来车往的脚夫商贩经此路过,是一条颇为热闹的巷道。
说是巷道,其实是在河道里。旧时的交通大多以河道为路,通衢大道极为少见,人们出行多是步行,交通工具大多以马车、驴车、骡车或骆驼为主,延续上千年不变。
说起“茶棚巷”的来历,马建国老人说:那时村里为方便群众烧香拜佛,每年农历四月十二把老奶奶神像从西火镇的东大庙请过来,安放于坐西朝东、面阔三间的拜厅里,并在拜厅前方搭建茶棚,便于接应香客到此烧香祈福,歇脚喝茶。
这条河道处在潞安古城与泽州陵川之间,虽然宽度仅有十米左右,却是口外蒙古——潞安古城——西火古镇——泽州陵川——中原豫徽商旅古道上的必经之路。茶棚不仅是善男信女的歇脚之地,还成为来往商贩的交通驿站,加之河道两侧有小摊商贩,颇为热闹,日久天长就成为一条巷道,老百姓称之为“茶棚巷”。
这条巷道不仅是传统古道,还是一条“战备”通道。1930年5月至10月,蒋、冯、阎、李曾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过新军阀混战(即“中原大战”),阎锡山的部队就是经由桥头“茶棚巷”浩浩荡荡到陵川再到中原的。
作为民间驿站,茶棚发挥了利国利民的重要作用。在桥头“茶棚巷”,常常有香客路人及潞商脚夫、蒙古客商、中原商人或徒步行走,或赶着牲畜,或牵着骆驼来往经过,铃铛声叮叮当当,蹄子声“嘚嘚”作响。他们到拜厅前的茶棚里停歇解渴,聚在桌子前喝着大碗茶,或吃着烧饼,或抽着毛烟,用南腔北调的话语谈天说地,好不欢畅,一派热闹景象。
茶棚是一个公益性场所,里面生有煤火,备有小方桌、凳子、茶壶、粗瓷大碗等用具,简单实用。不管是喝白开水还是喝茶叶水,统称为“喝茶”,而且都是免费的。有的商人动身之前会放点茶叶,方便他人喝茶;也有的人会放个小钱,以便茶棚里的不时之需。
有的茶棚不仅施茶,还施粥饭。在陵川县庄脑上附近有一个茶棚,村里的一个大户人家不仅多年来为路人商贩提供茶水喝,还对手头拮据或逃难要饭的人施粥、舍菜,只要不离开,吃多久供多久。
舟车劳顿自然需要住宿休息。在离“茶棚巷”不远的西火镇,还衍生出了车马大店、留宿客栈等场所。车马大店院子大,里面有水井,备有草料,既能让牲畜放松打滚,给牲畜供水、供草料补充体力,还能停放大小车辆。紧邻车马大店的后圪廊巷还有专供人休息的客栈,专供脚夫商贩留宿歇息。
茶棚不仅能喝茶歇脚,还能进行信息交流,进行物品交易,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那时的商贩所拉货物多为茶叶、食盐、粮食、布匹以及生活日用品,蒙古客商牵着骆驼往南走时赶着马、牛、羊等牲畜,往北走时多用骆驼驮着茶叶、食盐、布匹等用品,路过桥头“茶棚巷”和西火古镇时,或以物易物,或现金交易,顺路购置铁器产品。
上党地区矿藏资源丰富,有“入山煤炭出山巩”(这里的“巩”指铁矿石)之说。西火古镇及周围村庄铁业兴盛,炉火兴旺,炼铁打铁者居多。同时,镇上还有银匠炉、铜匠炉等加工饰品的铺子,铁制产品及银铜饰品工艺精良,产品繁多,尤其用本地臭炭(炭块里二硫化碳含量高,有刺鼻的气味,故称“臭炭”)烧打的铁钉不生锈,适宜到木船上使用,颇受用户青睐。商贩在此安顿好住宿后,会到镇上购置所需铁货等物,运往各地销售,有的还销往国外。据《山西票号资料》收录的《渠家墓志铭》记载,荫城、西火、黄池的铁货通过河北张家口的“茶马互市”销往漠北蒙古族的居住区,最远销往俄罗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和交通的改善,途经“茶棚巷”的往来人员越来越少,茶棚也逐渐“门庭冷落鞍马稀”。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茶棚巷卖烧饼的李来发见生意日渐惨淡,便收拾了摊子。随着宋姓人士对茶棚的停歇关门,茶棚从此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茶棚巷”曾经方便了旧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印记,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仅仅留存在老辈人的记忆里。
《年代久远的桥头“茶棚巷”》,首发于《山西日报》2018年11月14日“钩沉”栏,内容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