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葛良笔的头像

葛良笔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29
分享

“老西火”古庙会

山西上党古镇“老西火”,一年当中有三个庙会,分别是四月十五、八月初四、十月十五,其中四月十五庙会最为有名。本文以四月十五庙会为例,讲述“老西火”的历史渊源,感受庙会里的奇趣文化。

古镇 古刹 古庙会

西火,又称“老西火”,是一座千年古镇,地处长治市上党南界,东与壶关为邻,南与晋城市高平、陵川接壤。清乾隆年间,该镇北街曾设有县丞署(俗称“县二衙”),是一个有1700多户6600多人的大集镇,也是上党地区赫赫有名的八大古镇之一。西火村前面冠一“老”字,是因该村春秋挖煤,汉时冶铁,开炉甚早,红火热闹,所以被人们称为“老西火”。

依古时村名规俗,庵、观、寺、院俱全者才可称镇。西火村古庙甚多,理所当然能够称镇。说起四月十五庙会的来历,就得先从西火古刹“东岳庙”说起。

西火东岳庙创自朝代和重修年代,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的《西火镇东岳庙左腋狭殿记》有载:西火镇东岳庙,创自于汉唐,在镇西北之高地基趾,居民有祈必应,彼时庙貌甚隆。迨至大明嘉靖十九年,某大人所焚荡然,皆砺碑矣,见之者无不恻然。由是居民各发虔诚,建正殿三间及落成穹窿,特立固为竦。然尚少左右腋狭殿二座于缮制,为铁典也。于是本镇耆老王廷器会族人王动议等,建左腋殿三间……

东岳庙全称“东岳泰山圣君圣母庙”。西火东岳庙正殿神像为商纣时期的黄飞虎将军,号称“东岳大帝”(亦称“东岳圣君”),配殿为黄飞虎夫人,尊称为“东岳圣母”(亦称“圣佑娘娘”),西火人称配殿为“奶奶殿”。据说,“东岳圣母”可护佑子孙晚辈顺利成人,健康成长。因建在镇子西北,西火人俗称为“西大庙”(镇子东边也有一庙,俗称“东大庙”)。建东岳庙之用意,乃汲天地之精华,聚山水之灵气。将“东岳庙会”定在每年的四月十五,其意是取“天时”:农历四月十五,佳禾万木争荣;取“人生”:满十五岁开锁,佑扶孩子成年。由于庙会占天时、得地利、通人和,所以香火不断。因“东岳圣母”职责神圣,颇受西火人的尊崇,尤其是庙会期间,正值玉米出苗之际,敬拜者更是络绎不绝,人们期盼圣母普降甘霖,助苗成长。此举似乎颇为灵验,古碑有述:“由是祈祷者纷纷雨也……”。

西火古镇街、巷商铺林立,有主街三条,纵横交汇;小巷数条,梅花点布;有三行、五店、八坊、十二铺,百货摊点布局全镇,颇为繁华。西火四月十五庙会在周围几个省份声名远扬,会期一到,各地商贩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汇集了河南竹货、河北布货、山东水货、陕西皮货的客商前来摆摊设点。集市上,粮食市场繁忙,牲畜市场热闹,饭摊生意兴隆,地方特产抢手。镇上的集铺有杂货、粮食摊位,河滩边有山货、牲畜,东门里有饭馆、布匹,北街有铁货和裤衣等。周围乡村的特产有:南宋、北宋的苇编,东池、西池的柳编,西掌、关家的荆编,司马、柳林的麻绳等等。本地人手工编造的刷条、筷笼、笤帚和手工打造的剪刀、饭勺、镰刀等日常用具一应俱全。其他县区的美食如壶关羊汤、陵川糖糕、高平拉面等也在街上争相比艺,招徕食客。当然,还有本地特有的文化大餐——西火“干板秧歌”。在临街搭建的舞台上,演员们以土色土香、韵味十足的唱腔,吸引会客驻足观看。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有人编了顺口溜赞大会盛况:外地耍猴的直把锣敲,演皮影的人油腔滑调,耍西洋镜的响唱打闹,吹糖葫芦者手艺精巧;跑马卖解在村外,花椒大料喊着卖,地方特产遍小巷,铁货摆在大街上。古庙会上,富人走街观景,乡民推销地产,客商使劲叫卖,游人赏戏消遣。西火庙会辐射周围几个县的许多乡村,很“下货”(即能卖了货物),有后劲,一般会期三天,有的客商在西火街上连续摆摊四、五天仍不想走,感觉意犹未尽。

奇俗 奇观 奇文化

历史上,西火小孩满十五岁“开锁”(也叫“圆十五”“圆羊”“圆锁”)都在四月十五庙会之日进行。“开锁”要到东岳庙奶奶殿摆供烧香,叩头祷告,这一习俗与周边十里八乡大不相同,实为民间奇俗;东岳庙一进三院,三个戏台,实属罕见;河口古戏台精工细造,声传霄汉;西火人性情豪爽,喝酒出名;干板秧歌源于打铁,曾经辉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开锁子 圆十五 东岳大庙敬圣母

西火庙会“圆十五”开锁的风俗由来已久,即使时过境迁,但影子还在。“圆十五”是专为长到十五岁的孩子举办的岁生仪式,盛于明清,这种极具民间特色的典仪风俗,在上党地区普遍流行。开锁目的,是要给那些即将成人的孩子打开智慧锁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使其走向社会,直面人生,成人成才。

“圆十五”时,要在院内北面的“天地”神龛前、置有祖宗牌位的方桌上,把孩子姥姥送来的各式面羊和礼品摆上,长辈们先领着孩子在祖宗牌位前燃香磕头,对其训示教导,随后领着孩子到东岳庙“奶奶殿”摆供上香,叩头祈祷,把红头绳拴系的锁子戴在孩子脖子上,再由三个不同姓氏的长辈为孩子开锁。开锁的时候,长辈嘴里会念叨“长大了,出垄了,开窍了,一定会有出息了……”,之后从拥挤的人群里挤出来燃放鞭炮,用钥匙打开孩子脖子上的锁子,摘掉“狗狗”,“圆十五”仪式便告结束。

在归家之际,主客还会领着懵懂少年到摩肩接踵的人群里看戏台上的大戏,教诲孩子戏里就如戏外,引导他认识社会,感悟人生。随后大家纷纷回家入座,共享美味大餐“西火十大碗”。

古戏台 三进院 河口戏声传霄汉

西火东岳庙三大院三戏台,规模宏大;河口古戏台临河而建,匠心独具。二者皆为古镇奇观。

东岳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画梁雕栋,气势恢弘,不仅有正殿、配殿,还有药王殿、眼光殿、文昌殿等建筑;不仅有东岳大帝、东岳圣母塑像,还有地藏、财神、侍神、济渎神、玄武神等神像,按照建制规格分布于三个院落,每个院落都建有戏台,堪称西火庙宇之最。庙会时,三座戏台同时唱戏,但绝无干扰。只可惜这座大明嘉靖年间被焚重修(清嘉庆三年曾予维修)的古老建筑再遭劫难,毁于解放前的战火,只剩旷地废墟,令人扼腕叹息。后来,庙会便移至村中“东城阁”一带,东到河口,西延西街“四贞祠”,南连“荆市”上,往北通到“衙门口”,占居西火村的三分之一。

有一年“四贞祠”曾搭“装檐台”,与河口古戏台唱对台戏,戏班是当时上党地区最有名的屯留麟山剧团和高平万艺班,“祖师庙”北河滩也凑热闹耍起了“马戏”,三个演艺班在镇上三个不同的地方各显其能,卖力唱演,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说到河口古戏台,在西火可谓老少皆知。河口古戏台建于清末,雄伟壮观,结构奇特,雄踞西火村东河畔,与街心高大壮观的古老建筑“东城阁”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镇上新的“地标”建筑。

这座古戏台是西火一位霍姓开明绅士带头修建的。霍绅士信仰“八卦”,讲究风水。上古时西火原称“西湖”(因村西有一大湖泊),它上游由河水注入,下游经低洼流出,后经人们治理,上、下游河流连接贯通,不再流经“西湖”。随着“西湖”的缩小和周围人口的增多,加之炉火业的兴旺,人们将“西湖”改为“西火”,那条贯通的河流自然成为西火河。西火河环绕村南又蜿蜒至村东正口(河口),每逢暴雨就发大水。为避水患,人们专为“河神”建起了戏台。戏台用料考究,青石根基历经多年河水冲刷,仍旧安然无恙。即使河水上涨,也漫不到戏台边上,据说台上有“避水珠”。戏台上方“声传霄汉”匾额大字古朴浑厚,意为声音能传到云霄和天河,虽其意夸张但实例不夸张,距西火十里之遥的横河村确实能听到西火唱戏,其建筑艺术和造型风格被人称道,夸称为长治城南戏台之最。可惜的是,这座戏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被拆掉,只存青石根基,留下不少遗憾。

铁文化 酒文化 干板秧歌放异彩

西火镇古时乃水火相济之地,春秋挖煤,汉时冶铁,成就了很多煤铁行业,铸就了众多商贾辉煌。庙会上的铁货交易尤为火爆,本地所产的刀、剪、斧、锤、锨、镢、锄、耙、钯钉、道钉、荷花钉及长七、长八、万二钉等铁货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时至今日,西火镇周围仍有许多村庄还能看到煤铁炉渣,这是昔日冶铁、锻造的最好物证,难怪西火老人们说:“铁匠村村有,炉渣堆如山。”据说,西火、东火、断炉等村名均与炉火有关,又因冶炼历史悠久而称“老西火”“老东火”。远销万里的荫城铁货,西火是主要生产基地,有一半以上是由西火镇的铁匠们打造出来的。据传,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宝船”上固定木板和园木的钯钉就是荫城、西火的铁货。铁匠们用智慧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把每一件铁器都打造成“精巧耐用,光彩照人”的精品,椽钉有“三绝”(上尺绝,长短粗细,分毫不差;上秤绝,几个一斤,数准秤平;上木绝,入木生锈,牢不可拔),彰显了本地铁匠高超的技术和精湛的手艺。

西火庙会上,除“圆十五”的家户坐席喝酒外,其他家户也满接满待亲戚朋友来家吃饭喝酒,没有猜拳行令“喝高”几位,不算家里支过“酒场”,这是“老西火”沿袭多年的喝酒文化,这种喝酒文化还有“两怪”,“酒瓶别在裤腰带”便是其中“一怪”。“家家都有打铁房,户户都有小炉匠”,是明清时期西火人的真实写照,进打铁房前,老汉们会把酒瓶别到裤腰带上,干活时先放到一边。当锤声叮当、铁屑飞扬,人们累得汗流浃背、浑身乏力的时候,为了解渴添劲,铁匠们便停下手中的活儿,拿出自家或小作坊酿的小酒惬意地喝上两口,天长日久便形成了生活习惯,“酒瓶别在裤腰带”也就成为西火“一怪”。还有“一怪”是“‘干’喝不配菜”。相传上古时期诸侯部落互相征战,又逢黄河决口,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有一袁氏夫妇带着六个儿子逃难至西火南坡安家,后以打铁为生,生活渐渐富裕,袁氏经常和儿子们喝酒庆贺丰足的生活。久而久之,袁氏父子酒量渐增,老头子便给六个儿子立了一条规矩:每天早上进铁炉打铁前,每人必须喝一大杯酒,一则打铁有劲,二则酒气上脸,经炉火映照,满面红光,象征生意红红火火。后来,袁氏的儿孙们打铁挣了钱,在平坦的西火村建房居住,其喝酒的习惯也在西火村蔓延开来。时至今日,西火仍有人保留着大口喝酒、“干”喝不配菜的习惯,是远近闻名的“酒乡”。

当西火人陪酒“喝高”后,有的会唱上一段“干板秧歌”《盼丈夫》助兴:“一更天盼丈夫,丈夫不来,小砂锅的熬米汤,溢出来;二更天盼丈夫,丈夫不来,铁铛的焙锅盔,醋溜白菜……”表演让人忍俊不禁,唱曲令人捧腹开怀。

听老人们讲,西火“干板秧歌”起源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是西火人在“炉圪道”打铁过程中产生的说唱艺术。那时候,人们在通红的炉火旁,随着铁砧上叮叮当当的锻打声,打铁师傅随着打铁的节奏,用本地铿锵的方言哼唱着“提劲”的小调,为单调乏味、辛苦劳累的铁匠们增添了乐趣,提足了心气。之所以叫“干板秧歌”,是因其只有打击乐器,没有管弦伴奏,故称“干板秧歌”。因产生于西火火红的“炉圪道”,又称“西火秧歌”“红板秧歌”。清道光年间,这一民间说唱形式逐渐形成体系,从“炉圪道”里唱发展到院落里唱,从街巷走场子唱发展到庙会戏台上唱,从本乡本土唱发展到跨县越府唱,不断发扬光大。

清道光年间至抗战前夕是“干板秧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不少说唱名角,最有名的当属清代的郭群益。眉清目秀的郭群益长相酷似女孩,西火“乐艺班”师傅收其为徒授饰“旦角”,叫他“群旦”。郭群益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快成为秧歌班名角,备受观众青睐,“瞧了西火旦,三天不吃饭”便是戏迷对他的最好称赞。

西火村秧歌班高超的唱演技艺,吸引了无数“粉丝”,也吸引了西源、南大掌、东蛮掌等周边村庄的爱好者加入其列,表演内容更加丰富,他们编排的《十二月观花》《双许亲》《三顶灯》《白玉簪》《打南阳》《打酸枣》《苏姐姐梦梦》《巧送钱》《民兵的枪》《兄弟应征》等二十多个剧目深受群众喜爱。西火“干板秧歌”原生态的唱腔和别具一格的表演,唱响了上党大地。邻近的壶关县将“干板秧歌”进行了移植改造,增加了弦乐伴奏,发展成为独特的剧种——壶关秧歌,壶关秧歌称西火为秧歌先祖。上党地区北部的长治市襄垣、武乡,以及晋中市的榆社、左权、和顺等地,流行着一种民间小调,这种小调在与西火秧歌融合后,嬗变成为有名的“襄武秧歌”,成为仅次于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的又一地方剧种,这些都有文字记述。

现在的“干板秧歌”仍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西火古镇民间仍然传唱,区里、镇上还组织过多次比赛,使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作为上党曲艺奇葩的发源之地,“西火干板秧歌”已于2009年6月成功入选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火四月十五庙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风民俗。从好客到实在再到例外,只是西火古镇丰富内涵的一部分。东汉的城隍唐代的庙,宋代的道观明代的祠,清代的衙门近代的院,以及许许多多尚待探究的神话传说、历史古迹和民间故事,构成了“老西火”独特的文化肌理,有待人们走进西火,慢慢品味。

 《“老西火”古庙会的奇俗、奇观、奇文化》,首发于《上党晚报》2021年2月2日、2月9日(分两期刊发),内容略有改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