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葛良笔的头像

葛良笔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29
分享

夜行山路有感悟

◎葛良笔

周日闲来无事,我和单位同事梁主任、郭会计约起,去老雄山的西掌“马刨泉”看看。下午5点多,天气已不太炎热,我们便驱车一路向西往西掌村去。

老雄山的西掌“马刨泉”,我2015年4月曾去过一次,亲眼看到形似马蹄、2米见方、泉水充盈的“马刨泉”。“马刨泉”还有一个传说:王莽赶刘秀时,刘秀逃到了老雄山的西掌山顶,人困马乏的刘秀干渴难耐,跌落马下。忠诚而灵性的战马见此情形,便腾空前蹄,猛地砸出一个大坑,坑底涌出一股清泉。刘秀喜出望外,爬到坑边喝了个痛快,顿时精神大振,便跃身上马,疾驰东去。自此,“马刨泉”便成为王莽赶刘秀的一个传说故事。

前次去时没找到山路,和朋友足足爬了近2个小时。下山时才看到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顺着小路下山只用了半个小时。虽然时隔9年,我仍有记忆。这次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打电话叫来西掌村的一个熟人。他把我们带到一个貌似路口的地方说:“估计就是这儿。你们到了山顶看到一棵大柳树就到了。其实我已多年没上过山了。”我一看,也像是上次下山的路口,便和那人道别,和同事一道上山。

上了不到20米,就看不到小路的痕迹了。灌木郁郁葱葱,而且长满了荆棘。大家来时都没换装,穿着半袖、单裤和凉鞋,此刻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扎伤。郭会计体质最好,在前面拿着木棍披荆斩棘,当开路先锋。相比较我就不如郭会计,梁主任更没受过这种罪。我和梁主任慢吞吞地在后面跟着,相互用木棍拦挡荆棘,变换着各种姿势攀行。郭会计在前面开路都能领先我们十几米远,还不时呼唤我们跟上。

经过近2个小时的艰难爬行,终于快到山顶,却听到郭会计喊来一句话:“‘马刨泉’没水了!”“什么?没水了?”我和梁主任很感意外。尤其是我,2015年来看时满满的一坑水,怎么一下子就没有了?我们赶到柳树旁一看,坑里尽是散乱的石头,还有一个空塑料瓶,没有一丁点儿水。

“‘马刨泉’没一滴水,真意外。”大家感到很失望,“这儿无论天怎样干旱,从来都是满满的一坑水。”我们在分析水坑没水原因的同时,也感慨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此时天色虽亮,但已是傍晚7点45分,如果不尽快赶路就难以下山。上次我来时下山的路怎么也找不到了,周围尽是茂密的灌木。按原路返回,大家既找不到上来时的路,也不愿受这个罪,只好顺着灌木少的山脊往西走,心想能看到下山的路就好了。

还是郭会计在前面探路带路。走着走着,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我们感觉一直在山顶上行走,走了一个又一个山头,还是没有看到下山的路,只好重作计划,翻过山岭到邻乡的东掌村让人开车来接。我和梁主任在后面也顾不上荆棘的划疼,在高低不平、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快步疾行。大家想的一致:今晚无论如何也要走到山下,回到家中。居高临下看周围明亮的煤矿灯光和村庄灯光,夜景确实很美,但大家无心欣赏。

感觉离邻乡的东掌村越来越近了。在一个灌木影子少的“路口”,我们决定顺着这个方向往下走。弯弯曲曲走了一段路后,终于走到了一条人为开挖的防火隔离带上,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顺着这条路往下走,就走到了一道围墙外的小路上,随后就走到了平整的水泥路上。打听一个路人,说这儿早已超了东掌村。打电话联系来人开车接我们时,已是晚上10点半。大家虽然又饥又渴,但精神头依然十足。郭会计说:“今晚走的山路估计要有50多里。”我说:“今年没能参加马拉松迷你赛,今晚却在山路上来了一次超半程的马拉松赛!”

坐车回程路上,梁主任问我有没有感想,我当然有所思所悟:人生何不是如此呢?不想经历眼前的困苦,就得多走曲折的弯路。无论是高山抑或低谷,无论前行道路如何坎坷崎岖、布满荆棘,只要坚持不懈走下去,终会看到希望,走向光明。这次看“马刨泉”,虽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不能因为结果未知而放弃探究,不去尝试。虽然不尽人意,但却不落后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