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豆腐,我总以为只有我们河南才有,可在网上一搜索,谁知北边河北、南边湖北、西边陕西、东边安徽甚至再远一点的其他省份也都有,并且有的省份还把懒豆腐当作当地的特色小吃,说是既好吃,又营养,把人馋得直流口水。
然而,在我的印象里,懒豆腐并没有那么好吃,反而是贫穷、饥饿、辛酸甚至于泪水的象征,是过去农村贫困人家赖以充饥、果腹的一种普通饭菜。记得过去在我们那儿,人们相互之间常用懒豆腐打趣,说,“你真有福!”对方则会回答,“我懒豆腐(福)。”由此可见,懒豆腐并不是什么好的饭菜。另外,还有两个传说也可以证明。
一说是元朝末年,安徽境内发生水旱、大风、蝗虫等灾害,庄稼无收,朱元璋的父母、哥哥先后饿死,为了生存,十七岁的朱元璋不得不外出讨饭。一天,朱元璋讨饭来到一个叫谭菜园的村庄。庄上有一个叫谭福星的老人,膝下无子,老两口靠做豆腐营生。谭福星得知朱元璋的家庭遭遇后,很同情,就收留了朱元璋。随后,谭福星就让夫人做饭,准备给朱元璋做青菜豆腐吃。当谭氏到菜地拔了青菜后,发现豆腐已被谭福星卖完,随即他们就准备重新做豆腐,正当磨好豆浆准备滤渣时,又发现石膏粉也用完了。由于谭菜园离集市较远,谭福星年龄偏大,腿脚不麻利,实在不想去买。看着谭氏夫妇难为情的样子,朱元璋就说:“没事的,把豆浆和青菜放在一起煮着吃吧!”没有办法,谭氏只好把磨好的豆浆没有过滤直接放到锅里加水煮,豆浆煮开后再加入青菜煮熟,最后再加入佐料。就这样,一道青菜豆腐变成了青菜豆渣。很久没有吃过饱饭、饥不择食的朱元璋边吃边夸好吃,这时,谭氏风趣的对谭福星说:“幸亏你腿懒,要不然就不会有这样的好菜了”。谭福星听了很高兴,就让朱元璋给取个名字,朱元璋就顺着谭氏的意思,给取了个“懒豆腐”的名字。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懒豆腐就在民间传开了。
其二嘛,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王莽争帝,一次兵败被王莽追到一个小山村,头晕目眩,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就向一个农夫讨饭吃。农夫给了他一碗懒豆腐,刘秀吃后大叫好吃,忙问是什么饭?农夫回答说是懒豆腐。刘秀称帝后,偶尔茶饭不香,便想起当年吃的懒豆腐,就让御膳房名厨做来吃,可没有一个能做出当年的味道来。刘秀气极了,连杀了几个名厨。无奈,他又把当年送给他懒豆腐吃的那个农夫找来,可做出的懒豆腐仍旧不好吃。农夫就说:“不是懒豆腐不好吃,而是情况不同了。当年你又困又乏,饿得肠子拧绳,懒豆腐吃着当然香甜好吃了。而今你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区区懒豆腐哪来的好吃?”刘秀听后沉吟不语,事后重赏了农夫,也深深反省了自己。至此以后,刘秀更加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打造了东汉两百年江山。
两个关于懒豆腐的传说,一说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在讨饭途中发明的,一说是东汉时期民间就有了,但都是发生在民间,也都与贫困饥饿有关。因此说,懒豆腐充其量也就是民间一种能够饱腹的普通饭菜而已。可我觉得,我们河南的懒豆腐比较正宗一些,因为东汉光武帝刘秀与王莽争帝时发起的昆阳大战主战场就在河南,而我的老家河南省漯河市又紧邻昆阳大战主战场,其中刘秀的救兵也是从如今的漯河市郾城区(原郾城县)搬去的。如果从东汉时期算起,懒豆腐在中原地区就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比传说中朱元璋发明的懒豆腐要早一千三百多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队必须要靠种植产量较高的红薯来维持老百姓的生活。那时,农村一年时间几乎有一半以上吃红薯,有句话叫做“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就是这样,每年青黄不接时,人们还是无法填饱肚子。为了弥补粮食和红薯的不足,在每年菜季下来时,家家户户要榨(在锅里蒸)许多菜,晒干储存起来待急需时食用。当这些干菜被吃光的时候,人们要拼命地到地里挖野菜,甚至还要用榆树叶、洋槐树叶来当菜吃。所以说,在那个人人面黄肌瘦、肚子经常饿得咕噜咕噜叫、面条锅里稀得扎猛子还捞不到几根的年代,吃点以杂菜为主加少量豆浆、做出来又苦又涩又无味的懒豆腐也是无奈之举,同时更是维系生命之需。
其实,做懒豆腐并不需要什么太多技巧,一般的人都可以做,只是比做其他菜费时而已。第一步是磨豆浆。磨豆浆前先把豆子泡好。过去生产队时,一般收秋拉扯的时间比较长,收回的豆子容易发霉,泡豆子前要先把发霉的豆子捡出来,因为发霉的豆子特别的苦,而且还含有有毒成份。泡豆子时,要根据气温高低掌控好时间,以泡胀、手一搓成两瓣为宜。磨豆浆时,用的是一种小石磨,比磨豆腐的石磨要小一些,上点年纪的人也可以转动,好像我们那儿叫“拐花磨”。由于小石磨重量轻,磨出来的豆浆颗粒较大,吃起来带有豆香味,比豆腐磨磨出来的豆浆做出来的懒豆腐好吃一些。石磨的下扇固定在一个稳固的架子上,架子下面放上盆子,准备接磨出的豆浆。石磨的上扇边上凿有方孔,楔入木柄。木柄的另一端向上有一手柄,有的则凿成一个圆孔,供转动时使用。磨豆浆有一个人操作的,也有两个人操作的。一个人操作的要一手握着手柄逆时针转动,一手往磨眼里添加带有清水的豆子,清水的多少以能把磨好的豆浆从石磨上顺利流下为好。两个人操作时,要配合默契,其中一人手拿一根四至五尺长的木棍 ,木棍的另一端成90度拐子状,钩在石磨上扇木柄的圆孔里,通过推拉使磨转动。另一个人则根据磨的转动,不失时机地往磨眼里添加带有清水的豆子。我觉得,“拐花磨”就应该是这样来的吧。在没有小石磨的时候,也有用碓谷窑或者蒜臼将豆子杵碎调成豆浆的。
再是选菜。一般来说,过去吃懒豆腐大多是在青黄不接时,为了充饥填饱肚子,大家纷纷把头年储存下来的干菜拿出来做懒豆腐吃。干菜做出的懒豆腐要比青菜做出的好吃一些,但所花的功夫也要多一些。每年秋季收菜时,各家各户将捡回来的老白菜帮子、萝卜缨子和芥芥瘩缨子先进行晾晒,晾晒半干后再进行清洗,然后放进锅里榨制,待这些菜脱水变软后捞出再进行晾晒,晾晒干后收藏起来等待食用。记得当时还有榨芝麻叶的、榨米谷菜的,也还有掐霜打过的红薯叶的。做懒豆腐前,先把干菜用水泡好,控干水切成段,再剁碎备用。当菜季下来时,也有用青菜做懒豆腐的。使用青菜时,应先把选好的青菜洗干净,放在锅里榨一下,然后泡一段时间,捞出控干后,再切成段剁碎备用。青菜做懒豆腐,最好吃的恐怕就是芨芨菜了。
第三步是蒸煮。首先将磨好的豆浆加水放进锅里烧开,豆浆起泡有香味后再把准备好的菜放进去进行蒸煮,要一边蒸煮一边翻搅,防止糊锅,待收汁没有太多水分后,再放盐调好咸淡加点葱花就可以吃了。在那个饥荒的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庄户人家做懒豆腐时都舍不得用太多豆子,做出来的懒豆腐菜多豆渣少,再加上缺少食用油和佐料,做出来的懒豆腐苦涩无味,实在难以下咽。大人们为了让小孩子多吃一点,每次做懒豆腐时,总会留一把豆子不磨、囫囵着直接和豆浆一起煮,夹在懒豆腐里,哄孩子们多吃、吃饱。
吃懒豆腐有趁热吃的,也有放凉后再炒炒吃的。懒豆腐做好后,尽管不是太好吃,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盛上一大碗,拌上一些调好的蒜汗或辣椒汁,有馍、有红薯时,就把懒豆腐当菜吃,没有馍、没有红薯时,就把懒豆腐当饭吃,直到吃得腹饱肚儿圆。只有这样,人们白天才有力气做事干活,晚上肠子才不会“打架”咕噜乱叫。做的懒豆腐一顿吃不完时,再吃时加点油炒炒当菜吃,味道比刚出锅时更好一些。所以,过去庄户人家做懒豆腐时,一做就是一大锅,一连可以吃两三天,甚至四五天。也正因为有了懒豆腐就着,吃红薯干面饼子、高粱面饼子、苞谷面饼子才觉得没有那么苦涩,人们才得以能够吃饱把日子过下去。
时光荏苒,过去的穷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人们细米白面,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再也不会吃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那种又苦又涩又难以下咽的懒豆腐了。
距离最后一次吃懒豆腐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可我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老家的懒豆腐,每当想起时,心里总会感到辛酸、悲伤和难过,但更多的是感激、感恩和感谢,正是有像懒豆腐那样的普通饭菜,才让我们渡过了那个饥荒的年代,才让我们忍辱负重、发愤图强、不屈不挠、砥砺前行,才让我们走向了伟大的新时代、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