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漓江为魂。
唐代诗人韩愈赞曰,“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南宋诗人王正功称,“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这样写道,“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国元帅陈毅也曾发出感叹,“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桂林之秀、漓江之美,在我很小的时候,便深深地记在心中,以至后来成为我的追求和向往。
然而,就因一场大洪水,桂林山水在我心中很多年的美好印记便给彻底改变了。
2003年6月27日7时20分,我当时所在的桂林市象山区人武部接到电话,要求我部火速组织干部职工和辖区民兵应急抢险分队赶赴安新洲抗洪救灾。
安新洲地处桂林市区漓江与桃花江的交汇处,是漓江桂林市区沿岸地势较低的地段之一,每年汛期都要遭受洪水灾害的侵袭。8时10分左右,我部赶到现场,此时安新洲一带已是一片汪洋。桃花江上的雉山桥与漓江桥已被洪水完全分割开来,湍急的洪水翻卷着向下游涌去,车辆无法通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那次抗洪抢险行动,我部组织救护队员共转移被困群众160多人,抢运银行档案资料及家用电器等物资2000多公斤。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漓江的另一面——恐怖与可怕。
2004年,我从部队转业选择留在桂林,有幸成为桂林市水利战线的一名新兵,单位办公地点就在安新洲。不久,我又遇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
一天中午,我从漓江桥下面的匝道走过,正好碰到一个外地游客,那位游客问我,“漓江在哪里?”我哭笑不得,指着身边的“小溪流”说,“这就是漓江。”但那位游客怎么都不相信,他不解地反复问我,“漓江怎么没有水啊?”
当时,漓江正值一年一度的枯水期,100多米宽的江面只剩下中间几米宽的“小溪流”,河床裸露,惨不忍睹,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驰名中外、秀甲天下的漓江。
漓江,发源于“五岭绝首、华南之巅”,被命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广西桂林猫儿山。其上游一带是我国南方暴雨高值区之一,中心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达2600毫米,雨洪资源非常丰富。
然而,由于漓江属山区雨源型河流,流域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每年3月至8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0%,9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20%,水位容易暴涨暴落。每年汛期,漓江洪水泛滥,桂林市区解放桥、漓江桥等地势较低江段常常是“水漫金山”,路可行船。枯水期漓江则变成“漓沟”,水枯见底,卵石裸露,市区段“山浮水、水映山”的美景几近消失,漓江“百里画廊”有时只剩下几公里。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再加上漓江上游水源林在上个世纪连续遭到破坏,导致水源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储水不足,使得漓江枯水期变得越来越长、水量越来越少,缺水越来越严重。
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水枯见底,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制约着桂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桂林的国际旅游名城形象。
所幸的是,在我成为一名水利战线新兵没有多久,桂林市关于治理漓江水旱灾害的好消息便一个个传来,让我亲眼见证了作为桂林山水之魂的漓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且亲眼目睹了漓江浴火重生后更加绚丽的光彩。
2005年3月,桂林市新建的漓江补水二期工程——思安江水库,由桂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们单位代管,我也被临时抽调到新建的思安江水库工作。
思安江水库设计目标是枯水期漓江流量达到45立方米每秒。水库库容8869万立方米,年均来水量13200万立方米,年均向漓江补水6254万立方米,主要功能是汛期调蓄洪水,枯水期向漓江补水,补水与发电相结合。该工程于2001年10月动工兴建,2004年9月下闸蓄水,2005年12月底正式开始向漓江补水。
思安江水库大坝是广西首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103.4米,气势恢宏,再加上水库距离漓江核心景区较近,防洪补水效益非常明显。在思安江水库工作期间,每当我看到水库给下游人民群众带来的安全,看到水库给漓江输送去的汩汩清流,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
但遗憾的是,由于思安江水库位于漓江桂林市区下游,其带来的防洪补水红利不能分享到桂林市区,漓江桂林市区段每年汛期照样是洪水泛滥,枯水期照样是严重缺水。
为彻底解决漓江水旱灾害问题,经过多年规划和反复论证,桂林市决定实施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即在漓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上修建斧子口、小溶江、川江3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3座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4.38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1.952亿立方米,可调配水量2.53亿立方米,总投资55.02亿元,主要功能是以城市防洪和漓江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灌溉,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该工程建成后,与已建的青狮潭水库、思安江水库组成漓江水库群,同城市堤防工程联合运用,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和漓江生态补水体系,可控制漓江上游43%以上的集雨面积,拦截漓江上游51%以上的降雨来水,可使桂林市的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漓江桂林断面河道枯水期流量补充到60立方米每秒。
2008年12月7日,桂林市在漓江上游兴安县境内,举行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开工仪式,正式擂响解决桂林市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漓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进军战鼓。我作为代表,亲眼见证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庄严时刻。
2015年4月,正当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建设进入攻坚之际,组织上又抽调我参与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建设。期间,我又一次次地见证了川江水库、小溶江水库、斧子口水库下闸蓄水并投入使用。
川江、小溶江、斧子口三座水库建成投入使用并与已建的青狮潭、思安江水库组库成群后,由我所在的桂林市市属水库管理处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漓江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9年汛期,漓江水库群联合调度抗洪,成功拦下两场1998年级别的大洪水,特别是6月9日漓江大洪水,漓江水库群为漓江拦洪削峰1.34米,将接近百年一遇的洪水降到接近十年一遇,最大限度减少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同年枯水期,5座水库联合调度向漓江补水,全年共向漓江补水211天,补水总量达8.83亿立方米,最大补水流量103立方米每秒,创造了桂林市自1987年实施漓江补水以来补水天数、补水总量、单次连续性补水三项新记录,有效地改善了漓江的通航条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漓江通航条件和自然景观的改善,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桂林旅游观光,极大地推动了桂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19年,桂林市旅游总人数13833.66万人次、同比增长26.74%,旅游总消费1874.25亿元、同比增长34.67%,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2020年1月,“广西桂林市:树枝形水库群精准调度配置水资源”在“中国水利记忆·TOP10评选”中,获评2019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与此同时,由于枯水季节漓江水库群不间断向漓江补水,使得漓江干流国控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国家考核要求,2020年1月-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桂林市在全国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度综合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二,在2019年度排名第7的基础上前进了5名。
三月漓江,烟雨朦胧,如梦似幻,令人向往。今年3月22日至23日,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我国进行访问。期间,中俄两国外长在广西桂林进行了会晤。同时,拉夫罗夫外长及随员还饶有兴趣地游览了漓江,并同王毅外长在漓江游船上共进午宴,使得漓江这张靓丽的“中国名片”再度被刷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