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建设的头像

刘建设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10
分享

扛桩子

“赖孩,快请客!”“赖孩,快请客!”“赖孩,快请客!”

随着这吆喝声,人聚得越来越多,赖孩有点招架不住了。心想,刚开始打赌时,在场的人也就五六个,每人一碗热豆腐不算什么大问题,可让人这么一吆喝,一下子围过来二三十个,再每人一碗就有点难办了。于是,赖孩开始反悔了,他说:“不算了,不算了,刚开始时我们就几个人,现在一大群人,我怎么请得起啊。再说,这几天我冻着(感冒)了,身体不太好,没有力气,等几天再比一回。”

看着赖孩想耍赖,和赖孩打赌的大海不干了,他一边拉着赖孩往卖热豆腐的地方走,一边嘴里还嘟囔着,“愿赌服输,是你说和我打赌扛桩子的,谁输谁就请在场的每人一碗热豆腐,见者有份,我扛桩子绕麦场走了三圈,你不到两圈,你输了,输了就不要耍赖。”

听到大海说自己耍赖,赖孩的赖劲上来了,扯住嗓子说:“是的,是我说和你打赌的,可你也不算赢啊,你30多岁,正身强力壮,我20不到,还在长身体,你赢也不光彩吧!”

赖孩尽管有点赖,但他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时,在旁边看热闹多时的生产队保管铁头说话了,“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们俩打赌扛桩子是不对称的,大海是整劳力,赖孩是半桩子劳力,同样绕麦场走三圈有点不太公平,我看这样吧,既然赌了,赖孩就请大海一人算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上年纪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生产队时期的事情。

在那个年代,扛桩子是生产队男劳力的基本功课,也是生产队评工分时男劳力得满分的基本标配,如果你扛不起桩子,你就没有办法得到男劳力的最高工分。

所谓扛桩子,就是扛粮袋,中原一带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讲法。生产队时,粮袋分两种,一种是由粗帆布制作,叫口袋,大约水桶般粗,一人来高,装满粮食后形似一个硕大的木桩,大约有100到150斤左右。另一种是由细麻绳制作,叫麻袋,有水缸般粗,一米来高,装满粮食后呈椭圆形,大约有200斤重。前者使用性好,比较常用,人们经常用它搬运粮食;后者比较笨重,是用来抬或者背的,不常用。

扛桩子,既要体力,又要技巧。首先是上肩,懂的人,两手、两腿以及腰部一齐用力,很轻松就可以把桩子放到肩上;不会用力的人,将桩子连耸几下还上不了肩,有的甚至还需要别人帮着打桩子(让人协助将桩子放到肩上)。行走时,有的人举重若轻,两腿生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都不喘大气;有的人则两腿发软,左右摇摆,忽高忽低,中间需要停歇好几次。

粮食桩子有扎口的,有不扎口的,扎口的比较好扛,不扎口的比较难扛。至于扎口不扎口,要根据当时情形而定,如果搬运距离较远,就比较适合扎口,但扎口必须结实易解。否则,会给扛桩子的人增加好多麻烦。如果距离较近,或者是下雨时抢运粮食,就不需要扎口了,以免影响速度。

扛桩子的活不是天天都有,它是有季节性的。首先是打粮食时,生产队的粮食打下后尚未晒干,为了防止下雨淋湿,需要把粮食从麦场里搬运到场房里暂时储存。其次是生产队打完粮食后,要把粮食从场房里搬运到麦场里晒干。再者就是交公粮时,需要扛桩子过流筛、入粮仓。然后是交完公粮分粮食,农村架子车尚未普及前,生产队分给每家每户的粮食都是壮劳力用口袋扛到农户家里去的。最后,生产队将剩余的公益粮、种子粮扛到生产队的仓库里进行保管。除此之外,扛桩子的活就是生产队打饲料、磨面、榨油等时候才有。

那时扛桩子,最累莫过于交公粮。记得有一年,天气不太好,我们生产队的麦子有一部分被雨淋了。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我们生产队把没有淋到的最好的麦子全上交了。交粮时,公社粮所的人还故意刁难,先说麦子不是太干,让我们重晒,然后说麦子里有麦糠,让我们过流筛,最后到我们过完磅入仓时,仓库里的粮食已经堆了两三米高,粮店的人非要让我们沿着木板把粮食扛到最高处去倒。整个公粮交下来,十来个强壮劳力累得半死不活。

在那个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极其贫乏的年代,尽管扛桩子很累、很辛苦,但人们也能从扛桩子中找到乐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刚下学的学生(男的)参加生产队劳动,开始时每天记工分5到6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可以记7到8分,如果能扛起桩子,就可以记满分(10分),这就说明这个学生长成人了。遇到粮食大丰收时,生产队的干部也会组织劳动竞赛,看谁力气大,看谁扛桩子厉害,有时也会来个按件计工分,扛桩子越多记分越多。这个时候,大家尽管很累,但个个脸上却洋溢着欢喜的笑容。嘴馋或无聊的时候,也有人像赖孩和大海那样打赌扛桩子。

记得有一次,双喜叔和刘根叔比赛,别人是比力气,他们俩却比牙口,看谁的牙口好,即用牙咬住桩子口,看谁走的远,走的远者为胜。结果两个人都走了差不多100米,没能分出胜负。后来听说,刘根叔牙痛了好几天。

赖孩和我年龄差不多,上学时,他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所以初中没有读完就回生产队干活了,待我读完高中毕业时,他已经是拿满10分的整劳力了。生产队时,他开过机器,驾驶过手扶拖拉机,摆弄过磨面机、榨油机、打粉机、轧花机等,也种得一手好地,是一个很不错的庄稼能手。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先进技术和先进农具的不断更新改造,农村群众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尤其是中央取消农业税不再上交公粮后,各项利好不断加持,农民收粮、售粮实现“田头化”,再也不用为扛桩子累死累活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