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勇捷的头像

黄勇捷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05/28
分享

舌尖上的隆林 · 传承

大米,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南方,大米是人们餐桌上的主食。

米粉,隆林人早餐不可或缺的品种之一,开启了每一个地道隆林人一天的生活。在隆林,以米为粉,并不局限于一种,它源于传统,却不呆板生硬。它以多样的形态、变化的口感、独特的味道,在简单的生活里,调剂着人们平淡的生活。

兴隆街106号,杨家姐妹几经辗转,做起了父亲留下的早餐生意。粉依然传承着三十年前的味道,也续写着几十年来一家人共同经营的甘苦与共。花椒、干红辣椒、大蒜、姜片入锅爆香,将带骨鸡肉丁下锅,放入白糖和本地出产的米酒,倒入温水文火入味,汤汁将尽时大火收汁,一盆早餐时最受欢迎的辣鸡出锅了。鲜红油亮的辣鸡粉,点缀着青绿的小葱和翠绿的芫荽,加上在陶罐中腌制的咸菜或是酸笋,细滑柔韧的米粉,从浓稠的鸡肉大骨汤中捞出,裹着辣油的火红,伴着小葱和芫荽的香味,在香辣之余带来酸爽的味道。红绿、香醇、辛辣,这是视觉、味觉、感觉的融合与碰撞,唤醒沉睡了一夜的人身上每一个鲜活的细胞,开始一天的劳作。如今,三十年过去了,这样一种味道,已经和每一个隆林人的记忆一道,激荡在味蕾的细枝末梢之间,唤起关于家乡、关于家人的永恒记忆。

324国道,沙梨乡,一种自制的米粉深受当地人的欢迎。粳米浸泡后,在石磨上研磨成浆,放入大簸箕内摊匀,入铁锅中蒸煮。出锅后多次对折成长条,于长方形的砧板上切成两厘米宽的粉条,放上葱花,肉末和炸过的花生,加入猪肉大骨汤。一切食材均来于自然,经过人的巧手,米粒变成米浆,米浆变成米粉,这是一种从形态都口感都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每天早晨,当青冈木将大铁锅内的水烧开,揭开热气腾腾的锅盖,将轻薄透亮的粉皮从簸箕上剥离,放在砧板上有节奏的切成条,放入熬煮的高汤和简单的配料,一碗简单而味醇的米粉,滋润着平静安逸的农闲时节。

几十公里之外,者浪乡的早餐店里,同样的铁锅,同样的簸箕,同样的粉皮,却制作出另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的食物。在蒸制好的粉皮上铺上猪油炒制的豆角、木耳、豆干、肉末和香葱,揭起粉皮一角,向前推卷,将配料包裹其中,形成长条筒状,当地人称之为卷粉。口感软糯爽滑,加上以红糖水经发酵酿制的糖醋,清香中透着酸甜,在光亮透白的粉皮间,隐约透出豆角的绿、木耳的黑、豆干的黄、肉末的红,制造了米粉另一种视觉和味觉的体验。

大米是隆林人早餐的根本,这种简单的原料,经过聪明灵巧的隆林人几番变化,赋予了大米这一传统的食材不同的形式与口感,这样的改变,将一粒粒的大米在形状、口感和味道上都加以了新的变化,赋予了新的生命。

杨家姐妹的早餐店还在延续,那种三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味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依然保持着那份纯真,也传达着一种思念。

那个位于国道边的自制米粉店,也将柴火烧制、铁锅蒸煮、簸箕盛装等传统的手法保存至今,抛弃工业化远离自然气息的生产方式。

者浪卷粉,依然以它的传统制法、味道醇真、香滑软糯吸引着慕名的食客,为这样原始的方法制作而成的美食奔至沓来。

传承,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创新。隆林早餐之所以味道香醇浓郁,便在于延续古人的制作手法,又在形式和花样上有所创新。隆林人在过去的传统和未来的变幻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样的平衡,承载在每一碗传统古法制作的早餐里,也用这样的食物,保留着自然弥足珍贵的馈赠,纪念着这一方养育自己的水土和祖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