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宝瑞
《汉中日报》是我的家乡陕西省汉中市委机关报,其前身是1949年5月1日在湖北郧阳创刊的陕南区党委机关报《陕南日报》,期间因历史变迁,在报纸沿革史中,报名先后更为《南郑报》《汉中报》《汉中日报》,1967年元月停刊,1969年5月1日复刊,刊头曾发生过十多次变化,在我的记忆中,八十年代至今报头历经行书、隶书到现在使用的毛泽东书法体的变化。
离开家乡27年,对《汉中日报》始终怀有“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的一种情愫,更有深深的不解之缘。说来也巧,在近40年《汉中日报》报头三次变化中,我经历了三段人生,每段人生在每次报头变化后都刊发有不同作品。
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我,儿时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家乡汉中度过的,受二哥熏陶(二哥爱好写作,现为作家),上小学时我就喜欢上了作文,坚持写日记,作文常常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抄在黑板上讲评。上初中后,作文依然得到语文老师赞赏和夸奖,被老师在作文课上诵读,被校报选编刊发。有一年暑假,二哥翻阅我的作文本,看完有一篇作文他感觉非常好,稍作修改后告诉我,《汉中日报》副刊针对中小学生开设有一个名为“春蕾”的栏目,鼓励我向《汉中日报》投稿。那时,我对《汉中日报》很是崇拜和羡慕,觉得《汉中日报》高不可攀,如果自己的作文能在上面发表,那真是太自豪和荣耀了。从来没有投过稿的我在憧憬和冲动的同时,也产生疑惑,之前听到一些老师和高年级同学讲,在《汉中日报》上稿很难,他们投过很多稿子,都石沉大海。稿子寄去能被编辑选中吗?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二哥指导后的那篇作文寄出,直接寄给了时任副刊版编辑王祥玉老师。
稿子寄走后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一个月过去,杳无音讯,在我将要失去信心之时,一天放学外出,经过校门无意看了一眼挂在传达室门口的小黑板,这个小黑板是专门公告当天收到师生挂号信和急件名字用的。突然发现公告栏里有我的名字,哪来的信?我很疑惑,同时又有一种莫名的好的预感,莫非是投稿有了回音?!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传达室,向门卫张老师报了名字,做了领取信件签字。当张老师从厚厚一沓挂号信中找出我的信,一看是《汉中日报》来的,信封很厚,为《汉中日报》专用信封,信封右下角署名副刊编辑王祥玉。当时,我兴奋极了,就像中了大奖,喜悦之情无以言表,赶快把信拆开,里面装有一封短信和一张《汉中日报》。时隔多年,信的内容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意为这是一篇优秀作文,感谢作者对栏目的支持,鼓励我要坚持练笔,今后多向副刊投稿。
同行的几个同学见后也很惊喜,他们比我激动,一把抢走报纸,急切地在各版寻找我的稿子。就这样,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年级和学校传开,全班同学争相传阅报纸。
我及时将作文发表的消息写信告诉了在西安读大学的二哥,二哥也在短时间内回信,鼓励我戒骄戒躁,要以此为动力,坚持多看多写多练,争取更大成绩。
这篇作文的发表,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除了每一篇日记和老师布置的作文都用心去写,反复修改,对认为比较好的作文我都积极向《汉中日报》副刊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初中到高中,我陆续在《汉中日报》副刊发表五六篇文章。读高二时,参加《汉中日报》和汉中地区教育局、汉中地区教研室联合举办的首届“汉江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我的一篇题为《忧哉,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荣获高中组佳作奖。就是在中学时代我和《汉中日报》结下了情缘,更对编辑王祥玉老师留下了难忘印象。
1993年,北京军区到我的家乡汉中征招兵员,在《汉中日报》发表的文章改变了我的命运,接兵首长看了我的作品,将我作为特长兵特招入伍,我换上戎装,离开家乡来到部队。在部队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依然关注《汉中日报》,时常给报纸投稿,时有作品刊发。1996年,我在北京军区机关工作时,我将和我从汉中同批入伍的战友在部队发展情况写了一篇题为《汉水之子一一北京军区的汉中兵》的通讯稿,寄给《汉中日报》通联部,没想到被编辑采用,很快在综合版刊发,此稿被一些战友和家乡亲朋好友见后引起好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6年,我主动提出转业到国家人事部(现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到地方工作后,我时常从网上阅读《汉中日报》多媒体数字报,通过数字报及时掌握和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有时把对家乡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有时积极参与《汉中日报》组织的相关重大主题和面向社会征文活动。2009年,我参加《汉中日报》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投送的一篇题为《惠民政策润民心》稿子被选用,在报纸综合新闻版开设的征文专栏刊发并获奖;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写了一篇反映家乡巨变的稿子《一次母子间的真情漫聊》寄给报社,也很快被选用,在10月23日《汉中日报》“文化·旅游”版作为重点稿件安排头条刊发。
近日,从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刊发的一则文化动态消息《研讨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助推汉中文化旅游发展》得知,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市民协顾问王祥玉,再次勾起我对时任《汉中日报》副刊编辑王祥玉老师的回忆。可以说,他是激励我最终喜欢上写作并坚持走到今天的老师和贵人,在离开家乡这些年,对他一直有一种感激之情,念念不忘。九十年代末,我在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深造学习时,放暑假回汉中老家,有两次专门到报社去找过王老师,想去看看他,那时通讯还不发达,个人移动电话还未普及,到报社后被门卫拦住,门卫将电话打到王祥玉老师办公室核实并征询是否接待,结果都因王老师出差和临时有事外出不在办公室,未能如愿。再后来由于工作繁忙和回汉中老家机会少,有时回老家时间短暂,众多事务缠身,再未拜访过他,但心里一直惦念着。我和赤土岭文协主席熊建华比较熟,见研讨活动由文协组织,随即联系他,讲了事情原委,希望在他的帮助下,能找到并提供王祥玉老师的联系电话。通过熊建华主席,我终于联系上了王祥玉老师。
王老师年近八旬,在通话之初他对我还有些陌生,当我做完自我介绍,提起1988年我在《汉中日报》副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他给我写的回信,以及之后陆续在副刊刊发的其他几篇作品,他渐渐回想起来,有了印象,我们慢慢聊开,聊了很长时间,约定下次回汉中老家一定去家里拜访和看望他,王老师很是高兴。
从家乡到部队,再从部队到地方,一晃几十年过去,回想和《汉中日报》的一幕幕往事,无论是曾经有过交集知道名字,但从未见过面的报社领导,如孟守禄、杨志刚、鲁玉仁,还是这么多年来也从未见过面,但给我编发过稿子的编辑,如王祥玉、李汉荣、王汉喜等,感恩生命中和他们相遇,同时感到他们是最敬业的办报人,感到历任报社领导求实创新、担当作为,全社干部职工团结奋进,才使得《汉中日报》越办越好,取得今天的成就,成为人民满意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