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很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但刻骨铭心的并不多。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位老师,最使我久久难忘。他虽然没有教过我,不是我的老师,但他在我心中胜似恩师。他的名字叫蒋兴汉,是37年前我二哥读高中时的班主任。
蒋老师和我同县不同镇,他四十年代初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解放后在解放军一所医科大学工作。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听说四十年代中期还被派往陕北延安给中央领导讲过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被下放回原籍农村老家,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恢复工作,组织上安排他到老家一所中学担任教师。
时光飞逝,37年时间虽弹指一挥间过去,但蒋老师定格在我记忆中的音容笑貌,却至今依然十分清晰。他高高的个儿,浓眉,四方脸,眼睛炯炯有神,目光深邃,一头寸发,发质粗硬而黝黑,说话语音浑厚有力,经常穿一身浅灰色中山装,为人随和,处事公道正派,时常面带微笑,有时戴眼镜,一副学者风范。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考成为当时国家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那时高中实行二年制,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成了公家人,端上了铁饭碗,农民的孩子从此就跳出“农门”。因此,在八十年代参加高考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考上大学,是众多莘莘学子心中追求的梦想。
1982年,我二哥参加高考,因一分之差落榜,落榜并没给他带来太大的打击。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平时成绩一直很好,这次高考失利只是因参加大考经验不足没发挥好所致,如果复读一年,第二年百分之百考上。另外,他考虑的很多:父母都是农民,没有文化,从小看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夜辛劳;大姐出嫁,大哥高中毕业到新疆当兵,家里一下少了两个劳力;弟弟妹妹们还小,都在上学,帮不上家里,家庭一切经济来源全靠父母操持,负担很重。这就更加促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样一是考上后给弟妹做个榜样,二是参加工作后帮助父母减轻沉重的家庭负担。
那个年代,在农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同时供三四个孩子上学,相当困难。印象中,家里为了保证我们都能上学,父亲和母亲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创造条件,他们早出晚归、永不停息的在田里地里劳碌,他们把田地种的很精细,希望庄稼能有个好收成,这样就可以多生产和多变卖点钱。有时遇到天灾,庄稼收成不好,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四处找活干,打短工卖劳力挣钱,或到离家很远的山里砍柴、采药和采蘑菇,挑到几十里外的城里卖点钱,给我们准备学费。
那时二哥在二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县重点中学住校读书,每周回来一次,每次返校时都要带粮票和生活费,每到这个时候,也是父母最头痛的。最困难的一次,为了给二哥凑齐一周生活费,父亲狠心卖掉了生日时大哥在新疆当兵给他买回的一件上等羊皮马甲和军用大头皮鞋。在家里耗尽力气再也供不起二哥读高中时,父亲做出了让二哥放弃读书回家务农的决定。二哥不同意,母亲也坚决反对,母亲对父亲说:“孩子有心考出去,成绩也不差,咱为什么就不能吃苦受累再支持他一年,我没读过书,你也就上了个小学,咱们一辈子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再不能耽误孩子的前程。”
二哥也把父亲想让他中断学业回家务农的事说给了蒋老师,没想到没过多久蒋老师就大老远不辞辛苦亲自来我家进行了一次家访。我至今记得他那次来我家家访的情景。那是9月初的一天上午,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大约10点钟的样子,蒋老师骑着一辆自行车,一路询问找到村口,在一位村民的热心带领下,来到了我家。当时父亲和母亲正在院子里忙着干农活,看着来了陌生人,赶紧停下手上活与他打招呼。同行的村民向父亲和母亲介绍说,这是南郑二中的蒋老师,是专程来找你们的。说完,他说家里还有事就离开了。
父亲和母亲谢过村民,马上招呼蒋老师到屋里坐。进屋坐下后,见蒋老师满头大汗,后背衣服湿了一大片,母亲赶紧拿来一把蒲扇和一条毛巾,请他解解凉擦擦汗,蒋老师接过蒲扇说:“谢谢!毛巾就不用了,我兜里有手巾。”说着蒋老师就掏出手巾擦汗水。我们见他的手巾早已经湿透了。
蒋老师第一次到我家来,父亲不知道他此行来有什么事,正犹疑时,蒋老师看出来了,微笑着问父亲和母亲多大年龄,家里有几个孩子,种了多少田地,每年收成咋样。他还起身转着看了一下我家几间居住条件很差的房子。然后问二哥在不在家。父亲说今天他大姐家有事,一早就过去了。蒋老师点点头说:“我今天到家里来的目的,是做一次家访,我叫蒋兴汉,是你家孩子的班主任,这孩子我很了解,学习成绩好,很懂事,也能吃苦,今年高考就差一点没考上,但凭他的基础和实力,再复习一年,明年准保考上。希望你们做家长的再苦再累也要给予支持。”
蒋老师诚恳的话语深深感动了父亲,他说:“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为了孩子的前程,您牺牲休息时间,大老远顶着烈日骑车来到家里做家访,我们做父母的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孩子。”
听到父亲的承诺,蒋老师开心地说:“这样就好,等孩子回来了,你们叫他马上返校学习。” 说完已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蒋老师起身要走。这时,母亲从厨房端来满满一大碗荷包鸡蛋面,硬是让他吃完才走。
看着蒋老师骑车远去的背影,父亲和母亲感慨地说:真是一位好老师!
经过一年努力,1983年,二哥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从此,不仅改变了他的命运,我们家也发生很大变化。这一切都缘于高考,缘于蒋老师的那次家访。
(此作品原创首发《赤土岭文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