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走到一起,相识相知相伴,就是缘分。
缘是中国传统中的一个文化概念,最早来源于汉晋之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汉唐以后,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和世俗化,缘的观念逐渐成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中的缘文化观认为,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因果相生,缘缘相生,生生息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你,互为因果,彼此相依。久而久之,形成姻缘、人缘、亲缘等。
走过婚姻殿堂的人,对姻缘都有共同的认识。虽然每个人步入红地毯的经历不尽相同,或自由恋爱,或经月下老人牵线相识,或在一次旅行一次活动中相遇一见钟情,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走到一起是命中注定,是缘分。
2017年12月13日,人民网以《姻缘天注定?女子翻旧照片发现未婚夫在她身后游泳》为题,刊发一篇外媒报道。报道称,居住英国伦敦的科索沃籍女子维洛娜柯莉琪10年前和家人到蒙特内哥罗度假时,和儿时玩伴拍下海滩纪念照片。直到最近她才发现,当年照片中在她身后游泳的小男孩,就是她现在的未婚夫布沙库。起初双方不相信这个惊人巧合。毕竟要拍到这张照片,需要两人在同一个国家,同一片海滩,同一时间现身才有可能捕捉到。直到布沙库和家人再三确认,他们确实在同一时间拜访蒙特内哥罗后,才确定照片是真实巧合。照片拍下10年过后,两人在2016年相遇,并订婚携手共度一生。
无独有偶,这样的故事在我国江苏无锡也有发生。2016年,无锡电视台无锡新闻综合栏目报道,5月29日,是新娘陆怡沁和新郎张何栋大喜的日子。在婚礼前的一个晚上,小两口在家里整理儿时的照片,准备在婚礼那天投放到现场的大屏幕,在张何栋把16年前一张在灵山大佛景区拍的照片,扫描进电脑并放大的时候,一旁站着的陆怡沁大叫一声,还跳了起来,“老公,你背后的那个人,不是我妈妈吗?”经把照片放大再次确认,真是新娘的妈妈。这样妙不可言的缘分,连婚礼司仪都感到神奇,对方惊叹不已,说自己做了多年婚礼司仪,这是第一次碰到。
关于人缘,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有的人人缘好,不管在那里都受欢迎,男女老少皆喜欢;作为领导干部,这样的人缘就是群众基础好,开展工作能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凝心聚力,事业顺风顺水。相反,也有人缘不好的,往往表现为性格孤僻,行动独来独往,鹤立鸡群,在那儿都和大家很难融洽相处。因此,朋友少,生活圈子小,给自己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一生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呕心沥血,立下不朽功勋,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崇拜和敬仰,被誉为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和人民的好总理。时至今日,虽然他们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不朽英名代代相传,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在人民心中永世相传,我想这就是一种润物无声无形的人缘,是一种伟大的纯洁无尚的人民之缘。
人生是缘,我也有深刻体验。1994年,我在北京军区某团服役时,北京军区在天津市津南区武警育才学校,组织一期全区放映员培训班,为期3个月,我被团里选送参加,学员来自全区各单位,共有一百多号人。和我一个班、住一个宿舍,而且我们上下铺,对方在下铺的一个战友名叫王伟正,其单位为天津警备区政治部,朝夕相处3个月,培训结束,我们便各自分别,返回单位。那时通讯条件落后,还没有手机,分别3年,从来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1997年,参加全军军队院校统一招生考试,我考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政治学院,9月份开学,入学报到那天,我按系里安排带着行李去宿舍,到宿舍后,房间已有好几个人,大家都已整理好床铺在聊天。我一眼认出了其中一个人,就是王伟正,王伟正同时也认出了我,我俩都异常惊讶,异口同声喊出了对方的名字。在场的几个人以为我们很熟,是老乡,听了我的介绍,他们都感到十分惊奇,三年前参加培训分到一个班,三年后又考入同一所军校同一个系,还分在一个班,太有缘分了。这种缘分在军校几年学习中始终相随。全系120人,为了让大家在几年学习中更好的认识和充分交流,每年都要将各班人员随机打乱,重新分班组合,在多次分班组合中,我和王伟正始终在三个班形影不离。
前不久,刚刚经历的一件事,再次证明了人生是缘。6月初,我在我的家乡陕西省汉中市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化类公众号平台刊发一篇作品《家乡报之缘》,主要回忆了我与家乡《汉中日报》30多年的一段情愫。从最初中学时代给其投稿到参加工作后一直关注,陆续在《汉中日报》发表数篇作品。30多年中,与几任报社领导和编辑保持联系,有的报社领导和编辑至今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对我和我的作品都给予极大关心。为稿子修改和刊发之事,有的领导和编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给我写了回信,他们对作者和报纸负责及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对我日后坚持写作给予很大动力和鼓舞。特别是一位过去负责副刊、年逾八旬的编辑,我们失去联系20多年,《家乡报之缘》这篇稿子刊出后,取得了联系,都很惊喜,对方还将近几年创作和编著的《张骞传》《中国传统节日史话》《文化古镇原公》三本新书亲笔签名赠送于我。之后,又有一位在西安工作的朋友,在公众号创建的一个有500名文友微信群主动添加我,将其添加后,我们互留电话,联系后一聊才知道,他家也是汉中的,他在公众号和微信群看到我的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他和我有类似人生经历,中学时也经常给《汉中日报》投稿,时任副刊编辑王祥玉老师也给过他很大关心和帮助,从此奠定了良好的文字和写作基础,以至于现在从事的工作都在受益,见了我的文章和名字很亲切。尤其对我的名字印象极为深刻,不由得想起九十年代初由《汉中日报》编辑出版的《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我的一篇作文和他的一篇作文被一前一后编排在一起,印象很深,20多年过去,今天再次看到我的文章和名字很激动,所以马上微信加我和我联系。因1993年我已离开家乡从戎戍边,所以对作品入选《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之事一点不知,如果不是对方今天讲,也许一生都不会知道这件事。
宇宙奥妙,世事纷繁,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随缘,惜缘,不攀缘。人生短暂,弹指一挥间。来到人世间,生活在一个星球一个国度,能够相遇,本身就是一种机缘。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中的一切,持一颗安然之心,一切随缘,一切顺其自然,随“缘”而安。
(此作品原创首发2020年7月22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