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宝瑞的头像

龚宝瑞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6/30
分享

回忆与《战友报》的那些人和事

人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开始怀旧,总是喜欢回忆那些已逝去多时的往事。这些往事,特别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得到贵人相助、遭遇坎坷或钟情于某方面之事,可以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作为原北京军区党委机关报《战友报》,走过了七十九年风雨历程(1937-2016年),在军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届届报社领导班子、一代代新闻采编人员和全区基层部队无数热爱新闻写作的官兵,为报纸的发展,倾注心血,留下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终将魂牵梦绕。

因军队改革大势,《战友报》完成历史使命,今天已退出历史舞台停刊。虽然报纸没有了,但在全体新老报人和无数追梦新闻和文学写作的广大官兵心目中,大家对《战友报》的挚爱情结就像老酒愈陈愈浓。

正如“战友报缘”所言:那栋楼还在,那群人不在了。那群人还在,那张报不在了。那张报还在,那报名不在了。一切都飘散了,那份情还在……一切都还在,在心底,在梦里,在岁月的年轮里,在军旅的史册中。

《战友报》就像媒人,成就了无数官兵的梦想,甚至彻底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在这些官兵中,有成长为师团级领导和将军的,有转业地方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有成为诗人、作家的,还有依然坚守和战斗在相关媒体编辑记者岗位的……

我对《战友报》的特殊感情,和众多战友一样是喜欢文字,工作之余坚持写点东西向《战友报》投稿。稿件中有一部分是新闻作品,出于及时总结和反映工作;有一部分是文学作品,把所思所想和对生活感悟,以小小说、小散文、小诗歌和小杂文形式记录下来。不同的是很多战友在新闻宣传和写作方面是行家里手,我纯属业余爱好。

初识《战友报》是1993年12月,我从地方到部队以后。那时所在单位是位于河北省承德县地处燕山山脉深处的一个后方油料仓库,当时隶属于北京军区后勤第八分部,后军队改革改叫北京军区联勤第八分部。

刚到部队时,训练和工作比较紧张,闲暇之余,我将很多时间用在读书看报和学习上。报是《战友报》和《解放军报》,订到每个班。那时的《战友报》还比较小,四开四版,稿源面向全区官兵,能在上面发稿,虽不比《解放军报》难,但也不易。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对第一次上稿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我想都有同感,不亚于中了大奖,定是捧着散发墨香铅字的样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会激动好几天。有的人写稿投稿激情会从此被激发,动力满满,笔耕不辍。

《战友报》和《解放军报》如无声的战友,一有时间,我就打开马扎,坐在班里自己的床铺边翻阅。读报使我学到了很多军事和文化知识,也了解和掌握了很多军事动态和信息。军人是构成祖国钢铁长城的基石,广大官兵必须做到信念如钢,军魂永驻,志存高远,爱我中华。这些,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军营、献身国防、立志报国的人生选择。

当然,还有主观原因,自己是农家子弟,参军报国跳出“农”门是改变人生的一次机会。因此,在部队,除了站岗执勤,参加军事训练,练就过硬本领,认真完成首长交给的各项任务,我将不断充电学习报考军校作为那时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因当兵前,我在家乡《汉中日报》和《作文旬刊》等报刊发表过一些文章,征兵时,接兵首长得知情况并看了作品后,很是重视,将我作为特长兵特招入伍。

我在部队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3个月新兵训练结束下连后,在单位《塞外风》小报登刊的一首诗歌《远行》,全诗共17行、115个字。时光飞逝,虽27年过去,但至今难忘。这首具有纪念意义的小诗,今年四月份我试着投送给中国作家协会官网“中国作家网”,没想到很快在4月28日就被刊发。

为实现能早日在《战友报》上稿的梦想,我将提高自身新闻写作水平作为突破口,省吃俭用,拿出近两个月的津贴费,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开办的第七届全军新闻函授学员培训班。

与此同时,我也购买了一套参加军队院校全军统考文化辅导用书,抓紧点滴时间复习,积极备考。第一场考试,我是在工作加班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天亮洗了把脸后,从办公室直接上的考场。

一切努力终将得到回报。1995年,是收获最多的一年,经师、团两级政治机关推荐,5月1日,我被选调进北京军区机关(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工作;9月15日,一篇题为《怎能不感到满意可信呢》的作品在解放军报函授通讯(第一期)刊发;10月29日,一篇题为《老人的风格》作品在《北京青年报》刊发;11月8日,一篇题为《让座》作品在《北京晚报》刊发。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在《战友报》上稿积累了经验,积蓄了力量。功到自然成,这一梦想终于在1996年实现。我参与的两篇稿子,一篇《军区后勤部开展为基层送温暖活动》消息稿,在2月17日的《战友报》头版头条刊发,另一篇《某分部为让新战士过好春节丰富物质文化生活》消息稿在此期报纸三版刊发。两篇稿子的第一作者均为同在一个处、时任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处新闻干事郭洪平。结合工作写的一篇题为《在打字中学会写新闻》稿子,寄给报社通联部,5月14日,在《战友报》一版刊发。《站在读者角度写稿,学用编辑眼光改稿》稿子,于同年10月15日,也在《战友报》一版刊发。

另,1996年1月5日,我在家乡《汉中日报》刊发的通讯《汉水之子》——记北京军区的汉中兵,在家乡引起良好反响。

1997年,我的军校梦也如愿实现,从军区机关顺利考入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军校期间,我依然坚持给《战友报》投稿,先后有多篇作品被《战友报》《解放军报》《新闻与成才》(后改名《军事记者》)《国防科大报》和《三湘都市报》《湖南人口报》《湖南广播电视报》《长沙晚报》等刊发。

军校毕业,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下,又回到军区,在联勤部所属师、团两级单位政治机关工作。在团里工作时,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2001年度,单位被军区联勤部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团单位,本人被联勤第六分部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2006年,我主动提出转业,凭多年在《战友报》等军地多家媒体刊发作品集,通过考试,被国家人事部、安全部、环境保护部、全国政协、人民日报、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建委等多家单位看中,因国家人事部录取通知较早,选择进入该部门工作。期间,几易单位和岗位,现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

到地方后,我对《战友报》的感情依然如故,只要回老部队,都要找来《战友报》翻一翻看一看,有适合的稿子,就寄给报社。2014年“六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对其所讲精忠报国是他一生的目标这句话,我有感而发,很快写了一篇随笔杂谈《也谈精忠报国》,寄给《战友报》,没想到,时隔一个月,7月18日,在《战友报》第二版(“战友论坛”版)版心位置配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插画刊发,责任编辑黄选军。这是我在《战友报》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

《战友报》是官兵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回顾20多年来在《战友报》刊稿经历,我深感《战友报》具有良好的社风,历届报社领导班子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自觉增强核心意识,牢牢把握党报宗旨和充分发挥党报喉舌作用,一切工作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军区党委决策为中心,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做到基层和官兵至上,坚持为基层部队和广大官兵服务,及时宣传和报道军地重大典型,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友报》更具有一支对党忠诚、忠于军队和人民、爱岗敬业、业务素质及作风过硬的新闻采编队伍。这支队伍以报社为家,心系报社发展,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基层新闻写作人才,甘做人梯和嫁衣,真情帮助和指导基层官兵不断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得到基层部队和官兵广泛好评。

我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在这里,举3个真实的事例。第一个事例:2002年,我看了3月28日《战友报》第四版(“基层之友”版)监督台栏目刊登的《我们没有士兵证》短信,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信《战友报》已不止一次刊登,可这种现象还为什么屡有发生?于是,有感而发,写了《把战士利益放在心上》这篇稿子,通过传真将稿子发给栏目时任责任编辑任东升。传真是自动接收,稿子传完没多长时间,任东升编辑就打来电话说稿子写的太好了,他们正需要这样一篇稿子,还肯定的给予答复,稿子尽快刊发,让我把稿子电子版通过邮箱发给他。4月16日,稿子一字未改,原文刊出;第二个事例:2006年4月初,我写了一篇关于军区联勤部保定干休所全力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工作的稿子,传真投稿给“金色晚年”版责任编辑曹万德,曹万德编辑收到稿子看后,很关心,及时给我打来电话,对稿子提出修改意见。我按其意见很快修改完成并作反馈,稿子于4月18日刊出;第三个事例:我给“青春旋律”版责任编辑王哨寄了多篇稿子,后来大多稿子陆续被编发。令人感动的是每刊发一篇稿子,王哨编辑都给寄来刊稿通知单和一份样报。这样,作者不但能及时掌握稿子刊用情况,而且还能作为样报剪贴留存为永久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我刊发几十篇作品,全是发传真、发电子邮件和用信件邮寄,从来没有到报社送过稿。即使在军区机关工作那会儿,离《战友报》很近,有时办事就从报社门口经过,也未进去一次。印象中,栗蕲春、涂国之、任东升、赵斯江、曹万德、胡全良、胡雁军、张永红、卜宝玉、王哨、黄选军这些编辑都给我编发过稿子,也有给我编发过稿子一直不知道编辑名字的,但除了栗蕲春、卜宝玉、黄选军3位编辑在我到地方工作后偶遇见过面之外,其他人至今没有见过面,内心有感愧疚。在此,向大家表示深切和诚挚谢意!

去年,我写过一篇《人生是缘》的文章,在“中国作家网”和《中国劳动保障报》公众号刊发后,被多家媒体转发。前面提到在众多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编辑中,只见过3个人,和他们见面完全是一种奇遇。

先说栗蕲春,在其任《战友报》总编室主编和后来升任副社长期间,我们一直有电话,而且时常联系,他也给我编发过一些稿子,真正见面还是几年前参加军区机关几个老领导和老战友参加的一个活动时不期而遇。蕲春社长重情重义,我有一侄儿参加军队院校考研,当他得知,还力所能及给予了积极关心。

接下来说卜宝玉,其任《战友报》副刊编辑时,给我编发过多篇作品,也一直给我寄样报,和他见面是2014年8月年休假,在北戴河。一天下午,我陪夫人和孩子走出宾馆,在门口通向海边浴场东西走向的一条街上散步,出门不远,迎面走来一对夫妇,远远看去对那位男士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总感到似曾相识,很像卜宝玉,因为以前在相关媒体上见过他的照片和介绍,双方越走越近,当时心里不肯定,不敢冒然打招呼,这样相逢时双方都互看了一眼,没有说话,擦肩而过。彼此走过后,我还给我夫人说刚才过去的那个男士,好像北京军区《战友报》副刊认识的一个编辑卜宝玉。我夫人半信半疑,很惊奇的说:“不会吧!能在这里遇见!”缘分这东西说不清楚,没想到散步返回时,我们再次相遇。这次,我大胆的问了一句:“您好,请问您是卜宝玉编辑吗?”对方先是迟疑了一下,然后很快说是。我很高兴,先做了自我介绍。对方也很惊喜,谈了自己近况和工作变动情况。由此,我才得知,他已离开《战友报》社,调到了国防大学工作。分别时,我们相互留了手机联系电话。

最后说黄选军,去年十二月份,家乡两位好友来京参加一个业务培训会,培训地点在原军区华北宾馆,我赶去看望,在宾馆一楼大厅等人,听到有人喊旁边同在等人的一个同志的名字叫黄选军,然后迎上来握手。宾馆离《战友报》社很近,也就几十上百米,我的第一感觉,此人极有可能是原《战友报》社黄选军编辑,上前一问还真是,都很惊诧,没想到两人在这里以这种方式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起来到参会朋友住的宾馆房间聊天,结果越聊越投缘,都感到相见恨晚。完后,晚上我们相约聚了一下,大家开怀畅饮,十分尽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渐渐老去,与《战友报》的这些人和事却永远铭刻在心里,留下美好回忆。

(此作品原创首发《我与战友报》公众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