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乡已经多年,去年端午节快到的时候,一个周末,我回了一趟乡下老家。可一踏上故乡土地,天就小孩脸似的突然变了。刚才还艳阳高照,现在却斜风劲吹、细雨如鞭,抽打得天地间花草树木沙沙直响,到处一片朦胧模糊的氛围……
我在路边一家小卖部买了一把雨伞,就踩着地上湿滑的泥泞,沿着一条弯弯曲曲、蜿蜒在田间地头的小路往家里走去,边走边打量起故乡眼前这风雨中的景致。
说实在的,风雨中的故乡是很美丽的。只见路边的荷塘里,荷叶滴翠,荷花飘香,蛙声聒噪,翠鸟啾鸣。
紧挨荷塘的一块块刚刚插下秧苗的秧田里,秧苗青青,嫩绿似烟。
雨前没来得及归巢的一只只燕子,灵巧轻便的身体低低擦着水面,急急从烟雨迷离的水田上空掠过,窜向远处炊烟袅袅的农家屋舍,偶儿发出几声青翠嘹亮的叫声。
秧田那边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黄土坡梁,那里除了长着茂密的杂草和浓荫如染的白杨、洋槐、油桐等树木……还长着正扬絮飘花、结棒长缨的大片大片包谷。
包谷下的空隙处,套种着绿豆、扁豆、芝麻等农作物。
包谷地西边,是高低错落的瓜棚豆架。黄瓜、茄子、辣椒、豇豆、西红柿、四季豆……结得累累垂垂,繁密可人。
不知不觉间,我就被故乡的美景陶醉了……
翻过黄土坡梁,在一个小河弯里,我迎面碰上了银秀嫂。
她正挽起衣袖和裤腿,赤裸着双脚站在几乎齐膝深的水田里,披一件不大的塑料雨衣,孤身一人低头弯腰在她家一块一亩来大的水田里插秧。一根根青青的秧苗,在她动作麻利的手里变魔术似的,很快整整齐齐插进水田。没一会儿时间,她面前就插出绿茵茵一大片。
或许是因为活儿干得时间太长了,腰背有些酸困,也或许是因为雨水顺着额头流进眼睛里,阻挡了视线,在她抬起头来舒展腰身和用衣袖擦拭眼睛的那一刹那,她看见了我,并主动满面微笑与我打起招呼:
“兄弟,回来啦?”
“嗯,嫂子……怎么下雨天还来插秧?”
“没办法呀!我爸和妈病了好长时间,家里又没有别的人手。我带他们去县医院住了一段时间,今天早晨才赶回家来。”
忽然,我听见雨中远远近近树林里布谷鸟儿“布谷、布谷”的叫声,就想现在农时已过,插秧怕来不及了,就又问她:
“现在插秧是不是晚了?”
“依农时来说是有点晚了,但你没听说吗:‘夏至赶端阳,供上喝米汤’。不要紧。没啥大问题。”
银秀嫂是村里有名的能干又孝顺的媳妇。嫁到村里来这么多年,丈夫一直在南方打工,家里只留下她和两个老人及孩子。平日里,她不但要照顾身体多病的公公婆婆、年幼的孩子,还要屋里屋外、田间地头没明没黑地操劳。尽管如此,她仍毫无怨言,总是笑呵呵的。
走进村,眼前的景象更使我惊讶。
以前一家家低矮破旧的泥坯瓦房,现在都要么变成了一间间干净整洁、红砖碧瓦的平房,要么变成了一栋栋漂亮气派的小楼。
通往村外乡政府的那条走了不知多少辈人的泥土马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
回到家里我问年迈的母亲,村里这几年来变化为什么这么大,母亲才高兴地说,这都是中央倡导的新农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晚上躺床上,已是夜深人静时分,听着屋外沙沙响个不停的风声雨声,再想想今天回到故乡一路所看到的一切,我禁不住心潮起浮,久久难以平静,并打心眼里默默为故乡祝福:祝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