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向来是在乡亲们美好期愿中度过的。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标志,就是家家户户春节前都在自家门上和窗上贴上“福”字。
每年腊月底前十多天,为了迎接新一年春节的到来,故乡各家各户首先都忙着把自家房屋、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门窗、家具、灶台、碗柜擦拭得一尘不染,然后赶在大年初一到来前,纷纷在门上贴上对联和福字,在窗上也贴上福字。那一副副红通通的对联和一个个吉祥如意的大红福字,把农家门窗及居室打扮得光鲜亮丽,处处洋溢着祥光瑞气。
这些贴在每家每户门窗上的福字,都是用红纸做成的,形状不同,造型各异,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形,有的是菱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字里面套着梅、兰、竹、菊,有的字当中嵌着紫燕喜鹊,有的干脆字里头既有梅兰竹菊,又有紫燕喜鹊。字和植物花卉及鸟雀浑然一体,互相辉映衬托,使得那字,愈发清晰,那花,俨然盛开,那鸟,活灵活现,把农家房屋及庭院装扮成一个极富喜庆气息的世界,置身其中,仿佛走进质朴而又美丽的民俗艺术陈列馆,令人心情怡悦。
制作这些福字的,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能人银秀婶。
银秀婶高中毕业,瓜子脸,丹凤眼,个儿高挑,皮肤白皙,长得俊秀漂亮,性格热情大方,是从中梁山北边燕儿窝村嫁到我们村来的。
由于从小就跟着酷爱剪纸艺术的奶奶学剪纸,再加上她人很聪明伶俐,自幼练就一手剪福字的好手艺。往往一张在大伙眼里看起来顶不起眼的红纸,不论大小,只要经她那双灵巧能干的手三两下折叠和喀嚓喀嚓的剪裁,就忽然变魔术似的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精妙绝伦、形态各异的福字。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她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二十多岁一嫁到我们村,那双手就从没闲下过,凡是逢年过节或平日村里谁家有个娶媳妇嫁闺女的事,只要主人家一上门请她给剪几个福字,她都欣然答应,从不推辞,连续忙上好几天,且从来分文不取。尤其是到了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全村家家户户为求个喜气,图个吉利,烘托出喜迎新年的节日气氛,都要在自家堂屋门、厨房门、卧室门、柴房门、甚至栏圈门和每个窗户上贴福字。这个时候尽管福字需求量很大,制作起来会耗费她大量时间、体力和精力,她仍有求必应,完全满足大家。为赶在除夕夜前把全村几十户人家所需的几百个福字全部剪出来,使大家及时贴上欢欢喜喜过大年,即使晚上加班加点,熬更守夜,眼睛里熬出红红的血丝,也从无怨言。她这种热情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全村男男女女女、老老少少尊敬和爱戴。
她给每家剪的福字,根据主人家张贴在堂屋门、厨房门、柴房门、卧室窗户、客厅窗户等位置的不同,大小、形状、繁简等都有所区别,从不千篇一律,力争花样繁多,内涵丰富,生动有趣,富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让人看起来既有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感到心情愉悦,诚如一件件匠心独具的艺术品。
可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四年前一个白雪飘飘的寒冷的冬日,年方七十的银秀婶突然因病去世了。从此村里再也没有义务为大家剪福字的人。
不过乡亲们过年贴福字的习俗却没因此而终止,而是每年到了春节临近的时候,要么纷纷四处奔走着,请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在红纸上写了福字往门窗上贴,要么进城去街头巷尾或广场码头等地专卖春联、福字和年画的商贩们那买了各种大红福字回来往门窗上贴。
那一个个张贴在门窗上的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福字,寄托着乡亲们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承载着乡亲们辞旧迎新的喜悦,把故乡的年节渲染得红火热闹,喜气洋洋,使乡亲们在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欢度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