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作家冯汶浩,是在两年前一个深冬。那日,天空阴霾,冷风呼号。他着一身厚厚的冬衣,戴一顶长檐御寒帽,风尘仆仆乘火车从山城紫阳来到我家。落座,寒暄,闲聊……我知道他知识面很宽,交的朋友很多,视野忒广,思维也非常敏锐,看问题极为深透……凭直觉我知道:这人一定非等闲之辈,肚里肯定有货。
果然,仅一年多之后,他的一本沉甸甸,香喷喷,共计约20多万字的名为《泛水约风》的散文集就付梓出版。书一出印刷厂,他就笑嘻嘻送我一本。我一见这本装帧精美大气、封面印有著名画家唐明东先生山水画的书就爱不释手,于一个雨声淅沥的秋夜迫不及待地临窗展卷阅读。那优美的文字,那真挚的感情,那深邃的哲思,那宏阔的气势,那雅健的文风……顿使自己如入花园鸟肆,尽享花香鸟语的天然之香和天籁之音。
《泛水约风》共分4辑:第一辑为“情感一簇”,第二辑为“山河行吟”,第三辑为“随笔集束”,第四辑为“文艺漫评”。每辑虽各有侧重,但都用“文化”两字串连起来,再加上作者的内心表白,灵魂吟唱,就构成了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曲,给人以雄宏的美感和心灵的震撼。
“情感一簇”共28篇文章,大多是作者写自己与陕西文学界和文化界名人交往的文字。也有一部分是写作者人生旅途上苦涩记忆的文字。写名人的文字不但有见有识,有故事有情节,且事迹真实,感人而启人心扉,能让读者从那一个个誉满华夏的作家、教育家,乃至艺术家身上看到高尚人格,伟大人品。而写自己人生旅途上苦涩记忆的文字,虽然很少,但因那些事情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了的,有感受,有体会,十分感人。尤其是那篇名为《卖枣》的文章,篇幅虽不长,却尽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生活贫困的真实状况,将农民面对困难无奈而又无助的惨状表露无遗。作为卖枣人的作者青春期那份敏感、自尊、羞怯,纤毫毕现地被描写出来,仿佛让我们看到路遥中篇小说名著《.人生》中提着篮子去县城走街串巷躲过熟人卖馒头的农村青年高家林。
“山河行吟”仅有4篇文章,皆为游记散文,作者用极富诗情画意的笔触,开合自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双溪寺”、“蒿坪”、“紫阳山水”、“信邑水库”等旅游景点。由于作者把各景点特色抓得准,亦把各景点神韵体会得深,每篇文章都把它们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随笔集束”里的9篇文章,都是些议论性文字,陈述了作者对一些历史人物、文化现象的观点。其中一些历史人物千百年来早有定论。但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眼光,对他们重新进行了审视,并参照当今时代发展进步的主流价值观,对他们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这些观点新颖独到,有很大启发性,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到底该怎样认识历史人物,到底该如何评价他们历史价值的重大问题。当今时代,由于物流、人口流和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地方已不可能像农耕时代那样“独善其身”,永远保持自己固有的文化形态不变,各种文化正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互相流通,相互渗透,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崭新的文化。其不仅时刻影响着着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还改变着人们价值取向。对这种现象,作者用《陕南: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进行了形象深刻的阐释,很耐人寻味。
“文艺漫评”是本书最后一辑,21篇文章大都记述了本土“草根”作家、艺术家在文学及艺术创作上所取得的丰硕成就,同时热情讴歌了他们为人、为文、为艺的牺牲精神及高风亮节。特别是对他们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甘苦、成功的秘诀、成长的过程、精神世界的形成,进行了极有深度发掘。其状况虽各不相同,但都真实可信,生动感人,催人奋进。作者同时还以一个专家学者的眼光,发一家之言,十分中肯而又准确地对他们各人文学及艺术作品特色进行了评论,论点新颖,论证有力,结论精彩,令人击节。
散文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体,存在历史悠久,从先秦诸子到唐宋的韩、柳、欧、苏,从明清的袁、王、魏、方到民国的鲁、郭、巴、茅,都曾创作出一大批可称经典的作品,在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期,由于极左思想对文学艺术的束缚干预,散文创作一度陷入狭窄单一的困境。“秦牧体”和“杨朔体”主导散文创作好多年,使散文无论题材也好、思想内容也好、写作手法也好,都趋于死板单一,僵化教条,没有什么新意。为了打破僵局,推陈出新,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西安创办《美文.》杂志,向全中国作家响亮提出创作“大散文”的口号。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当代中国散文终于走出困境,各种风格、流派、题材、体裁的散文并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冯汶浩这本散文集中的作品,全都是走出旧散文窠臼,走进大散文境界,各有千秋,自成一家的好作品。
冯汶浩出生地陕西关中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发祥地,三国时曹魏和蜀汉两家曾为逐鹿中原,独执中华之牛耳,在那里长期进行过多次殊死的战斗,如今还留有五丈原等古战场遗址。因此,此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三国古战场、民间美术之乡”等众多美誉,文化积淀十分深厚。也许正是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熏陶濡染之故,作者骨子里、血液里都融进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因子,所以一开口,一提笔,就喷涌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满“灵气、慧气、才气”。这一点,只要你打开本书稍作浏览就能真切感受到。
作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本来分配在物阜人华的宝鸡市工作,但为了支援秦巴山区教育事业,毅然携家带子,离开宝鸡,来到偏远的陕南紫阳县工作。先是在三尺讲台上挥汗耕耘,嗣后在文教局从事管理。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博览群书,勤奋创作,发表了一大批读者喜爱的高品位文学作品,先后成为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协会会员。他还是安康市二届人大代表,紫阳县政协八届委员会委员,紫阳县政协九、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在繁忙的工作中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希望他以本书出版为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为我市乃至国家文学事业、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说明:此文发表于《安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