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保彦的头像

龚保彦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210/29
分享

扭曲的母爱

中欧小国奥地利,在我印象中是个盛产大作曲家的地方。大、小施特劳斯那清丽欢快的圆舞曲,不仅闻名世界,还令千千万万音乐迷倾倒。它又是一个盛产大作家的国度。茨威格、卡夫卡、里尔克……个个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小说、诗歌作品也举世皆知,为无数读者所喜爱。

而200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同样是这个民族的骄傲。她的长篇代表作小说《钢琴教师》自一问世,就征服了全世界无以数计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读者。

这部作品以纪实的笔法,描写了一个女钢琴教师畸形而又茫然的人生。虽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什么离奇古怪的情节,尽是一些寻常生活、家庭、爱情琐事,但读来却令人震撼,让人难忘。

埃里卡·科胡特,是维也纳音乐学院一名女钢琴教师。她父亲去世得很早,埃里卡从小就跟寡母生活在一起。母亲是一个专制而又霸道的女人,不但控制着家里的一切,还控制着埃里卡的生活、人身自由。她不让女儿同男性交往,也不让她轻易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母女俩几乎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埃里卡形成了一种压抑、自闭、孤僻的性格,且一晃年届四十还孤身孑影,既没成家,也没男友。为了释放自己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强烈欲望,她要么悄悄去放映厅观看色情录像,要么去公园偷窥恋人做爱,要么在家里背过母亲自虐。整个人陷入一种无力自拔的畸变中。她的学生——年仅十九岁的工科大学学生克雷默尔爱上她,并主动追求她,她却处在一种既想接受他的爱,又想逃离躲避他的状态中,使克雷默尔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非常矛盾痛苦。有一天埃里卡终于给克雷默尔写了一封信,信中一古脑儿把自己内心的苦恼和欲望全吐露出来,没想到这种念头吓坏了克雷默尔,年轻的他无法猜出书信含意是埃里卡向自己发出的求救信号。克雷默尔十分生气地赶到她家中,关起门将埃里卡暴打一顿,然后愤然而去,与她分道扬镳。

埃里卡病态精神的形成,其实是她母亲一手造成的。也就是说,是母亲扭曲变异的爱结出的苦果。母亲为了保护女儿,使她不至于在社会上受到伤害,不至于交错朋友走错路,处处管控着她,操纵着她。久而久之,埃里卡就成了一个畏惧社会、畏惧男人、畏惧母亲的人。即使走上社会,也将自己心灵和肉体包裹得严严实实,既不融于社会,也不融于人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仿佛一匹独来独往的狼,匆匆穿行在维也纳街巷和人群中,奔走在家庭与音乐学院之间。作品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母爱到底是什么?是对儿女过分严厉的管制?还是应正确引导儿女去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经风雨、见世面,在砥砺摔打中,使他们形成一种健康理性的社会观和人际观?

小说的深刻之处还在于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家庭中,长辈和晚辈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正确的应该是,除去应有的尊长爱幼家庭伦理外,每个成员在人格上应是平等、自由、独立的,不应有尊卑之分,也不应有人身依附。而这部作品中埃里卡的母亲就违背了这一基本准则,她在家庭中始终以唯我独尊的家长面目出现,专制、强横、霸道,迫使女儿时时刻刻听她的话,什么事都依顺着她,最终把女儿变成一个没有自己独立人格、思想、生活、甚至爱情的牺牲品。

我很欣赏耶利内克洞幽烛微、揭示人类心灵深处隐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作品才把我们人类普遍不为人知的一面准确反映出来,虽然坚硬、难堪,带有强烈悲剧色彩,但它毕竟是我们人类存在的一些东西,我们不能回避它,相反应正视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行为、伦理、道德、思想引导到更健康更成熟的境地。这也许就是女作家通过这部作品想要告诉我们的。

此书文化底蕴深厚,叙事从容老辣,语言富有乐感,自上世纪1983年在奥地利一出版,就为法国著名导演迈克尔·哈尼克所激赏。经过多年精心准备,他终于于2001年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公映后好评如潮,取得极大成功,并在第54届戛拉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斩获最佳评审团和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项大奖。其同耶利内克这部精彩绝伦的长篇小说一样,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说明:此文发表于《中国劳动保障报》《教师报》,《钢琴教师》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十月出版社共同于2010年11月出版,译者:宁瑛、郑华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