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龚保彦的头像

龚保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25
分享

那岁月深处的煤油灯

煤油灯,一种夜晚专门用来照明的工具,如今虽然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但它在我脑海里留下的记忆不但没有淡去,反而随着岁月的递增更加清晰,更加令人梦牵魂萦……

凡是经历过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人,不论男女,也不管老少,谁没见过煤油灯?谁没用过煤油灯?

因为那时农村普遍十分贫穷落后,大部分地方根本没有电,夜晚照明也就没有电灯。故而每天天一黑,家家户户都用火柴点燃煤油灯,大人们干家务活、做晚饭,小孩们读书、写作业、听老人们讲故事等,都用它照明。那昏黄中夹杂着丝丝素白的亮光,那跳跃中冒着缕缕黑烟的火苗,把一家家堂屋、睡房、厨房,甚至柴房、栏圈等照耀得明亮温馨,使每个不论贫穷还是条件较好的家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烟火气。

在我记中,煤油灯种类有三四种,即有的是用玻璃瓶做成的,有的是用铁皮盒做成的,有的是用陶罐做成的,还有用瓷壶做成的,都样貌平平,结构简单,既不显眼,也不复杂。

换句话说就是,任一一个小器物,只要有能盛下煤油的地方,再给它配上一根用布条或棉花搓成的捻子,然后再在放在这个器物口的铁质盖子上钻个小孔,将捻子穿过后固定住,使捻子一头浸进煤油里,另一头伸在器物外,一盏煤油灯就做成了。

夜里照明的时候,只需把伸在煤油灯盖子外的捻子头用火柴点燃,煤油就会被捻子自动吸到盖子外捻子头上,和捻子一起燃烧,从而发出照明的亮光。

我家共有两盏煤油灯,一盏是父亲从县城集市上买回来的玻璃煤油灯,一盏是父亲从小镇杂货摊上买回来的铁皮煤油灯。

那盏玻璃煤油灯二十公分高左右,圆柱形,带一个薄薄的玻璃罩子,刚买回家时浑身透明,晶光耀眼,十分美观,主要在堂屋和睡房使用。而那盏铁皮煤油灯则小些,只有成年人一拃来高,圆锥形,肚大头小,主要在厨房、柴房、栏圈等处使用。

由于天天夜里都要用它们四五个小时或更长时间,使用频率高且使用时间长,没过一年半载,两盏煤油灯通体上下都被煤油浸得油腻腻、湿津津的。玻璃的那盏煤油灯玻璃很快变得浑浊模糊,不再透明耀眼;铁皮的那盏煤油灯银白的铁皮也发灰发黑,不再新颖显眼。

那个时候农村还是生产队时期,农民们白天要参加生产队统一组织的各种劳动,诸如挑肥、送粪、犁地、翻地、锄地、耙地、播种、插秧、收割、打场、除草、间苗、打杈、修渠、打堰、筑路等等,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每户人家自己家里活儿白天根本没时间干,只能在晚上抽空儿干。所以当时还十分年幼的我,夜夜都能看见父母晚饭后在家里光亮昏暗、光影摇曳的煤油灯下为干这样那样活儿手脚不停忙个不断。

父亲干的活儿主要是修理农具、搓草绳、打草鞋、编竹笆、剁猪草、铡牛草、收拾从自家自留地收回家来准备拿到集市上卖的蔬菜等;母亲干的活儿主要是筛簸粮食、舂米磨面、浆洗全家人衣裤被子、缝制全家人夏天要穿的单衣单裤和冬天要穿的棉袄棉裤等。

因活儿太多太杂太琐碎,他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干,累得第二天早晨浑身疲乏无力,双眼布满血丝。那整整一个晚上守候在他们身旁的煤油灯,也似乎要油尽灯枯,精疲力尽。

我上小学后,晚上经常要写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里两盏煤油灯此时显然已不够用。父亲当时手头紧,没钱去县城集市或小镇杂货摊上给我买一盏煤油灯,便就地取材,用一个别人废弃不用的空墨水瓶给我做了一盏煤油灯。

那盏煤油灯圆圆的,身上有两个上下平行的圆圈,灯口还有一道道斜斜的丝口,仅六七公分高,五六公分粗,看上去小巧玲珑,十分漂亮,装满煤油后只要用火柴把它棉花捻子一点燃,就向上蹿起一缕明亮饱满的火苗。

火苗有时一跳一跳的,间或还发出一声声呼呼的像顽童在开心地笑一样的声音,不仅把我写作业的那个小房间照得明晃晃、亮堂堂的,还使整个屋子弥漫着一种欢乐温馨的气氛。无论是春夏秋冬的夜里,还是飞雪落雨的晚上,它都默默忠实地陪伴着我、守护着我、注视着我伏案写作业,酷似一位与我心灵相通的好友,使我心里感到无比踏实、温暖、幸福、快乐……

初中快要毕业那年,也就是上初三那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考,学校要求我们初三年级三个班所有学生都住校就读,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白天学习时间,还可利用晚上睡觉前几个钟头时间复习复习功课,做做作业。

那时尽管学校已经通上电,但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经常拉闸限电,晚上教室里不是漆黑一片,就是伸手不见五指,根本没办法复习功课和做作业。

为了不耽误学习,班主任老师动员我们每人弄一盏煤油灯到学校来照明,大家立即分头行动,有的人从家里拿来一盏煤油灯,有的人去商店买来一盏煤油灯,但更多的人是自己动手用空墨水瓶制作一盏煤油灯。

这样一到晚上夜幕四合时分,教室里每个人、不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课桌上都点起一盏煤油灯,且都专心致志在煤油灯下埋头学习,整个教室悄寂静谧、鸦雀无声。

可到了第二早晨天一亮,每个人眼睛、鼻孔、额头、脸面、甚至脖子,都像抹过锅煤烟一样,黑阒阒、脏兮兮的,面目全非。更有甚者,有的同学额头上头发还焦黄卷曲。

大家都晓得,这些情况,全是因为晚上教室里一盏盏煤油灯燃烧释放出的大量烟气熏,和不慎被煤油灯火苗燎造成的。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正是在那一盏盏其貌不扬、朴实无华的煤油灯照耀下,我们度过了条件简陋的乡村学校一个又一个漆黑的夜晚,全班七十多个同学也不负青春、不误韶华,最终都以优异成绩考上心仪的高中,开启了冲刺高等院校的三年高中学习之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