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明代古村落贤子峪
这是一个深秋临近中午,静静地呆在家里却滋生一种莫名的烦躁,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惆怅令我有些坐立不安,也许是最近刚搬了新家的缘故吧!小区是不错的新区,这里于青草绿荫间,小桥流水,环境幽雅,房子里也是窗明几净,宽敞舒适,可谓生活无忧,但我却总有一种家非家的感觉,总也再找不到窝在我那几个平方的小屋里看书写作的那种静与安!突然好想出去走走,同时也想到了多年前曾去过的一个小地方,那是就在眼前却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于是骑车前往……
出县城向东南约3公里,转过一山口,拐弯便见一条石板小路通向一个幽深的山坳,路是在山脚下的,一边的山坡上长满了密密的柏树,偶见几棵柿子树,叶子已经稀稀疏疏,但枝头间挑着的,就像画家洒落一纸的笔墨,点缀成一片星星点点的火红;另一边相对平坦一些的田里,是一人多高的大片桃林,经过秋收的忙碌,远方的玉米地已是满眼的枯黄,只有这里还是红红绿绿的一片,一阵风儿过,桃树的叶子便哗哗啦啦地响起来。
沿着石板的小路前行约300米,两旁的草木逐渐高而密起来,不经意间,小路已在林里,繁茂的枝条几乎遮掩了整个小路,只留头顶的一方蓝天,也在不经意间,身后城市的喧嚣嘎然而止,就像突然间跌进了另一个世界,周围静寂得只有轻轻拂过耳边的风声,那里面间杂着蜜蜂飞舞的嗡嗡声和小鸟欢快的喳喳声,以及草丛里小虫的伴奏声,一切那么安详,时光如停顿了一般,让人不得不驻足,让心不得不沉寂,而前面,已然是鸟语花香、曲径通幽……
于茂林间,隐约见一村庄,路边石碾石凳,山坡石墙石院石屋,已是荒草没腰,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下,一片斑驳陆离,其间凉风习习,又远处鸡鸣狗叫,鸟语不断,身边小虫飞舞,一群群的蜜蜂来来往往地忙碌着……
这就是贤子峪了,是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之一。与其说是村落,倒不如说是一座建在山坡上的石头城堡,此处北、东、南三面环山,只有西面的这条小路通向外面的世界,村和路其实早已隐没在层层的山峦和繁茂的树林杂草间。这座古老的城堡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但却倔强地一路走来,那片原始与原貌,那种古老与隐柲,那份残破与沧桑,似乎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历史,或者一个故事!
据史料记载,贤子峪建村于明代。先是明正德初年(1506年),茌平县人安德常到此山峪游览,感叹于风景的秀丽,便在此开山凿石,填沟筑堂,在石匠孙忠辇、施主赵富的仗义相助下,耗时一十五载,创建寺庙观音堂。后至嘉靖庚子年(1540年),所建庙宇逐渐颓败,道人德宽云游至此,不忍美景荒废,始主持重修,并在周边种下桃树数百株,后又在不远处建起关公庙一座。此后四十八年间,众多僧道相继前来做住持,使庙宇香火旺盛,游人不绝。但随时间推移,最终崩损。在万历戊戌年(1598年),平阴知县徐州牧又主持重修寺庙,并添置门楼、修建钟鼓。直到明朝末年,贤子峪才迎来了它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主人,此人便是县令之子张宗旭。张宗旭早年考取贡生,步入仕途,因厌倦官场黑暗,加之又赶上战争、瘟疫,遂生隐居之念。当其偶然游至此地,发觉这里幽雅静谧,山清水秀,且三面环山,地理位置独特,便携家眷来此定居,并创建函山书院,培养出一大批文人贤士,据记载,平阴著名的“明代八进士”中就有何海宴等五位先贤曾经在函山书院中读过书。于是函山峪就有了一个新名字“贤子峪”,取众多贤士出于此之意,又因地处泰山以西,周围小山多是泰山余脉,因此书院又名岱西书院。其后人便扎根于此逐渐发展形成了村落,至明代中期,贤子峪达到鼎盛时期。
……
沿着石板的小路悄悄地走近这座村落,就像突然翻开了一本尘封己久的古书,她又那么熟悉的那么自然地展现在眼前!隐隐地,一阵阵木渔敲击和诵经声传来,循声而至村头一佛龛处,原来是播放的音乐,佛龛是用山间普通的石头彻成的,不足一米高,却石屋佛像供台香炉等一应俱全,供台上的水果是新鲜的,炉中的正香烟袅袅,也许正是午间的缘故吧,环顾周围并没有一个人,在这静静的大山里,让检感觉世间纷扰渐行渐远……
这里简就是石头的世界。石板小路自西向东一路向上沿村边贯穿了整个山峪的底部,它应该就是村庄的主街了吧!石板其实就是一些不规则的大石头,很明显是就地取材的,每块石头经过简单粗糙的手工打凿,却很精细地拼接出一条整齐的路面,那些石头重新排列于地面,又融入于山间,一切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小路本来凸凹的石棱经过岁月的磨砺已变得平整光滑,可以想象得出这里曾经是怎样的热闹和繁华,曾经怎样的人来人往,如今鲜有人来,石缝里已经长满了密密的青草,轻轻地踏在上面,沿着古人走过的路踽踽独行,胸中又平添了几分孤寂,几分凝重!
村落就在路北的山坡上,就着地势依山而建。远远望去,一间间石屋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道道石墙层层叠叠,高大威严,一条条街巷林林总总,纵横交错,其间每一道大门,每一条小巷,每一个拐角,每一处地势都以石阶点缀连接,还有那些院子里高大挺拔的老树,还有那些石墙间苍劲蜂拥的绿色,一切显得那么浑然天成,于有意无意间通透着一种自然的风味和原始的美感!
恍惚间,我已拾级而上,置身于一条石巷了!石巷东西走向,可能是受地势所限吧,路宽不足三米,北面是一堵高大的石墙,南面路下一米多深却是一处院落,里面已残垣断壁,杂草丛生。路边的石墙上镶嵌着一间高两米左右的石屋,可以看出,石屋一部分在墙内,一部分占据了路面,门洞紧贴着石墙,只是没有了门框和门,是谁家的房子建在这里呢?不会在古代也有钉子户吧?如果真是这样坚守到现在,也该是一个奇迹了吧!走进了去才发现,原来是一间封闭式的茅房,里面还挺宽敞,值得佩服的是它的设计,门就在面前,人即使站在路上,却看不到里面的情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家家户户如此密集紧凑的小山村里,能在路边建一个茅厕,完全是出于对外出或外来的人们考虑的,就这一点细微之处,也值得为它的设计者点赞!
拐过一个弯,面前就是一处较为完整的院落了。院内石板铺地,它的北墙依山而凿,几间石屋房顶已经坍塌,堂屋门口两侧支起的青石板上,已布满了一层厚厚的尘土;院内东边为厨屋,屋内的石墙上依然残存着曾经烟熏的痕迹;西墙根靠北是一个两层的鸡窝,紧接着是一个圆形的石台,估计是以前放囤储粮的台子吧;院子的南墙是就着山坡高高垒起的石墙,大门的门楼、墙壁、基石基本完整,木质的大门和门框已经摇摇欲坠,墙壁上的精美图案仍然依稀可辨。
静静地坐在门口的石板凳上,感觉我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想象着当年的人们在这里该是一种怎样谈笑风声、悠闲自在的生活啊,已是中午时分,袅袅的炊烟该升起了吧,下地干活的人们也该回家了吧……
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完好的去处,特别是像这样一个古老的树落,有几样东西离不开的,那就是除了大山的气魄,清泉的灵性,还要有寺庙,有学堂,有古树,还要有残存的碑刻,有诗文的遗存!非常幸运,贤子峪在这些元素中是应有尽有的,而且这里还颇为丰富!
顺着石阶和石巷一路深入,在村子东北角的半山腰,就是非常出名的三泉庵了。据说最初贤子峪村内有三座庙宇,尤以三泉庵规模最大。至于三泉庵的得名,也许是此处有三眼清泉的缘故吧!三泉庵坐北朝南,早年间为村内学校占用,如今可能是出于文物修缮和保护的目的吧,现在又重新修建了院墙,已是大门紧锁。
经查询,庵内正殿为观音堂,东西总共有三间,平顶硬山,庵前有抱厦,格窗木门。关于此观音堂,庵内有明正德、嘉靖年间的石碑4通,为安德长请石工孙忠辇开山凿石而成。今建筑因年久失修,房顶已塌陷,看起来有些破烂不堪,但堂前的两根八棱石柱上,却非常有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有精美的磨光浮雕花卉图案,柱下边的莲花底座图案,也非常精美,显示了一定的艺术功底。观音堂东侧为伏魔殿,长宽各四米,正方形,石结构,攒尖叠石顶。门楣朝西,上刻“伏魔殿”三字,故名思意,就是降伏妖魔鬼怪的地方。殿顶是方圆交错叠垒在一起的,顶端有涡旋雕刻图案,这种结构既结实又美观。这种结构的石屋,在全国已十分罕见,可以与济南的四门塔相比肩。与观音堂相对的峪南山腰处,还有一处送子观音堂,坐南朝北,木石结构,正六边形平顶建筑。堂前有石质影壁,影壁下方嵌一半截石碑。繁盛时期,贤子峪中各个庙宇前来上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烟雾缭绕在青山绿水间,为整个山峪平添一丝仙气。
三泉庵隔壁西邻,就是有名的函山书院旧址。因此处三面环山,地势形象“函”字,故名函山书院。如今虽书院破败,但先贤遗风尚存。来到函山书院内,发现这个院子与普通的院落不同,一般北方人建房子,都讲究坐北朝南为正屋,而这个院子却没有,仔细观察才看到原来一进院内迎面而来的就是北面的一道石崖,恰是一道天然屏风,另外,由于这里泉水较盛,雨天时水顺崖流下,使此处更像一幅壮丽的动态山水壁画。
站在三泉庵的门囗,可俯瞰整个山峪和村庄。而脚下最近处为一深宅大院,南北呈长方形的院落,大门、院墙、主配房屋相对完整,从院落的设计风格和规模,已可以看这里非寻常百姓之家,而是有一定讲究和地位的。院内主道石板铺路,从大门口一直通向正屋门口,两旁各有一棵椿树,据说一棵是香椿一棵是臭椿,两棵树的寓意是主人教育子孙后代要明事非、懂善恶、知香臭。
院内最惹人关注的是堂屋门前一棵十几米高的老皂角树,此树枝干苍劲,黢黑干裂的树皮上留下了沧桑岁月的印痕,被此树称为镇宅之宝,据说这棵树比村子的历史还早,它见证了小山村的风风雨雨,早已成为村民们心目中的“树神”,每逢年节,就会前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我想群山环抱、草木丰美、古树参天的秀丽山川中,水是不可或缺的吧!的确,贤子峪的泉水是有来历的,她不仅仅滋润着这片土地,养育着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而且还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这不,在三泉庵南面的山坡上,就立着一块刻有“桃花流水”的石碑,据说是因为以前这里漫山遍野尽是桃树,春天时桃花竞相盛开,大泉小瀑齐发并流,山水顺崖流下,春风吹来,桃花花瓣满山飘舞,落英缤纷,如红雨花溪般形成一幅美丽的桃花流水图,故雅称“桃花流水”。也许来得不合时宜,现在这个季节是枯水季节,既没有桃花,也没有流泉飞瀑的景象,或许那本来就只是传说中一个美丽的愿境,是人们对安定、幸福生活一种向往,只是不知道“桃花流水”的壮观场景还能不能看到……
在石碑西侧山坡下不远,陡然岀现一片断崖,其下一大一小两个如深井般相邻的泉池岀现在眼前,顿时一股清凉阴森的感觉通遍全身!断崖在山峪的南坡下,也许本来就是村民们为了吃水而顺着泉脉凿挖的水井,之所以凿成这么大和深的泉池,也可能是为了收集和储存水的缘故吧!出于安全考虑断崖边上筑着一道高高的石墙,大泉就在崖下数米,石壁直上直下,黝黑发亮,泉水幽深清澈,我没有找到咕咕喷涌的泉眼,却在南面的山坡和石壁上发现了那些涌动的水珠,一定是它们,从一条条石缝冒出,最后积水成渊,大池水满后涌出溢入北侧相连的小池,两池间是一座两米多长、近一米宽石桥,上面就像一条普通的小路,走过侧看却吓出一身冷汗,这就是这桥的奇特,它是用本地普通的大石片(或石板)、小石楔竖着排列挤压而成的,却不像拱桥那样高高隆起,而是一排石片近乎平平地摆在那里,看着摇摇欲坠的样子,却已经走过了几百年。仔细想想,石桥的作用其实远不仅是走路这么简单,真正的作用应该是为了站在上面方便取水吧!
在泉池的西侧还有一块石碑,名曰“抱珠泉”,据说此前当地的村民称之为“井泉”,这或许就是这处泉池(或井)的真正名称了吧!后来,明代贡生张宗旭夜游贤子峪,漫步至此,他发现月光下两个一大一小的泉池在群山环抱之中晶晶然好似两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灵感忽来便一挥而就写下“抱珠泉”三个字,从此这个饱含意境、文彩名字也就沿用至今了。
泉池总体位置在山村的东南石板路尽头的南侧,水满后从西侧溢入山沟,顺峪西流,据说最后流入锦水河。可以想象,丰水的季节,炎热的夏天,浓浓的绿荫下,从小路漫步走来,那些跳跃的溪水从身边欢快地流过,该是一种怎样的清爽和惬意!
在贤子峪众多的摩崖石中,无不通透着隐逸、安祥的生活情趣。在三泉庵东北石崖上,有“寻花绕寺”摩崖石刻,不难想像当年这里曾经满山桃花盛开时的景象,抱珠泉西南山坡上镌刻着“弄石临溪”四个大字,可以想得出当年诗人在这溪边怎样一种生活韵味,还有“清泉石上”,还有“寒山石径”……
村落先人张宗旭留下了“窈窕寻南涧,溪行石径斜。傍岩无杂树,夹岸尽桃花。”等描摹峪间美景的醉人诗篇。而贤子峪在《平阴县志》中更有“曲涧潺潺,古木蓊蔚”的记载,被称之为“平阴桃花源”。
又信步在贤子峪的小路上。恍惚间,就象那位明代的贡生,伴着身后函山书院的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轻轻地踏着石板小路,漫步在泉边,静静地欣赏着桃花流水,还不时地和旁边扛着农具走过的村民们打着招呼,清清的小溪边,几个农妇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嬉戏着,而远处的寺庙里,梵音阵阵,木渔声声,在碧蓝的天空下,在群山的环抱里,在飞舞的桃花中,袅袅的炊烟又起……
(2018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