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巩义胜的头像

巩义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7/10
分享

湖边的蒲草

不经意间,小区池塘边一大片的蒲草上又拱出了一个一个的蒲棒,像一根根被烤熟的香肠,在七月的热浪里轻轻地摇曳着!一塘的荷花已经含苞待放,塘边假山旁还有一大丛的野菊花、野薄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几棵垂柳间知了又开始了鸣叫,和着偶尔的几声蛙鸣,这里虽然是一处造景,但在小城小区密集的楼宇间,有这么一个怡人的去处,也算让人倍感舒爽了!

当然,最令我触动的,还是那一大片的蒲草,总想起湖边那苍苍莽莽、一望无际的蒲苇荡!除非是这么一处造景,在家乡的东平湖边,有芦苇的地方就一定有蒲草,也许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生长习性吧,正如长篇悲情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里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蒲苇相伴而生,也是从古代典籍里一路走来的!

蒲草是生命力极强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在河湖沟渠沼泽湿地,常常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家乡村北的湖边,多是坑坑洼洼的浅水滩,绵绵延延几十里,是蒲草生长的绝佳环境,每年的初春时节,在一片片残枝遍布的微波中,于枯黄间嫩黄嫩绿的蒲芽会蓦然窜岀,如利刺般划破如镜的水面,满满的都是生命生长的惊喜!据说蒲草的嫩芽和根茎是可以挖来吃的,或炒肉丝或炖菌汤,都是不逊于春笋的美味!

及至春末,稠密的蒲草常常已经挤满了一方的水面,青翠狭长的叶片疯长岀一人多高,犹如一柄柄出鞘的绿剑直指苍穹,满满的都是豪情,一阵风过,满目的蒲苇荡波澜起伏,给这悠然的乡野又平添了几分浓浓的诗意!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其实,蒲草下不仅仅是游动的鱼虾,那些扑扑棱棱穿行其间的小小的苇莺,那不见其影只闻其声的清脆悦耳的鸣叫,也往往叫得让人心静!在幽深茂密的蒲苇荡深处,苇莺、水鸭也会在那里筑巢、下蛋、育雏,蒲苇长起时,很高很密,下面还有水,人是很难进去的。但有时候淘气的小孩们,也有大着胆子钻进去的,不过在里面没有方向感,谁也不敢走多远,如果幸运的话,有时也能找到一窝鸭蛋,带回家去煮着吃,也是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

更难忘记的,就是吃“蒲黄”了。当蒲棒最初从蒲草中央的内芯钻出头来时,是被几片叶子紧紧包裹着的,剥开几个叶片,就露出筷子般粗细的蒲棒,这时颜色黄中带点绿,有点像煮过的鸡蛋黄,吃进嘴里有点甜甜糯糯的感觉,又夹杂着一股淡淡的田野的清香!有时候一群孩子跑到蒲苇地边就是一阵折腾,直吃得满嘴满脸都是黄色的花粉,然后又纷纷跑到河里去洗澡了,不过能吃嫩蒲黄的日子并不多,很快蒲棒就会窜出叶片,长粗成熟变干,就不能再吃了!

其实,蒲草是雌雄同株的,它的雄花和雌花都组成长柱形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在上部,雌花序在下部,中间隔着几厘米,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雄花在完成使命后会很快飘散,只留下面的雌花序逐渐长成我们看到的蒲棒。 有的地方蒲草也叫水蜡烛,据说把秋天成熟的蒲棒泡油或蘸油后,就可以当做蜡烛照明或驱蚊避邪。蒲棒被做成蜡烛照明我没有经试过,但干燥的蒲棒毛绒绒的,用手一捏或一吹也会像蒲公英一样满天飞舞,非常好玩,蒲绒是蓬松的纯纤维,以前也有人用来填充枕头或做成垫子。蒲棒中的花粉才是蒲黄,这是一种天然的中药良材,中医药典上认为它有很好的凉血、止血和活血消瘀的功效。

蒲草的浑身都是宝,都可以被有效利用。“蒲苇纫如丝”,秋后蒲草的叶子渐渐纤维化,变得相当柔韧,叶片又有海绵般的柔软。收割下来的蒲叶,晒干后,可以打成草栅子或席子,铺在床上,软绵绵的,既柔软舒适又非常结实。以前的农村生活还是相对困难,家里很多日常的用品都是自给自足,蒲墩儿便是人们常用的,常常见老人们坐在蒲墩儿上纺棉花,而蒲团相对要扁一些,在家里也是很常见的。“静坐于蒲团,一念一清净,心如莲花开。”蒲团更是修行之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如今,人们把艾草和蒲团充分结合,做成艾灸蒲团坐灸臀部,有祛除寒湿、促进血液循环、杀菌消炎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保健用品。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东平湖里大量出产螃蟹,人们用蒲草编织成蒲包用专门来装螃蟹运螃蟹。有一段时间做蒲包也成了赚钱的副业,蒲包粗细如装粮食的布袋,有五六十公分高,蒲包装上螃蟹洒上水,放到阴凉潮湿的地方,螃蟹存放十天半个月都没有问题。

蒲扇,用蒲草的叶子压平,编成方形或圆形的扇面,然后装上竹片或者木片的手柄,就是一把扇子,最初的蒲扇也许就是这样用蒲草编织的吧,以至于现在各式各样各种材质的扇子都习惯地称之为“蒲扇”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湖边炎炎的夏夜,躺在软绵绵的蒲草栅子上,看着满天繁星,轻轻地摇动着蒲扇,听着湖边蒲苇荡里的苇莺欢歌和此起彼伏的阵阵蛙鸣,满脑子都是儿时的记忆!

(2023年7月3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