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村里的鸡开始叫了,窗外还是漆黑一片,看看手机的时间,刚好六点,正是一天中最暗的时刻。万籁俱寂中,几声鸡鸣恍然间仿佛又拉回到了孩童时代,只是街上再也没有了急促的脚步和稚嫩的童音,这几天温度有些低,我裹了裹厚厚的被子,被窝里很暖和!
我是昨天晚上才回到村庄的,工作的小城距离只有一百多里地,但却一年回不了几趟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了馅和面,回到家时正忙活着蒸羊肉萝卜馅的包子,说是让回去时带着,热气腾腾出笼的大包子,满满的熟悉的味道,我和妻每人吃了两三个,新出锅的包子太好吃了!乡村的夜晚特别地冷,一家人围坐在炉子旁的小桌上吃着饭聊着天,真的是格外地温馨,在城市那些乱七八糟的应付里,时间真不知道迷迷糊糊地都去哪儿了,如今这样坐下来已近乎是奢侈了!
听到母亲早早地起来点炉子生火了,这大冷的天,父母却从没丢掉这早起的习惯,虽然家里地里已没有多少活干了。一阵叮铃咣当的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咚咚咚的砸炭块的声音后,屋檐下炉筒的烟冒起来了……
走出家门时已是红霞满天了,但空气还是有些清冷,偌大的街上除了一个穿着黄衣服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就只有两个老人正蹒蹒跚珊地散着步,村庄仿佛还在静静地沉睡着。村里的胡同和大街的路面都是硬化了的,非常地干净整洁,街两边还种上了观赏树和花草进行了绿化,不远处还有两个集装箱式的垃圾回收箱,在街旁村委对面的小活动广场上,有停车位,有体育器材,还有一个用于播放宣传片的电子大屏,夏天回来时在夜晚老远就能听到人们活动跳舞的音乐声,美丽乡村建设确实让村庄的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慢慢地踱着,村庄还在沉睡着!突然想起母亲昨晚说的一句话“村子里什么都不多了,只有老人多”,是啊,见面打招呼的大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现在村里的一百多人中,六十岁以下的也没有几个了。如今村里老人随处可见,那是因为村里的孩子们都去了镇里、县里的学校,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岀打工,很多考学出去工作的人都在外地买了楼房,除了偶尔回来看看老人,很少有人经常回来了!
村里的房屋这几年基本上都还是维持着原来的模样,虽然环境整治得不错,但再好的环境缺少了孩子和年轻人,这里的生活气息确确实实让人感觉有些沉闷!“物是人非事事休”,记忆里的很多场景已经不再了,村边路上人来人往下地干活的身影不见了,村头河边欢声嬉戏端盆洗衣的身影不见了,村中胡同里跑来跑去追逐打闹的身影不见了,家家户户小院门口支着桌子吃着饭大声胡侃聊天的身影不见了,那大街小巷不绝于耳汪汪的狗叫声不见了,那此起彼伏由远而近的鸡鸣声不见了。静静的村庄啊,我突然感觉这村庄也真的老了,老得只剩下这些日渐破败的老屋,老得只剩下这些蹒跚踱步的老人,但老人也越来越少了!
“多希望在那胡同的拐弯处有年轻父亲,在那等着童年的我放学回家,小时候真傻,竟然盼望着长大!”,“突然发现一九八三年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你多大?年初一早上,记得那天天刚蒙蒙亮,村里的鞭炮声就连成了一片,外面下着雪,娘在煮饺子,爹准备放鞭炮,我穿上娘做的新棉袄,年味很浓很浓……”,“假如回到一九七九年,虽然穷了点,但肉有肉味,年有年味,人有人情味,爷爷奶奶还在,爸爸妈妈还年轻,路过的朋友,您愿意吗?”每每看到这样的短视频,总有一种要让人泪目的感觉,曾经那么人声鼎沸、热闹繁荣的乡村,曾经那么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田野,何以变得如此荒芜寂静了呢!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乡村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是我们梦影魂绕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永远的根,但乡村的没落也是不争的现实。记忆里那个年代的农林牧富渔是要全面发展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比学赶帮超的大热潮,都打上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印记,也许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历史使命,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历史特征,但我还是希望在历史的进程中,乡村能够振兴,乡音能够留住,乡情能够延续。美丽乡村不是一幕造景,乡村振兴更不是一句口号,华而不实的村容村貌解决不了农村的岀路,解决三农的根本,主要是解决农业产业化的问题,最终是要解决留住人的问题,一个地方一旦没有了人文气息,就是一座即将步入尘埃里的死城!
回头看看,村庄里稀稀疏疏的炊烟又起,我突然感觉有些凄凉,希望这不是村庄里坚守到最后的烟火!
(2023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