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巩义胜的头像

巩义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6
分享

到天津,感受不一样的市井烟火

我是一个好动的人,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闲暇时间,总喜欢到街头走走或去闹市转转。这次到天津,相当于就那么匆匆一瞥,却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市井烟火气息!其实,天津一直就在不远处的那里,虽然多年来从未踏足这片区域,但打小就从历史课本间、电影电视剧中、新闻报道里,对天津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

印象中曾经的“津门”、“天津卫”总感觉有点香港的味道,那就是像一个既歌舞升平又打打杀杀的“江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香港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热播,“津门大侠”霍元甲打败西洋人、东洋人的故事让人扬眉吐气,“津门大侠”成了天下无敌的武神人物,“津门”的印象最初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它的战略重要性,近代史上,从一八五六年到一八六零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京津的门户大沽口多次被列强攻陷,威胁北京,清廷被迫相继同英、法、俄、美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在沧桑的历史巨变里,这里发生了太多太多饱受凌辱的事件和可歌可泣的故事;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后一个战役,至此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天津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因漕运而兴起,如今已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是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

一、新兴城区的闹市氛围

周六下午赶到的津南居住地,稍稍有些偏僻,这个地方离海边不远,地势平坦,路过的几条街旁不时有小河映入眼帘,看着更有点像个宁静的小县城!旅馆在一个居民区旁边,虽然不远处有几个地铁出入口,但街上行人却不多,因为想着晚上出去逛逛街吃点东西,查了查地图,相距两公里左右的津南吾悦广场,是一个集娱乐休闲、商超购物、特色美食、商务办公、酒店住宿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于是在华灯初上的傍晚时分一路走过去,街道两旁的楼越来越高,路上的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赶到广场时已是人头攒动,直奔四楼的美食餐饮区,偌大的室内街区,两旁全是美食店铺,什么捞面、拌粉,什么烧烤、烤肉,什么海鲜、海底捞,什么川菜、湘菜,等等等等,天南地北的美食云集于此,人来人往间,都有些眼花缭乱了,各家店内早已人满为患,连店门口的长凳也坐满了人,都有说有笑地聊着天,问了几家店门口的服务生,才发现来得有些唐突了,人家都是预约了等着的,要进去至少还得半个小时。

因为是周末,预约的基本上都是附近高校的师生和周边企业的员工,这一片是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兴城区,看到的都是一张张充满激情的年轻的面孔,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的青葱岁月里。急急火火地围着找了一圈儿还是没地儿,好不容易在一家火锅店坐下,看看周围也都是男男女女的年轻人,或带孩子的一家三口,一时竟有些局促不安了!

服务生在各桌间穿梭忙碌着,不一会儿火锅开了,肉和菜端上来了,烟火缭绕里有些热火朝天的感觉,特色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置身闹市的氛围感!

二、携景拥城的海河风光

周日吃过午饭,从津南区到和平区,过天津大道,沿携景拥城的海河边北上,一路上与前来接我的志国兄谈天说地,他已在天津打拼多年,且已在天津买房定居了,对天津这道那巷的景点如数家珍,已俨然是地地道道的天津通了。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北京、天津、邯郸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而海河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全长一千多公里,她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三岔河口贯穿天津市区,至大沽口注入渤海,被称作是天津人的母亲河。

其实,说她是携景拥城一点儿也不为过,沿着河的两边行进,两边全是繁华的闹市街区,和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而绵绵延延的绿林、公园,一处接一处的码头、游船,其间又不时有铁桥闪过,又有白鸥翔集,每一处的景致都让这里有着不一样的风情韵味。

静静的水面相映着两岸的风景,一会儿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如同置身于上海的外滩,一会儿又是各式形态的古建筑群,让人仿佛又入了南京的秦淮河了!海河的夜景流光溢彩,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来打卡,人多得很,如果再坐在游船上听着讲解游览,会让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志国说。

这一点儿我确信,虽然这次我们没有时间在这里逗留了,但我曾到重庆嘉陵江坐船夜游过洪崖洞景区,景色美仑美奂,让人目不暇接,我想大概也是各有千秋,海河的夜景还有更多的元素在里面,也绝不会逊色吧!

三、不得不提的天津论“道”

下午入驻到已订好的酒店,来不及休息,我们便又匆匆赶到了附近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和人为造景固然让人赏心悦目,而厚重的人文历史以及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气息才是最吸引人的!

不得不先说一说天津的“道”了,因为在天津城里是很少有“街”,风景更多都是在“道”上的。“道”的本义是和路相关联的,例如我们现在的国道、省道、县道、河道、铁道等等,我查询了相关的概念资料,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但从我国古代起,“道”又被引申为“道理”,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哲学理论体系,成为各家各派围绕自己的核心主题探讨的思想哲理,竞相“论道”和推崇!而天津的“道”从历史里一路走来,虽然确确实实就是道路、街道的范畴,但又确确实实与其它城市的街道有所不同,之所以如此,仍与那段屈辱的过往有关,以至于沿用至今。

在我的认知里,始终认为城市里只应该有大街、胡同、小巷、市场之类的,城外的才叫大路、大道,但我查询了很多资料,都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说法,与现今大多数地方规划的东西为街、南北为路的意识或共识有所不同,天津由于当年租界各自混乱的道路命名,又因为这些道路早期顺着海河沿岸,并没有按东西、南北的走向规范建设,所以在后来的统一中,就以垂直于海河的道路为“道”(多以市县名命名),以平行于海河的为“路”(多以省名命名)。也许每个地方古今城市、道路的规模大小有所不同,各地的地域文化差异有所不同,因而命名由于历史原因和地方规则也就有所不同吧!

总之,我还是对天津的“道”感到有点别扭,虽然列强们在这里飞扬跋扈的年代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虽然所见所闻都在一种深深的沧桑厚重里,但如今走在这叫做“道”的大街上,回望间也还是本能地握着拳头说了声“前事不忘”!

四、人气满满的民园广场

穿过充满着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转进五大道的街区时,猛然间身边没有了机器的轰鸣声,没有了宽阔的马路,没有了滚滚的车流,并不太宽的街巷里,前后左右全是人,在随着人群缓缓的行进中,又间或有拉着游客的三轮车吆喝着从人缝里挤过,恍惚间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周边高楼林立的都市,突然间又远远的,仿佛也成了一幅奇丽的背景画!

我没有去过欧洲,但穿过弧形的回廊,步入五大道民园广场的那一刻,真的感觉又置身于中世纪的欧洲了!据介绍,这一圈儿的建筑整体为罗马风格,有着浓郁的欧陆风情,堪称天津的“小罗马”,的确如此!

追溯民园广场的历史,据说由天津旧英租界工部局始建于一九二〇年,曾经是在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综合性体育场,历史上有过许多辉煌的过往,举办过如万国田径运动会、万国华捕运动会、华北童子军运动会、万国越野赛和两英里竞走赛、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足球赛事等等诸多场份量不轻的体育赛事,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天津足球队的主场,因此成为天津市民心目中的记忆坐标。后经过二〇一二年的提升改造,提出建设“中西合璧的城市客厅”,民园广场成为了展示天津特色文化和开展都市休闲旅游的新名片;二〇一四年在原体育场的基础上建成了兼具体育健身、文化博览、旅游休闲功能的崭新场馆,除了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还能让市民和游客在领略五大道风情时,感受一份温馨和悠闲。

正值仲春,天气有些转暖,午后阳光和煦,广场上的人已满满当当的了,或独自一人的,或一家三口的,或三五成群的,或摇着旗带着队伍旅游的,或逛的或坐的,或聊的或吃的,人们在这城市身边的异域风情里安闲地徜徉着,正像有人描述的“闲暇之余,可捧一杯饮品,静坐于此,沐浴阳光,看人间烟火,听身旁喧嚣,感受尘世美好”。

其实,民园真正的特色远不止于休闲娱乐的功能,从游客中心开始沿周边一圈儿转下来,五大道历史博物馆、拜石博物馆、天津体育博物馆、和平区非遗展览馆,民园剧场、城市会客厅,以及众多的茶吧、酒吧、咖啡厅、餐厅、中外美食等共同哄托起了五大道地区人气满满的文化和生活氛围,也正活灵活现地展现着天津丰厚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美食和精神风貌!

五、历史里走来的五大道

据了解,五大道并非五条街道,而是指原英租界内一个风格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天津市和平区体育馆街的管界内,包括总长十七公里的二十二条街道,四界范围在马场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这个街区平行并列着五条东西向的主干道: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陆续建造的大片洋房,成为天津当时最高档的住宅区之一,曾吸引不少民国初年的军政工商各界要人入住,那些风格各异的欧陆风情小洋楼,使这里成为天津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正像一篇文章里写的:“各色小洋楼,浪漫的意大利风情街,复古天主教堂、巨型摩天轮,巴洛克、古典主义、哥特式建筑......,仿佛在英法,一个转身又到了意大利”。

在这一片狭长的区域里,道和路都有些狭窄有些随性,密密麻麻的老街巷和拥拥挤挤的旧建筑,又显得有些紧凑有些局促,不过远离了钢筋水泥的森林和滚滚的车辆洪流,又反而让人感觉更有了一种亲和力,一种宁静感!因为只有半下午的时间,全部看过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走马观花地逛逛了。临街的小楼前,总有一些铺子,或小吃摊,或茶饮店,或咖啡厅,一朵朵遮阳伞下,简简单单的几张小桌,几把椅子或凳子,几个人慢慢地吃着喝着品着,闲适地聊着天,而我却总停不下来,匆匆间便只有羡慕和嫉妒的份儿了!

因为是曾经租界的缘故,使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体现在最能保存而大众又看得见的元素上,那就是建筑了,如今各地随处可见的教堂便是个例子。天津的西洋建筑群,其规模和完整度,是其它地方所不能企及的,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饭店、银行、俱乐部、电影院、舞厅、西餐厅、洋行等形形色色的建筑,以及一个接一个亦中亦洋的名人故居、深宅大院,大街上走着走着就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作为一个好事的行者,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总在探寻什么!如今,漫步于五大道幽静的街巷,在一栋栋别致的洋楼前逗留,抚摸着津门百年历史的沧桑,远远地看那些沉沉浮浮的人生,渐渐地走进民国的旧时光里,仿佛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影子,就在街上、楼上,晃动着!

其实,在我看来,被称作“五大道文化旅游区”的这一片地域,在如今繁华的现代化都市的层层围裹里,更像一片已停止了生命、被风干了躯体的标本,静静地贴在那里,但忽然间却又被赋予使命,焕发了生机,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什么,警示着什么……

六、烟火西北角的早餐早市

早晨一觉醒来的时候快七点了,外面天已经大亮,昨天就想着早餐找个小店吃个特色呢。在天津的特产里,狗不理包子、大麻花早已走出了天津,在很多城市的街头巷尾都能看到,这次来天津吃个正宗的,也算是不虚此行吧!

早就查询到,离酒店不远处的西北角,是个很火很有名的早餐打卡点,正好可以去凑个热闹,于是打车一路过去,赶到西马路时,车多人也多了,路边下车的骑车的也越来越多了,交警在忙着指挥交通,人们在匆匆地赶路。与八大道不同,路边的这一片却是一条条地地道道的小巷,小巷都很窄,两边的住宅也不高,更像是一片老旧的小区,看过去时,巷子两边的店铺门头密布,中间的小摊一个挨着一个,旗幡招展,人声鼎沸,来来往往间,俨然又身处一方小镇的大集上了!

远远飘来的烟味儿香味儿,不断地扑入鼻中,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虽然已经快九点了,但在一个个的店门前,或小摊前,人们还是排着一条条长长的队,队伍移动得很慢,很想也过去体验一下,毕竟美味就在眼前,心急不得!漫过涌动的人群望过去,密集的门头间,白色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文化墙总是见缝插针,走过“烟火西北角,幸福铃铛阁”,我看见了“西北角合作社”和“二奶奶小卖部”,还有“公用电话”也定格在那里,在一个拐弯处的整面墙上,手绘的“天津美食方言”和寥寥几笔的美食素描,既简洁又大气,“来两块槽子糕垫吧垫吧”,“介家煎饼果子没治了”,“排嘎巴菜的人可海了去了”,“来碗浆子溜溜缝”,“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回见了您内”……

说西北角是美食的天堂一点儿都不为过,这几条小街汇聚了天津的各色风味小吃,而且价格亲民,让人吃得既放心又开心。清真寺旁边的这一条街上,顺着人群闻着味儿一边走一边看,煎饼果子、炸糕、卷圈、熟梨糕,老豆腐、锅巴菜、蒸包子、烤包子,老味的茶汤、面茶、油茶面,羊汤、牛肉饼、酱牛肉、炖牛肉,还有特色的酱料、蘸料,……,在林立的旗幡和密集的人群中寻觅,看什么都好奇,茫然间突然又不知道想吃点儿什么了。

天津人的生活真是过得有滋有味,大包子、煎饼果子,热气腾腾的蒸饼,据说是天津人的最爱,还有独特风味的传统小吃锅巴菜、老豆腐,一口下去地地道道的天津味儿就出来了,在一个小摊前找个小凳子随便坐下来,身边大多都是和我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要上一个煎饼果子一碗老豆腐,先慢慢地品一品,再换个地方来一碗锅巴菜,洒上点辣油、香油、麻酱、酱豆腐汁、香菜叶,在酥爽清香里又一阵大快朵颐,正像有人说的:一天的好心情从一份热乎乎的早点开始了!

问起“西北角”的地方大小和名字来历,却没有人说得清楚,只说是天津老城厢西北这一片地方。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地方没有完全随着周边现代化城区的高楼而改造崛起,依然老街老巷老生活,虽然老味土味依旧,但老天津风土人情、历史缩影、人文情怀却被保留了下来,其实这才是最能让人感受到的原汁原味的百姓生活、市井烟火!

在西北角的小吃街街头,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门头摊位多,但坐下来吃饭的地儿少,大多都是排上队随买随走,也许天津早已不再是天津人的天津,几条小巷的空间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趋之若鹜的外地游客了吧!天津人对吃很讲究,讲究正宗讲究味道,但也有不讲究的,那就是吃的环境,在铃铛阁的这一片街上,随处可见“吃着的”食客们,外地的游客也会“客随主便”,一手拿着喝的一手拿着吃的,有的在摊旁的小凳子上坐着吃,有的干脆随便找个台阶席地而坐吃,有的街边墙边站着吃,还有的边走边聊着吃,讲究或者不讲究,其实这也是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一道风景了吧!

七、津门故里、沽上艺苑——漫步古文化街

离高铁返程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吃饱了喝足了正好可以再逛一逛,顺北马路东行三十多分钟即到了海河西岸的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从马路一侧的高楼大厦到另一侧的青砖红瓦,从现代文明到传统文化的场景切换,有时候就在一个转身,“沽上艺苑”突然间就在眼前了,同样映入眼帘的还有两旁“古文化街”的旗幡和完美融入其中的大红中国结造型的路灯灯柱,以及后面宫北大街上红彤彤的大红灯笼和同样林立的旗幡招牌,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亮名片,这一点儿天津做得真不错!

据介绍,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是围绕元代古迹“天后宫”(原名“天妃宫”)修建的由仿清代民间小式店铺组成的一条开放式商业街区。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这里又称津门故里、沽上艺苑,是天津卫的文化发祥地。

步入古文化街,拐角处第一个十分显眼的门头和招牌就是“桂发祥”,也叫“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看了这么多年街头卖天津大麻花的,却一次也没有买过,更不清楚麻花还有这么多的品牌和口味,据说桂发祥的麻花具有酥脆香甜、久放不绵的特点,正好也买一点儿尝尝;“泥人张”彩塑也格外惹人注目,据说其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彩塑创作题材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以形传神,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再往里走,张家水铺、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老翟药糖、果仁张等让人眼花缭乱,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美食的味道,走到哪里都让人欲罢不能。据介绍这里是天津老字号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街内有近百家店铺。每个铺子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也许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人或故事在里面吧,近期读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幕接一幕老天津的生活场景、一个接一个老天津的奇人异事跃然纸上,风土人情、众生之相、江湖风云、世间冷暖尽在其中,于市井间展现着天津人独特的生活气息和赓续百年的精神风貌,这也许就是这片街区的魅力所在吧!

漫步熙熙攘攘的街区,两旁的店铺全是仿古的建筑,檐下、枋间一幅幅形态逼真、色彩绚丽的苏式彩绘,让整条街显得古朴而典雅,店铺门面多为砖、木雕刻装饰,又有一股浓浓的民俗风情和吉祥喜庆气息扑面而来,街区和门面都不大,这么多人置身其中却又没有一丝的狭促感,漫步中闲适而又清心,一时间仿佛又到了江南的小镇!

从景区的中心景点“天后宫”旁经过,门票不贵却没有进去,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一向对自然和神灵是心存敬畏的,对于这些被城市包围和商业化的特殊场所,我又不知道面对时该祈祷些什么,所以远远地看看也就罢了!相反,我更喜欢街巷里的那些相声茶楼茶馆,坐下来喝碗茶,听听那些地地道道的天津话,看看那些脍炙人口的相声演出,看累了再溜达溜达享受点儿美食,这才是紧贴地气、真真实实的生活吧!

……

要走了,回看天津城,时光与空间的积淀,现实与历史的碰撞,现代与古风的交融,无不让人感受着不一样的烟火气息,或隐的或现的,或浓的或淡的,静静地在岁月里在市井间流淌着飘逸着,其实这才是生活真正该有的样子!

(本文部分介绍性资料来源于网络)

2024年3月17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