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山长月的头像

关山长月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20
分享

又见山坡麦菊黄

本来打算国庆节放长假直接回老家,因单位有事,放假第四天下午才回到家。但只要回去,一切又都是故乡的样子。许多风景都撞到眼里,碰触到心上,便会产生出许多感慨来。

故乡已经处在深秋之中。村边有个叫井沟的地方,原来有一眼泉,小时候我们经常去沟里抬水吃。那时树木很少,而且常常会被老乡砍伐,现在已经形成密密的林,人要走进去很不容易。沿着井沟往前走,便是后河与前河交汇处,河流两边有许多树木,今年长高了许多。40多年来,政府一直在提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但真正的绿色是这几年发展起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人进城打工,许多田地被撂荒或者种了树,加上水泥、钢筋和砖的普及,再也没有人砍树盖房,树便活下来,草也茂盛起来,生态一天比一天好,没几年就形成了规模。

家门前有一个场圃,原来是用来碾场的。现在不种庄稼,父亲便开垦了,一边种洋芋,一边种蔬菜。站在场圃边上,可以看到对面的村庄,看到沟底的风景,看到院子后面半个村子的模样。在场圃与沟底之间的山坡上,我发现了一片接一片的麦菊花。这种花的花瓣很小,开的时候是连片的,样子像山坡上铺了一床黄色的毯子。花的气味幽香,很远便能闻到,细细品味有许多美好的意味在其中。麦菊这个名字,我只是听父亲这么叫,真不知道它叫梅菊还是麦菊,最终我称作麦菊,似乎更符合乡俗。事实上,这花开得很纯粹,很鲜艳,很美丽,绝没有俗气的感觉。每次见到它的时候,便想起那首《采桑子·重阳》的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快到重阳节了,季节已秋,人生已秋,花儿开得正旺。面对着满坡黄花,感叹故乡的深刻寓意,无论何时回来,故乡都能给人提供一种休养生息的归宿。既然回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好了再出发。

开始挖洋芋了。前半年大多数时间父亲在生病,对洋芋不能上心,今年洋芋长得不是很好,父亲对此很不满意。我认为种的这些洋芋,他一个人吃肯定没问题,所以产多产少无所谓。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偏差,父亲种了一辈子的庄稼,五谷丰登的理念铭刻在心里。我只从实用主义出发,认为产多产少没多大意义,不必在此事上认真。真实的情况就是,40年过去之后,父亲已经不是当年种24亩地的他了,各种疾病缠身,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我还没到场时,父亲先挖了两行。由于腿脚不灵便,显得很吃力。于是我便去挖,他跟在后面捡拾。白森森的洋芋散落在土地上,像牛羊散落在草原上,像珍珠散落在绸缎上。农业文明总用最美好最具体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眉开眼笑。只是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秋收的繁忙景象没有了,偶尔有几家挖洋芋的,但显得很稀疏。对面山上的地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被一个陕西人承包去,种了很多玉米。那些玉米快成熟的时候,玉米杆和玉米棒子一起被收割,粉碎成青饲料拉到银川去了。还种了很多南瓜,拨拉出很多南瓜籽,晾晒在学校院子里和戏场里。当下的村庄,以家庭为单位的作业方式逐步被取代,现代化脚步越来越快,对此村庄的人们心情显得沉重而复杂。除却不再辛劳的欣慰,人们还有些惜旧,有些无奈,有些不舍。

路上行走的大多数也是老人,村子变得空寂而落寞。前头奶奶拄着拐棍,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着。她仍然能认出我,问啥时候来的,是不是一个人来的。但我说什么,她却听不大清楚,便一遍接着一遍地问。90岁的她,今年精神比往年差了很多。人老了就像庄稼成熟,应该被收割。我听过同学的母亲讲过这样的话,说得令人悲伤又很自然。父亲在一天天地变老,我们在一天天变老,变老是自然规律,人不能违背这些规律。但有生之年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也许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又去了趟学校。小时候读书的八年制学校被撤销,改制的小学没有生源,也被撤销了。校园的大概模样还在,但院子里长满了荒草,形成一座废园。村子上空飘荡的读书声,曾经响亮了60多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了。我始终怀念这里读书的那些日子,从一个放羊娃,到最后从这里走向中专学校,第一次入学的情景,当上少先队员的情景,与同学们泥火炉的情景,清晨就着煤油灯读书的情景,傍晚在柳荫下背书的情景,老师上课的情景,都历历在目。尽管一切都不在了,仍然有那么多让人追怀的东西。回忆是一部童话戏,充满着希望和寄托,寓含着人生的追求,虽有艰难的环节,但每天都能够体会到成长。人生的许多思考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有点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环境可以给人很多东西,但真正让人思考的环境并不多,这座校园便是。

从校园里出来有一段路,原来是泥土路,现在变成水泥路。走在这段路上的时候,路边的地埂上又有三五片麦菊。虽然没有沟坡上的那么多,但也开得灿烂,香气很浓郁,让我在那个地方徘徊了很久。用象征主义的方法看待这种花,我想它们到底象征什么呢?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浪漫,没有竹子的骨气,没有梅花的精神,但在乡村山野这个大舞台里,它们仿佛什么都有,让人想到独立自主的精神,想到勤奋努力的历程,也想到活出自我的超脱。后来想到一个词,就是电视剧或者流行小说里经常说山野女子。她们经风见雨,自由生长,性格泼辣,敢说敢做,这种花很像她们。比起城市里的柔弱、依恃、自怜、高傲来,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人生状态!从这些花的身上我看到其中寄寓的一些精神,就是放下身段,不把自己看得很重;就是努力向阳,不断成长,“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是艰苦奋斗,百炼成钢,自由自在;也许还有很多。一束野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徘徊、无奈、懒惰和软弱。其训诫就是,年纪可以增长,精神不能颓废,不管怎么样,都要活成最好的自己。

3天之后,又到告别故乡的时候。午饭后父亲送我到村头,叔父与婶娘开车把我送到县城。由于他俩还没吃中午饭,到县城我买了烧鸡和活箩面让他们吃着,自己便乘车离开了。每次回一趟故乡,心情都会沉浸其中,回味久久不散。回头望去,烟雨中的故乡宛若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歌。这次回故乡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片片盛开的麦菊花,鲜美无比的花。20241016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