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元
元城谓之“元城”,应该以北宋名相范仲淹为抵御西夏侵扰,择此地筑西谷寨为始元而城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兴元山位于镇区街道东南山隅,值得一览。
农历二月初一,待在单位好久没能出门活动,今日借机携小孩同游。这个时节里,余寒未消,盈暖不足,山底下穿着棉袄,走到半山腰已经汗涔涔的,抬眼望去,晴日当空却大风起尘,黄土枯草一片苍黄,这是我们西北高原自带的坚韧与苍凉,就像特产于本地的荞面和黄酒,盛满在大碗里,却溢出满怀的壮烈豪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兴元山也如此。路的尽头为体育广场,再上五十四级石阶后的宽阔处,建有四合院形制的药王庙。我们去的时候,庙的院门上锁,无法近观,隔墙看,全部为砖瓦结构,成年不古,积年累月的天气影响,原本朱红的柱子和彩绘的斗拱,颜色斑驳,漆皮剥落处甚多。庙的稍南端立有一座石碑,风侵雨蚀,字体残缺,仔细辨认并请教市公路局赵玉发局长,得到“神龙咸丰四年岁次甲寅暮春之吉 镇原增广生员贺缉平”的字样,细看碑记,大概意思是此山原本肇建有药王庙,道光十三年重修,再修于咸丰四年,根据赵局的推算,咸丰四年应为公元1854年,距今166年,是一块珍贵的文物,捐资修庙的以古代商号居多,如:茂盛合、永庆福、永泰成、志正合等,文雅有内涵,甩出现在动辄就是简单粗暴的丁大头胡麻油、方脑壳烫菜、老干妈辣椒酱好几条街。也有捐资的个人,基本为马姓,如:马天位、马天*(字迹不清,无法辨认)、马成*(字迹不清,无法辨认)、马成尧等,很有年代感,印证了赵局长“元城周围除了马家,大多都是回乱之后迁移而来”的推断。
“爸爸,你好了没?我在这儿都晒成干片片了。”小孩发泄心中不满,打断了我执拗的沉迷,抹了抹额头的汗看表,辨碑文前后耗去一个多小时,容不得逗留拖沓,遂起身下山。
返回的路上,日落黄昏,俯瞰全城,寥寥的星火闲适地散落开来,眨巴着铺向远方;一笼袅袅烟雾泛在半空,好似淑媛的长发,让元城这座小城褪去刚猛,平添几分柔美,一昼一黄昏便是人生的两种境界、两种态度。很多人会说,本地何处有好山好水?只有崾岘接梁峁,山洼通沟垴,若用心发现,好景致往往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