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远眺静谧的关山,感触时光飞逝。蔓延的思绪将我拉到学生时代。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当然也是懵懂好奇,单纯可爱。一个个青春的身影跳跃出来,有些同学们名字一时想不起来,随着外号涌动,出现了一个个记忆中的故事。
“老七”高挑漂亮。顾名思义,“老七”是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她上面还有六个姐姐。60、70年代,家里小孩都多,3至4个正常,1至2个稀有。但家里有“七仙女”的确实不多。1982年国家开始计划生育,这是一项基本国策,其目的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莫言的小说《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21年,进一步优化了生育政策,明确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这是国家在发展中的生育政策调整。言归正传,继续“老七”的话题。1980年,我上初中时,年级九个班。1983年,初中毕业,“老七”与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了技校,毕业后就到当地的一家大型企业从事“大国工匠”的炼铁炼钢工作,为国家发展炼制出急需的钢铁。这家企业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黑色与有色并举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经过60多年建设发展,已初步形成钢铁、有色、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当时青春年少的我们现在已年逾50,奔花甲而去。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作出了贡献,陆续到了退休的年龄。“老七”应该也退休了,享受这个伟大时代和国家日新月异带来的美好生活。她如果有小孩的话,按计划生育政策也只能生一胎。她的孩子也应该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了。孩子有那么多姨姨的关爱,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骆驼”是我1983年读高中时一个同学的外号。她的个头比一般男孩子都高一些,感觉超过1.75米,走起路来像一个标准的军人。由于个子太高,同学们称她为“骆驼”。她与我们班一个姓黄的同学谈恋爱,两人个头般配。黄同学超过1.85米,当时喜欢戴一顶黄军帽,穿一件军绿色的确良上衣和一条蓝色的确良喇叭裤,脚上是一双三节头皮鞋,钉着鞋掌,走起路来带着“哒哒”的响声。后来断断续续听说因为我,他们有了矛盾。姓黄的同学家是铁路上的,找了两个铁路上的“混混”教训我。那天我正在市里的体育场与几个同学打“半场”篮球。“混混”走到球场,说跟我说个话。我刚到球场边,就与我“动手”。我从旁边石凳边取了一个木棍,加上同学们也跑了过来。他们两个见状,吓的急忙跑掉了。其实我非常单纯,与“骆驼”很少说话,当时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恋爱”这个词。是“骆驼”想好好学习,不想跟黄谈恋爱,找个借口而已。黄同学误会了此事,以为我与“骆驼”谈恋爱,“骆驼”才“甩”了他。高中毕业复读一年后,我考上大学。毕业后去了外地工作,后来一路奔波又去更远的地方工作。父母亲退休后到兰州居住,我再也没去过我上学时的小城。“骆驼”与黄同学好像都没有考上大学,不知后来怎么样了。
我十分想念小城。去年秋天到新疆出差,火车路过小城,我睁大双眼眺望即熟悉又陌生的小城,如同脑海中的存放的黑白照片,非常自然亲切,那是我小学、初中、高中时代的小城。车在小城车站停下来,有上车的旅客,我一一打量,寻找熟悉的身影,但全是陌生的面孔,有点遗憾。总想着去小城走走,无奈,做为一个上班族,诸事缠身,身不由已。加之近几年疫情侵扰,不敢出门,害怕隔离影响单位的事。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去小城走走的宿愿?
梅超风,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是东邪黄药师的弟子,武功极高,功力在马钰、丘处机、欧阳克之上,略低于裘千仞。1987年,我上大学时,桌位前面的同学的外号,是我同桌梁《建筑素描》课余时间从嘴里蹦出了“梅超风”这个称呼。起因是她一头乌黑飘逸的头发像梅超风,老是在我们眼前晃动,加上同学的名字里也带一个梅字。2019年6月,大学毕业30年,“梅超风”同学来我工作的小城旅游,在崆峒山上“修行”几天。下山见面,与同龄人比较,从她身上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感触时光对她别样的好,经过近30年的磨砺,还是如此“年轻”,比学生时代更漂亮。我知道她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更重要的是她心态好。她已从单位内退,在各处旅游。游玩平凉后,建立了微信“崆峒派”的同学群,发一些旅游的消息。她从我工作的地方出发,又去了给她起外号梁同学工作的地方,梁同学从事监理工作,当时在一个项目忙碌着一个输电线路工程。梁同学因为名字里因为有个“焱”字,也有一个“三把火”的外号,这也与他活波好动的性格相吻合。
说起来,往往有个性、开朗乐观的同学才会有个“别致”的外号。给同学起外号的同学,更多的是带着“有趣的调皮”和“萌动的好感”。同学的外号成了难忘的记忆,让我想念起美好的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