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天才
张掖,西汉时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作“甘州”。
没有江南的婉转秀丽以及小桥流水,没有上海国际化的购物天堂,但它的人文自然环境那般怡人,这就是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誉为“塞上江南”的金张掖。游览甘州,感觉有点像到了江南一样,居民们悠闲平静的生活,让游人羡慕。饮饮茶,聊聊天,尝尝卷子鸡、孙记炒炮,品品古韵,回味历史,感慨人生,赏千年大佛,叹神秘多彩地貌景观,放空自己,内心定然随之宁静。
与友人驱车前往湿地公园,浮现眼帘的是一片偌大的荷塘,各色荷花千姿百态,竞相绽放,风韵万千,成了游客体验水乡风韵、感受湿地风情、尽览生态美景的旅游胜地。近观清幽荷景,朵朵芙蕖,盛情舒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宛若脱俗的芙蓉俏女,茂密浑圆的团叶,似把把撑张的别致绿伞。微风拂面,凌波莲叶恰如舞动着的翠色裙裳,醉了心田,亮了双眸,染了荷香。清水里笔直的花茎轻轻摇摆,欢乐的鱼儿穿梭于水面的阔叶下,偶尔散落的花瓣,又惊起一池涟漪。千般佳景,万种柔情。
来到西北内陆久负盛名,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的佛教寺院---大佛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西夏王国修建的众多寺院中迄今仅存的一座,虽饱经风雨沧桑,但作为古建筑,依旧以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备受世人瞩目。大佛寺建筑技艺高超,迄今仍然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这里不仅仅是寺院,还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珍藏着各种历史文物,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既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全国仅存的四大皇家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西夏国王赐名为”卧佛寺”(据榆林窟的西夏题记,它可能还有“甘州圣宫”之称)。元代改名为“十字寺”,明永乐九年重建,敕赐名为“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敕改名为“宏仁寺”,历代多次扩建重修。
说起大佛寺的兴建,充满神秘的色彩,并有种种传说。明代宣德年间《敕赐宝觉寺碑记》和万历年间的铅碑铭记说:甘州地区原有迦叶佛遗迹,比较有名。到西夏时期,以佛教为国教,甘州改成为佛教重地,先后有几位最高级别的高僧——“国师”主持(西夏末期才有更高级别的“帝师”出现)。1098年的一天,国师嵬咩思能忽然听到从甘州城西南隅传来悦耳亲切的佛曲和颂佛的声音。他急忙前往寻访,发现乐音有地下传来,便命人循音挖掘,在距离地表四尺余深的地方,忽见金光灿烂,定睛一看,是一堆金砖玉瓦,搬开金砖玉瓦,竟是一尊精美的卧佛像。国师喜出望外,倡导集资修建佛寺。佛教徒们踊跃捐款,很快动工修建,不到一年时间,大佛寺就建成了,名为“卧佛寺”。《西夏书事记载着另一个传说:西夏贞观二年(1102年),西夏国王乾顺为王母大做佛事祈福。甘州高僧法净趁机献上三尊卧佛像,说是因夜望甘浚山下有佛光而前往挖掘获得的。这正迎合国王的心愿,于是下令建寺供奉,赐名“卧佛”。据明朝初年一位外国使臣参观的记载,说这座大佛寺的范围长宽都有500公尺,相当宏伟;又说居民成群结队到这座寺庙礼拜,成了许多更为奇妙的传说——西夏皇太后和国王曾来大佛寺进香、住宿;南宋末帝赵显被元兵抓获后,逃来大佛寺出家;元世祖忽必烈出生在这座大佛寺,其母别吉太后死后又停柩在寺内致祭;元代末帝也出生在这座大佛寺,是南宋末帝的儿子等等,上述种种传说,把张掖大佛寺描述成洞天福地。
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卧佛后有十大弟子群像,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藏经阁面阔21.3米,进深10.5米,单檐歇山顶。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密宗覆钵式塔,主塔高33.37米。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寺院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
傍晚时分来到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灯阵”———张掖市甘州区屋兰古镇“九曲黄河灯阵”。“九曲黄河灯阵”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从《封神演义》中《三姑计摆黄河阵》,三宵娘娘(云霄、碧霄、琼宵)为了替其兄赵公明报仇,摆下黄河灯阵和姜子牙斗法由此而来,此阵阵排天地,势摆黄河,装尽乾坤,环抱九州,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流传千年,古城的人们每年正月初四到十五期间举办观灯、游阵、祈福活动。阵内设365杆旗,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白、青、赤、黑、黄立幡,再以365盏明灯设于旗下,代表365个行业或365天,阵内九曲绵延,三回九转。
据了解,“九曲黄河灯阵”包含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代表了千年来甘肃河西民众对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该阵以九宫八卦、二十八星宿、十二生肖、五行四象、二十四节气和九大愿望为主要构成要素。灯阵内有墙面700多面,每个墙面图文内容反映九大神的来源、二十八星宿的寓意、二十四节气的演变、八卦,丝路文化等,游客可以通过灯阵内的墙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这是著名诗人卢纶的古诗名句。黄河九曲一词最早见于《河图》对黄河的记述“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宣化府志·延庆州》“上元张灯,设放花炬,村庄城市多立竹木,制黄河九曲灯,男女竞赛夜游,名为走百病。”由以上文献可了解当时灯阵造设及其活动的概貌。在民间更有“逛逛黄河灯阵,干啥啥都顺”、“抬头望神明,干啥啥都赢”。“摸摸灯杆、祛病延年”和“娘娘面前求盏灯,不愁儿女不愁孙”的说法,据历年的举办结果表明,以上民谚大都能应验。
九曲黄河灯阵的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的方位,以富贵不断头的传统图案而成。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象征中华九洲。从入口进,顺利的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次日,在友人陪伴下,来到雄奇壮观,粗犷豪迈,被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的平山湖大峡谷丹霞地貌,这里峰丛、峰林、孤峰、石墙石柱,千峰竞秀、万壑峥嵘,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将红色的山体镌刻成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画卷。
大峡谷或开阔或幽闭,或笔直或蜿蜒, 地势险要,形状众多,天梯难上,地貌奇特,风景壮美。步入宽阔平直的山谷,会发现光线在崖壁上尽情展示,变幻出绮丽的光影,而攀爬于狭小曲折的一线天,一条深不见底,像迷宫一样的峡谷。峡谷内,山倚壁蜿蜒,峰随地势峥嵘,石林犬崖交错,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置身于纵横交错的沟壑,成林的群峰,犹如世界建筑大师巧夺天工之作,让人目不暇接:林立的楼群,雄奇的宫殿,人鸟兽塔,惟妙惟肖,面积之大,观赏性之强,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或侧身或匍匐,用肢体去触摸带有岁月温度的岩石,则在一瞬间似乎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的山脉律动。
这里峰林奇特,峡谷幽深,有虎头山,猴子山,还有火焰山,有情侣峰,雄奇的宫殿,探海的神龟,扬帆出海的船,有高楼林立,还有戍守边关的将军,可以说惟妙惟肖,各种景观都可以拟人化,让它有血有肉,喷薄欲出,名不虚传。
平山湖大峡谷的丹霞地貌。它不仅见证了几千年的丝路繁华,更是亲历了地球上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迁。两亿年前,祁连山区挣扎着从海洋、海岸带变成陆地。之后的五千万年间,强烈的地壳运动使祁连山拔地而起,其北麓和龙首山南缘的两条深断裂之间的地块断陷为盆地,这就是河西走廊的前身,而龙首山—合黎山北麓,则断陷形成了平山湖盆地。在距今一亿年前后,两个盆地中堆积了厚厚的红色碎屑,并慢慢成为岩石。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祁连山地区自800万年前再次大规模抬升,上述两个盆地也随之抬升,并受到流水与风沙的不断侵蚀。由于气候干湿的频繁变化,祁连山北麓的盆地中沉积了杂色的岩石,抬升后经过自然的侵蚀,形成了如今驰名中外的张掖七彩丹霞。平山湖盆地中坚硬的岩层,在地壳运动中产生很多裂隙,流水首先从红层上的裂隙进行下切和剥蚀,形成狭长的一线天式的“巷谷”,沟壁则沿垂直裂隙发生崩塌,使巷谷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发育了丰富多彩的丹霞地貌。如今的平山湖丹霞地貌区,仍然保留了大量一线天和峡谷地貌,还有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而又连绵不断的峰林、峰丛。
跟南方的丹霞娟秀柔美不同,平山湖大峡谷的丹霞是粗犷壮阔的。它赤城万仞,层层叠叠,赤裸裸地铺于龙首山山麓,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尤其在太阳余晖的照耀下,犹如万里火红的云霞,又如一片跃动着火苗的火海,燃烧了整个天空。荒无人烟的岩漠、戈壁和崎岖的地势,使得这里人烟稀少,新、奇、特、美的地质地貌,正好给了这片美景展示壮美野性所需的更多空间,在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这片土地能让慕名而来的访客心生自豪、敬畏和震撼,为能身临其境而自豪,为它的恢宏而心生敬畏,更为时间的壮丽和永恒而震撼。
甘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让我由衷眷恋着,更是真情赞叹这里纯朴、勤劳、智慧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