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是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奇幻的想象、生动的情节、鲜明的爱憎,多维的教育和审美功能,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显示着地方文化与众不同的特质。
张掖是一方遍地都有文化遗珍的宝地,民间传说数量大,种类多,流传广,使张掖许许多多自然景观、历史遗存、宗教寺庙、风俗习惯都充满了神奇色彩,为张掖传统文化增添了熠熠光辉,也为张掖文化产业发展和文艺事业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民间传说给张掖的山川河流披上了文化的盛装,使自然景物有了生动的人文内涵。山川河流,向来是人们的想象驰骋的起点。这些传说,有的以神奇的想象解释了山川的形成。关于祁连山有这样一则传说:祁连山本来到处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松涛花海,风光旖旎,月宫仙女私自下凡来此游玩,被王母娘娘召唤,匆忙中将身披的白纱和佩戴的珍珠项链遗落山间,白纱变成了连绵的雪峰,珍珠变成了洁白的羊群。有的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叙述山川河流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大禹治水的故事:远古时候张掖水势浩大,经常给人民带来灾难,大禹治水来到张掖,带领民众疏导水流,将弱水河等河流连通到黑河干流羌谷水,至于合黎山,大禹挥动开山巨斧劈开合黎山,把洪水导入居延泽,张掖大地从此变成一望无际、宜耕宜牧的沃野。有的以神仙先贤在张掖活动的故事为山川河流增色添彩。七彩丹霞形成传说多种多样,其中的一种是:财神赵公明赴西王母蟠桃宴归来,酒酣醉卧于黑河岸边,善良的百姓为他昼驱蚊虫,夜遮风霜。财神醒来,感念此地百姓忠厚善良,于是从装着天下财宝的褡裢中倾倒下无数金银财宝,以至于堆积成山,化作张掖丹霞彩色山丘,成为张掖人民世世代代取之不尽的财富。
民间传说给张掖的历史遗迹披上了神秘面纱,使历史遗迹蕴含的文化信息更加丰富。高台晾经台就是一处历史与神话交相辉映的古迹。晾经台据传是前凉王李暠为迎击进犯的北凉沮渠蒙逊军队所筑的点将台,后来传说唐僧师徒取经返回,在渡过当地羊达子河时经卷被打湿,于是在河岸点将台晾晒经书,并为当地风景所吸引,流连数日方才离去。从此点将台就被人们称为晾经台。这类传说很多,比如黑水国的传说,骆驼城悬羊击鼓的传说等。
民间传说给某些动物植物虚构了神奇的来历,使动植物成为地域文化有生命的载体。张掖肃南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梅花鹿是没有角的,而骆驼头上却长着一对锋利无比的犄角而称雄草原。梅花鹿感到自己空有一身漂亮花衣,却少了美丽的头饰,美中不足,非常羡慕骆驼又好看又锋利的犄角,于是就想寻找机会盗取。一次骆驼酣睡,鹿乘机偷走了骆驼的角,逃往祁连山中。骆驼醒来奋力追赶,追到祁连山已是筋疲力尽,看到山中长着许多灵芝仙草,便贪食美味,不再去追鹿,最终成了现在的模样,而祁连山中从此多了一种美丽的精灵——梅花鹿。焉支山下出产的良马遐迩闻名,“火焰驹”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据说很久以前,山丹大马营草原一户养马人家的母马生下了小马驹。小马驹干瘦如柴,身上长满疮疤,没有一根毛,每逢雷电雨雾天气就仰天嘶鸣,嘴里喷出一股火焰。放马的老牧民认得这是一匹宝驹,他请求东家以瘦马驹顶了自己的工钱,辞工回家。出发前,他把马驹拉到僻静处,熬药涂在马驹身上,不几天,马驹身上的疮疤脱落,长出一身火红油亮的毛。老牧民备上鞍韂,跨上长鬃飘飘、口喷火焰的宝马风驰电掣般回家乡去了。从此,人们才知道焉支山下的草原出产火焰驹。张掖许多不宜耕种的荒滩上,长着一种粉团花,学名狼毒花。传说王母娘娘出游路过张掖,落地小解,正值身上不便,把一丛小草染红,王母觉得不妥,打开随身携带的粉盒,在血迹上撒了些铅华,于是,张掖大地上有了先红后白的粉团花。这类传说在农村牧区流传很多,人民群众在辛勤劳动中的创作,使张掖大地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成了寄托美好向往的文学形象。
民间传说中的细节和幻想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增加了张掖的历史文化底蕴。传说伏羲生在张掖。陇西隐士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羲》记载:春皇庖羲即伏羲的母亲游于“华胥之洲”,忽然飞来一道彩虹绕着她旋转,她便感觉有了身孕,经过十二年的怀胎,产下了伏羲。解放前修撰的《新修张掖县志》记载,古华胥国由帕米尔高原迁至张掖,原住地址称人祖山,即现在张掖城北40里左右的人宗口。既然华胥在张掖,那么伏羲就可能出生在张掖了。张掖还有老君开黑河的传说:老君为寻找流沙净土,骑着青牛来到张掖东大山巅,放眼一看尽是茫茫戈壁。经询问土地、山神才得知,这里曾是浩瀚弱水,大禹导弱水入流沙,命寒龙镇守南山,把雨水冻成冰雪,大片土地得不到滋润,变成了戈壁。老君便和山神、土地来到南山,将拐杖化作犁铧,衣带化作绳索,把犁套在青牛身上,老君扶犁,山神、土地牵牛,开辟了黑河,南山的雪水顺着河道流到平川,变成了良田。此外还有《霍去病与双墩子》《贺锦与甘州城》传说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民间传说塑造了大量忠孝贤良和神狐鬼怪的形象,发挥了一定的正风俗、明教化、扬善抑恶的作用。坐落在张掖市区中心的钟鼓楼又名镇远楼,是甘州最有名的景点之一。相传很久以前,在黑水国不远处,祁连山的雪水汇成了一片金湖。黑水国被风沙掩埋后,难民们迁徙到湖畔定居。可惜好景不长,一只黑鱼精兴妖作怪,山洪爆发,黑河泛滥,人们流离失所,再次失去安宁的生活。正在修建马蹄寺的能工巧匠张氏三兄弟,父母也在这次灾难中遭遇不测。张氏兄弟无限悲痛,决定报仇雪恨,在百姓帮助下打败了黑鱼精,在金湖中心建造了雄伟的三层高楼,楼上悬钟架鼓,晨钟暮鼓,震慑妖怪。张氏兄弟为民除害的事迹,也广为百姓称赞。
民间传说承载了少数民族悠久的文化记忆,展现了民族精神和历史风貌,起到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张掖市内裕固族、回族、藏族、东乡族、保安族、蒙古族也有各自的民间传说故事。流传在张掖市平山湖乡蒙古族中的有《成吉思汗的骏马》,叙述一匹火焰般的枣红色骏马,负载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东征西战,建立赫赫战功的故事。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在肃南县皇城区和马蹄区一带也有流行。裕固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是口头传说非常丰富。有记述元末明初裕固族东迁的长篇史诗《尧乎尔来自西志哈至》,还有《部族的传说》《杨(玛)安绪录的传说》《阿木兰汗的传说》《神箭手射雁》《骑神马的巴特尔》《长毛喇嘛》《王子护法》《傻瓜赛维力》《山羊太木》《黄莺妈妈》《雅当姑娘》《赛赛成》《萨娜妈》等故事,从中能窥视到裕固族独特文化的魅力。
民间传说和一些佛教传说互相影响,增加了佛教的神秘色彩,对佛教文化在张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修建张掖大佛寺的传说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是:有三位得道的印度高僧为亲兄弟,要到东土弘扬佛法。来到张掖,老大看到甘州城内芦苇摇曳,清波荡漾,风光秀丽,且商贾云集、民风淳朴,一片繁华景象,是修行弘法难得的好地方,就告诉两位兄弟要长留此地。送走二位兄弟后,老大在想在客栈小憩一会,没想到一睡三天三夜。到第四天店家清早出门,只见一座山一样的睡佛卧在客栈院内,细一看,竟和那熟睡的兄长长相一模一样。店家恍然大悟,知是佛祖下凡,连忙跪倒叩拜神佛。后来甘州的父老乡亲和各寺主持商议,就捐资建成一座寺,名叫伽叶如来寺,又先后叫过什字寺、宝觉寺、宏仁寺,后因大殿内的卧佛为全国最大,遂改名为大佛寺,延续至今。相传宋代德佑皇帝赵显曾在此出家,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就出生于此寺。据说唐三藏去西天取经,过不去流沙河(即黑河),就投宿在大佛寺。此外,马蹄寺、香姑寺、双树寺、文殊寺等寺庙,也都有神奇曲折的民间传说流传。
张掖市十分重视民间传说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发掘利用,目前已有多种民间传说故事集出版。张志纯等主编的《张掖民间传说故事》,比较全面地整理收集了张掖民间口头传说故事。还有一些民间文学爱好者,在不断整理发表和创作民间故事,张掖民间文学的宝库也越来越丰富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