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令团的头像

岳令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02
分享

李俊红:为艺术而生

那天,在老城区道北路办事处春都社区的一间工作室里,我看到了48岁的李俊红,只见她满头银发,穿着朴实,脸上绽放着慈祥的笑容,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她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她就是为艺术而生的人。

李俊红出生在嵩县城关镇北店街村,北店街村依山傍水,风光秀美,民风淳朴,文脉悠长。村子的南面紧连着陆浑水库上游,北面是九皋山的一脉分支——一个不大的小土山,“跃进渠”似一条银带穿村而过。特别是每天日出日落的时候,村里做饭的炊烟和山里升起来的烟雾混合在一起,使古老的北店街村,显得更加神秘,更加有古典气息。

小时候,李俊红个头不大,但是很活泼,她喜欢和小伙伴在山下的田野里追逐打闹,每当她在山林中玩耍时,她总喜欢静静地听着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童年的她特别喜欢画画,每次上课,她总是趁老师不注意,偷着用纸笔画画,画小人书上的人物,一个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而她最喜欢的还是玩泥巴,把土用水和成泥,捏成各种玩具来玩。开始是捏泥罐,几个小伙伴一起捏,捏成后喊“一二三开始”一起往地上摔,泥罐就会“啪”的一声底部炸开了花,谁的开花大声音大,谁就是赢家。后来又捏小人、捏坦克,也许她天生就是捏泥巴的料,练习得多了,她就捏什么像什么,各种生灵,什么花草虫鱼啦,飞禽走兽啦,她都会一捏一个准,有些还涂上彩色的颜料,惹得一群小伙伴围着看,叽叽喳喳地点评。因为玩泥巴,她可没少挨家长的训斥,爸妈怕她总是玩泥耽误了学习,还有就是穿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她清楚地记得她八岁那年,该过年了,爸妈扯了一块布给她做了一身新衣服,让她试试合不合身,她穿着新衣服兴冲冲地跑到大门外,来到了河边,挖起一堆土,用手捧着水三下两下和成了泥,然后就开始捏泥人。这次捏什么呢?她想起了刚刚看过的小人书——《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于是一下子来了兴趣,对,就捏可爱的白雪公主!她就那么一捏一揉,就做出一个圆圆的小脑袋,又用泥团搓出一对大大的眼睛,用小草梗画上一张小嘴,还随手摘下向阳处的一朵小花插在泥人头上,哦,好美啊。接着,她开始捏身子和腿,还捏了一条百褶裙,“白雪公主”捏成了,可真漂亮。她一边看一边想着再捏上模样不同的七个小矮人,放在白雪公主旁边,就可以让小伙伴们来看了。正在她自得其乐的时候,她的屁股上冷不丁挨了一巴掌,她痛得“哎呀”叫出了声,扭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妈妈一边爱怜地打她一边训:“你这个憨妮子,看你的新衣服弄成啥了,哎呀!这可咋过年啊?”她低头一看,原来她只顾玩泥,忘了自己穿的还是过年的新衣服,新衣服早就被她弄得浑身都是泥巴。回家后,妈妈把她的衣服脱下来洗了,由于冬天天太冷,衣服一直没干,过年时她穿的是平常的旧衣服。

就这样,玩着玩着泥巴,她就长到了十一二岁,这时候她捏泥巴的技术更加娴熟高超了,看到啥能捏啥,想要啥能捏啥,捏啥像啥。成天捏泥巴,她还有了一套自己捏泥的方法,用湿润、软、好捏的黏土捏泥人的头、眉眼等比较容易,然后再细细地画上衣服的纹理会更加生动。晒泥人不能在太阳下暴晒,那样就会容易爆裂,要阴晒,才能保持泥人的完好。手腿的接头、弯度也都有一定的尺度,掌握得好就不会裂纹。“我感觉画画和捏泥人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喜欢和长期的坚持,做出来的作品效果都还蛮不错的,收获了不少称赞,也更加强了对于艺术创作的信心。可能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吧,觉得自己应该蛮适合走这条路的。”李俊红这样评价自己。

18岁那年,因艺术天赋和努力,她考上了洛阳艺术学校,开始了求学生涯的艺术之旅。刚上大学的她,发现生活的节奏整体慢了下来。课业的压力和老师的鞭策在这里不复存在,学习氛围相对宽松包容,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她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爱好,规划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有一次,她到孟津县朝阳镇亲戚家玩,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了唐三彩。一匹匹三彩马,微微昂首、气宇轩昂,提腿扬蹄、蓄势待发;一位位仕女俑,倾国倾城,玉面桃花,翩翩起舞,姿态万千;动物、器皿……这些富丽堂皇的唐三彩,其绚丽斑斓的艺术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的俑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淋漓尽致的展现,似乎带她穿越千年,目睹到盛世大唐的万千繁荣,也令她一下子喜欢上了古代陶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学习的目标日渐清晰,在课程上也便有了努力的方向。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嵩县做了一名教师。然而,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热爱和向往,让她萌生了辞职的想法。后来在众亲友反对的情况下,她毅然放弃了教师工作,直接来到了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师从陶艺大师高水旺先生,学习制作古代雕塑。

高水旺先生对她严格要求,悉心传授古代雕塑技艺。虽然她捏泥人捏得好,但古代雕塑的制作和泥巴还是有很大区别。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她由于缺乏耐心和实际操作经验,制作的雕塑有点粗糙。高水旺先生严肃地对她说:“雕塑工艺不能粗制滥造,一定要多观察,勤练习,有耐心,练好基本功,这样才能成为雕塑工匠。”她从老师的话里受到了很大启发,开始耐心细心虚心地学习雕塑制作技艺。她认真研究,反复琢磨、观察,一遍一遍地雕刻。纹路不均匀,抹去再来。有一点不满意,毁掉重来。有任何疑惑,都会详细地询问老师,直到做出满意的雕塑作品为止。

后来,缘于对灰陶的喜爱,她又跟着“民间工艺美术家”袁德修先生学习灰陶的制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细细观看袁德修先生制作的陶器,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向先生请教。白天拿着泥团细细琢磨如何制作陶器模具,跟着老师认真细致地学习雕刻打磨的一道道工艺,晚上做梦都在制作陶器。冬天天太冷,风呼呼地刮着,她的手都被冻得裂开了,流着血;夏天温度高,她站在上千度高温的炉前学习制作手艺,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每制作一件陶器,她都会细细观察实物,拿放大镜认真观察,或者把实物多方位图片带回家,贴在墙上、床头细心观察,还要把轮廓、造型在白纸上一点点描下来,然后照着图纸制作。她的皮肤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和太阳晒,变成了现在的这种小麦色,她的一双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为了能复制出与古代一样的陶器作品,她走遍了孟津朝阳的每个地方,从不放过一个小土坡、土沟。从建窑、造型、翻模、制作、烧窑、做旧,每一个环节都亲手去做,认真细致地去揣摩古人制作陶器的每个细节,其间的辛苦不言而喻。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她积累了经验,看到了希望。慢慢的她做出来的陶器也越来越受人欢迎,她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

1999年,李俊红与西安美院雕塑专业毕业的王俊杰相识相爱了。爱的滋润和专业雕塑家的指点,为她的陶器作品注入了新的灵魂,变得更加灵动细腻,形象逼真。2004年李俊红怀孕了,两个相爱之人在喜悦中共同迎接着新生命的到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福祸旦夕,这年年低,就在李俊红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爱人王俊杰突然脑出血住院,治疗后留下了后遗症,不能干重活累活。从此,李俊红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她一边照顾爱人和孩子,一边打零工赚些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孩子上小学后,她选择了文化氛围尤为浓郁的老城道北安家,老城是洛阳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堂、丽景门、周公庙……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化价值很高,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这时候,她又开始从事自己最喜欢的陶器艺术了。“一件陶器作品是有灵魂和思想的,我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万物的喜爱融于作品之中,这样,陶瓷便活了起来,也正因为如此,一旦爱上陶器艺术,便再也割舍不下。”李俊红如是说。

手工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作者要先设计,心中有了作品的样子再动手制作,选择泥料、捶打泥板、捏形、按模、精修……作品成型后,放在室内阴干,之后入窑烧制,一件作品从设计、制作到烧制完成,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李俊红最感兴趣的是制作仿古陶艺作品,包括汉代宫廷礼仪马、北魏时期女俑等。为了收到最佳效果,她可没少下功夫,平时没事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就拿汉代宫廷礼仪马来说,从马的神态到马鞍的配饰花纹,她一看就是大半天,还从不同角度拍照,回家仔细研究。“我将雕塑与陶艺相结合并加以创新,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李俊红笑着说。

虽然做陶器很辛苦,收入也仅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开支,可这是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我一拿起泥巴心里就会很安静,也就是说,一摸到泥巴能让我心安。”“我一坐就能坐好久,忘了吃饭、睡觉,做出来满意的作品,我会高兴好久。”李俊红动情地说。

李俊红还擅长做麻布画。还在青年时期的她,一次在参观博物馆时,几幅麻布画深深吸引了她,画作所散发的特殊质感和自然气息,让她沉醉不已。此后,她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向专家求教,悉心研究创作麻布画。她利用麻布的强度和韧性的特性,使得创作的画作不易损坏,并且利用纺织品染料及天然植物进行绘画和渲染,可长久不褪色,使得绘画作品可以长久保存。这样创作出来的麻布画,天然颜料与麻布本身的纹理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融合,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让她对麻布画创作更加爱不释手。2023年6月8日,在深圳文博会14号馆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工艺美术展区,李俊红在现场创作麻布画,笔触细腻、形象逼真,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获得广泛赞誉。

一路走来,李俊红载誉满途:近年,她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浮雕》《九龙壁浮雕》《大金牛》等等雕塑和陶瓷作品先后获奖;仅仅今年,她就获誉无数,各种奖项纷至沓来——6月份,她的灰陶《卢舍那佛头》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中获铜奖;7月份,她的陶瓷《山海经神兽鹊神》在第十九届中国(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游杯”中获银奖;8月份,她的麻布画《老子骑牛出关图》在第五届中国(大连)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交易会“中艺杯”中获铜奖;10月份,她的陶器《罗汉头像》在2023年第一届“牡丹杯”洛阳市美术工艺设计大赛中获金奖;11月份,她的陶瓷《四面佛》在2023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神工杯”中获铜奖。

鉴于李俊红在陶艺方面的影响力,近日,道北路办事处以创建“五星”支部为引领,依托“三自”组织建设,将李俊红列为“巧匠传承志愿服务团队项目”成员,并设了专门的互动体验区。在这里,居民可以近距离体验陶艺作品制作过程,感兴趣的人还可以跟着李俊红系统学习相关技艺。“很高兴有这样一个平台,我会尽己所能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贡献一份力量。”李俊红激动地说。

一辈子的选择与坚守,让李俊红沉浸在艺术世界里,懂得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用“爱”传承文化与精神。如今,李俊红艺术工作室,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关注,并融入洛阳城市发展,赋予了艺术特有而实用的价值和生命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