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令团的头像

岳令团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3/14
分享

《大美郑村》序

近日,郑红昌先生托我为他的新书《大美郑村》作序,这着实让我肃然起敬。与郑红昌先生相识已有近二十年,他是土生土长的郑村人,高中毕业后在村小学做民办教师,期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1年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在郑村学校任教18个年头后,于1993年8月调入伊川西场学校任教,2018年退休。

风云变幻,沧桑人间。郑红昌先生从记事起到现在,或聆听、或眼见、或经历了老家郑村的过去和现在,郑村在他的想象和记忆中,是天变地变,是山变水变,是事变人变,总而言之各种变化是天翻地覆,日新月异。期间村里父老乡亲有太多令人震撼的感人事迹,还有许多的传统美德需要传承,更有一代新人需要茁壮成长、建功立业。所以对于郑村的过去,他觉得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挖掘发现、去归纳总结,把闪光人物和事迹得以弘扬,以馈后人;对于郑村的未来,他觉得自己完全有义务,帮助后人明确目标,奋发图强,扬长避短,在振兴郑村的坦途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岁月的变更中,郑红昌先生尝尽了复杂莫名的人生况味,青春的热血与激情,人生的梦想与绚丽,命运的曲折与艰辛,一切皆因他是一名党的好教师。在漫长的执教生涯中,他一边勤奋教学,一边凭着顽强的毅力,以一双睿智的慧眼打量着世情百态,用穿越时光的笔触辛勤地记录着脚下的这方水土。退休后,他历经五年多的长途跋涉,自学电脑打字,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所经历的艰辛不言而喻。一本厚重的村志,25万多字全都是他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用手写出来的。这一切的付出,只因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在郑村,也永远还在郑村,生我养我的地方,永远难忘,此生若不能给郑村办件实事,愧疚终生!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郑红昌先生就锚定了自己的目标,克服一切困难,争取填补郑村几百年来没有文字历史资料的空白,任凭单枪匹马、任凭单打独奏,事不成功,决不罢休。这种精神是多么让人惊叹、令人敬佩啊!他的奉献精神也感动了村民,得到了村两委及热心公益事业的乡党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

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工程,有了这个既定目标之后,他就开始了各种资料的全面收集,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如数家珍,几年中翻阅了很多类似的书籍和刊物,浏览了各种电子文本和网页,甄别对比,选优补差,从而决定以《大美郑村》的形式进行续写编撰,这样既不受题材和体裁的限制,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回避了《村史》《村志》编撰格式要求严格的禁锢,但是把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作为基本原则,这是整个编撰工作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古往今来,郑村是一个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好地方。观史思治,修志谋远。村志近来出书较多,大都是大事纪略、村庄建制、农耕文化、婚礼丧俗、姓氏家族、民俗方言、人物简述等。《大美郑村》虽说也是一本村志,又不拘泥一般的志书;即有上面这些共有的内容,也记录了村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革命军人、文化娱乐、庙宇祠堂、畜牧山林、自主创业、企业商业等诸多方面的时代痕迹。

这本厚重的村志,读后不由得使人恋念乡愁,思绪万千。撰写者独具匠心,视觉宽泛,广采博闻,立足乡土,放眼社会,既具史实性、知识性,又具可读性、趣味性,古今穿越,图文并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乡村百科全书。村民读之可以带来文化上的愉悦,道德上的滋养,情感上的通融,灵魂上的升华,从而让郑村这片美丽的田园永远保持着向善向美的力量。通过这部村志,我们不仅能感受人世沧桑,感知村庄的发展变迁,更可以聆听到伟大祖国向前跨越的铿锵足音。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今郑村有识之士,同心聚力,成就了这部村里的煌煌巨著,为前人记录功德,为后人留存历史,弥补郑村五千口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任何文字历史资料的空白,实乃村之盛事。在这里向《大美郑村》付梓成书表示祝贺,也祝愿郑村群众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是为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