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伦
“人生遇大事,应当作文以记之。”
——题记
“口头说文”
一天下午,我带孩子和内侄女三人到海洋科技展览馆参观回来,我先让他们构思5分钟,然后作3分钟的“口头说文”,录成视频,进行作文竞赛。三个孩子都上初中,年纪都差不多,正适合集中进行快速作文训练。
第一遍,孩子们嬉笑,不以为然。我只管录制,不理他们,然后播放给他们看。他们看着自己在视频里的丑态,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见这一招管用,就作了简单点评,谁的优点是什么,谁的缺点又在哪里,一点也没责备他们,还和他们一起,对着那些丑态百出的镜头哈哈大笑。看似无意,其实我在偷偷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看火候差不多了,我又叫他们按先前的方法再来一遍。这一次,他们认真多了,一声不哼,各自构思,积极参与,思考5分钟,我说,时间到,录制开始。每人口头上“说”一篇作文,而且时间控制在3分钟。这一次,录制的视频效果真不错。
三个视频都录制完成后,我开始逐一回放,然后逐一点评。我说,你看,赵雅丽第一遍时,“说”了些无关紧要的情节,第二遍就改正过来,而且还加了很多精彩的比喻;王胜利第一遍的几个“看了什么什么后,又看到了什么什么”等句型,重复单一,缺乏文采,第二遍做到有详有略,很好;王建美的观察仔细,但又数据过细,影响“说文”的生动和流畅。
两次“口头说文”和点评视频,前后不过半小时,好玩极了。
我见孩子们兴致很高,都在集中精神参与“创作”。我又抓住机会,要求他们将刚才的口头作文写成书面作文,限时20分钟,再次比赛。这一次,他们更加认真,各自找好笔墨纸张,坐在各自的位置上,严阵以待。我拿着手表,大喊一声:“开始!”他们刷刷刷地写了起来,只听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在客厅回荡。
为了不打扰他们,我独自进屋剥核桃吃。时间到了,我来到客厅,大喊一声:“交卷了!”他们说,还差结尾,求我延长5分钟。我假装思索了一下才说:“行!就5分钟哟!”
其实,他们写得这样投入,就是再写一小时,我也愿意!
我到厨房跟忙碌饭菜的妻子说:“你看,用这些办法让他们比着学,多有效果。”
妻子白了我一眼,随后笑了。
作文写好后,我快速浏览了一遍,每人写了六七百字,各有特色。我又进行了一番赏析式点评。比如,王建美的情感丰富,比喻妥贴;赵雅丽的书写流畅,语句通顺;王胜利的思维慎密,段落清楚。三个孩子的特长都很好地发挥出来了。
吃饭的时候,我又呱呱呱地夸他们的作文,喜不自禁。饭后,我叫他们独立修改,抄誉清楚后交给我,存档保管。我说:“你们的这篇作文我收藏了,再过三年,你们再来修改,看看是什么样子。”
后来,我经常拿这种快速作文的训练方式与孩子们一起玩,玩得很开心,有的“口头说文”的文章,还在刊物上发表了,有的还获奖了,真好玩!
文章可以循环着写
一天晚上,儿子拿回一张《遵义日报》社寄给他的稿费通知单,20元。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
这笔稿费的来源与他们班的一次演讲活动有关。
记得他们班组织题为“低碳生活”的演讲时,老师点名要他参加。从小胆小的儿子不敢参加,也不想参加,却又不敢违拗老师,就回来找我想办法,意思是想让我帮助他“逃脱”这一关。
我当然希望他参加这样的演讲活动啦!但我不说我的真实想法,只是帮助他查资料,让他了解什么是“低碳”,阅读有关“低碳生活”方面的文章,让他模仿着写“低碳生活”这个题材的稿子。但是写来写去都没感觉。最后,我们一起想到了他上学的必经路段——桐梓西门到五中这段路,拥挤、肮脏、噪声、废气,我们以“不低碳”为反面素材,写了篇题为《呼唤“低碳”》的演讲稿。稿子写好后,我让他在家人面前大声地反复试讲。他从扭扭捏捏到基本顺畅,我暗中鼓了不少劲。可是,临到演讲那天中午,儿子又说心头有点虚,怕演讲不好遭同学嘲笑。我讲了一些有关演讲大师曾经战胜自卑的故事鼓励他,让他恢复勇气,让他知道重在参与的道理,首先不要怕笑,获不获奖倒是其次,你不上台或上台讲不好才是最可笑的,只要你大着胆子讲完,你就算成功。
演讲那天的晚上,我一回家就看到儿子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知道他可能有戏了,但我装着不知道,也不问。儿子终于熬不住喜悦之情,告诉了他演讲获得第三名的喜报。
我也装得立即兴奋的样子,与他分享快乐。我说,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这次参加演讲比赛,提高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说,你如果把这次参加比赛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那才是我最高兴的。
果然,他按我的要求写了篇《我的第一次演讲》,我看还通顺,就鼓励他修改。他修改过后拿给老师,老师又指导他进行了一些修改。我说,儿子,哪天你建个博客,你可以一篇又一篇地把你的作文放在博客里,说不定还有发表的机会呢。后来,我看到《遵义晚报》有个“校园成长”栏目,就把他的那篇作文《我的第一次演讲》连同那篇演讲稿一并投了过去,有幸被《遵义晚报》刊登了。
我说:“人生遇大事,应当作文以记之。”一件小事,可以连环着、循环着写,你就可以尝到许多写作的乐趣。今天是你收到人生的第一笔稿费的日子,那就再写一篇《我的第一笔稿费》,如何?结果儿子按要求写了过后,又在报纸上刊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