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伦
什么时候合适点苞谷,母亲自有她的经验。我家房子边上有几棵桐梓树,桐梓树嫩叶包得住一颗苞谷籽的时候,就可以出种了。
原始的“点苞谷”简单,一块地按一定的窝距行距挖上小窝,丢上苞谷种,倒上粪水,盖一把牛草粪,再覆上土,就完事。为了防止生不齐(漏窝)的情况,一般一窝下种三四粒,等苗生出来后,留一株健壮的,其余拔掉,如果遇到缺窝的情况,则从多的窝里移栽一株过去。
我家劳力少,别人的地都种完了,我家却还有几大坡,眼看就要错过季节了,母亲采取温温水泡种的方法,根据时间先后,分别把种子泡起,这样点的苞谷,先后悬殊不大,最后几天点的苞谷,芽都长起很深了,由于赶上了季节,几天就长出土,影响不大,到头来与点得早的苞谷差不多。而那些没有动脑筋想办法的农户,结果错过了季节,费了力却没收成。他们看到我们家的苞谷点得迟,却影响不大,于是前来讨经验,母亲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人家。就这样,我们村种的庄稼就是比周边的好,后来经验慢慢传开,大家的庄稼都种得不错,也没人想起这土办法是谁发明的,后来我们上初中了,知道这种办法叫“浸种”,是专家教授研究出来的。母亲一字不识,竟然也想到了专家研究的“浸种”之法。
相比母亲来,父亲的思维则是超前的,因为他是我们村乃至我们乡最早引进杂交苞谷的第一人。
我们有亲戚在仁怀县(现仁怀市)三合镇,三合的亲戚有人在四川泸州,他们从泸州引进杂交苞谷,并且试验肓种成功。父亲走亲戚的时候,就把杂交苞谷引回家乡,当年获得特大丰收。
这种苞谷,株矮而壮,叶密而短,耐旱耐肥,样子比较丑,但背的包却长而粗,籽粒金黄饱满。杂交苞谷和本地苞谷相比,至少有四个优点:一是株矮粗壮,耐大风,防倒伏,本地苞谷一根高杆杆,苗条,一浪大风就倒伏一片,倒了的苞谷就没多少收成了;二是叶密而短,苞谷的窝距行距都缩小,和本地苞谷比,同一片地要多点五分之一,产量自然增加;三是苞谷长而粗,每个苞谷的籽粒要比本地苞谷将近多一半;四是耐粪肥,杂交苞谷越用粪肥,长势越好,产量越高,而本地苞谷,粪肥过足,则结籽反而少甚至不结籽,背的苞谷看起大,结果那是“气包”,一个空壳壳,我们叫“苞谷淫了”(种庄稼都有过犹不及的道理),而杂交苞谷似乎不这样,产量翻番地高。
我们点杂交苞谷大获丰收的消息,引来无数有眼光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父亲站在苞谷地里跟他们讲经验,告诉人家种植经验,带他们去买种子,就近的邻居,他就顺便带点种子回来拿给人家,没几年时间,我们村周围的农民,全部都改种杂交苞谷了。
“栽苞谷”是后面几年的事,那是政府号召的农业技术推广的一项工程,叫“玉米肓苗移栽”,顾名思义,就是先用营养泥制成营养块,把苞谷种放在营养块里,培肓成苞谷苗,然后移栽。刚开始,专家现场指导,用报纸折成小纸袋,称为营养袋,然后在营养袋里装营养泥,再把浸过的苞谷种安在营养袋里,一个个营养袋挨着放在一起,再盖薄膜。整个工序既繁琐又费工,一天干不了多少活儿。政府就拉住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义务折多少多少营养袋,支持农技推广,结果,纸袋装上湿泥土,又挨个放在一起,到头来纸张损坏,还不是一砣泥土。有的地方要求集中连片育苗,好是好看,可是,如果把苗直接育在自己的地里,不是少跑很多冤枉路吗?所以,老百姓私底下说,“脱了裤儿打屁”,多找些冤枉活儿干。
第二年,母亲就悄悄进行了改革,她把营养泥和好,发酵好,加上清水粪制成能捏成团的湿泥,像搓汤圆一样搓成团,中间用拇指压一个小窝,制作完几千个营养团,再把苞谷种放在小窝里,然后筛一层细土在上面,再覆盖上塑料薄膜,肓苗工作就结束了。那些年,各种农活都要按干部指手划脚的指导意见办,母亲的创新之法只能偷偷地实践,偷偷在民间流传。结果,用营养团培肓苞谷苗,省时省力,效率又高,而且比营养袋肓苗效果好。因为营养团肓苗,泥土是捏紧的,苞谷苗的根须把泥土抓住,不易散,栽的时候方便,成活率高,而纸质营养袋呢,装营养泥的时候,怕把纸袋弄破,不敢多用力,结果泥土是松的,这样培肓的苞谷苗,纸袋一损坏,株苗就失去了营养泥,不易栽活。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了两年,发现自己根本不如农民懂庄稼,就悄悄回单位去了。说实话,搓营养团还是慢,农民们又在实践中不断改良,最后,大家都在每块地里制营养块,用粪肥在每块地里选一小块地,把土拍散弄细,和上粪水制成营养泥,平铺在土里,用洋铲拍平整,然后用砖刀划成小方块,每一块上压一粒苞谷种,再筛一点细土,盖上薄膜就行了。这是最简便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我在想,农民之所以被尊称为“伯伯”,是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的尊称,是当之无愧的。
最先制营养袋、营养团,都是在房屋边制好,栽的时候再背到地头,这工作量特别大,营养团必须用平而轻的篾制品来装,才不损坏苞谷苗。刚开始的时候,有的人贪心,想让苞谷苗多些营养泥,就把营养团制得大砣大砣的,结果背苞谷苗时,那湿泥砣砣又重又沉,但又不敢弄散,只好咬着牙背到地头。其实多那一点泥土,对一株苗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肥份,而多背那么多泥土到地里,真是白费了力。
种庄稼也讲究个盈虚有度,业不求满!
栽苞谷费力费时,推广起来自然有难度,很多人其实都在偷偷的点苞谷,跟干部捉迷藏。我们村有一家老是吃补助粮的农户,心思没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心想讨好村干部,每年捡点香阴(便宜)东西。那年乡里面推广“玉米肓苗移栽”技术,各村都遇到不同阻力。说实话,用这科技方法种的苞谷产量高,但劳动量大,懒惯了的人家就不怎么想干。比如老吃补助救济粮的这家就不想干,让政府干部泼烦,就跟他讲,再不“栽苞谷”,今年的救济粮就跟你停了。这一句话果真管用,乡干部、村干部在山上催,他们就窝箕、簸盖的背起,装成背营养块、栽苞谷的样子到自己地里,趁干部检查其他地方去了,又开始“点苞谷”。大家都说他聪明,他也觉得自己聪明,结果秋收时,他点的苞谷和别人栽的苞谷一比,差了一长截。一看一比一实践,慢慢地,人们都自觉自愿地从几千年刀耕火种的传统种植模式转变到现代农业科技的“栽苞谷”上来。
这一“点”一“栽”,两字之间竟然跨越了数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