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宗伦的头像

王宗伦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1903/15
分享

最喜真情扑面来

        最喜情扑面来

    ——读李婷散文集《圭江流韵》有感 


        作者/王宗伦 


    一般来说,写亲情散文最容易流于抒情泛滥。毕竟碍于情面,只写、或者一味写父母的好,写出一个美好的父亲,美好的母亲,最后却成了一个不真实的、或者是片面的父亲母亲。而读李婷散文《山样的父亲》,立体感却非常强烈,作者的父亲有坚强、正直的一面,也有大男子主义的一面,甚至还有自私的一面。“虽然父亲身上有着许多军人的优秀品质,然而也沾染着一些旧军人的暴躁、专制习气。”恰恰这些所谓负面的勾勒,让读者看到一个有轮有廓的真实的父亲形象,有伟大光鲜,也有阴影,立体感极强,这是很难得的。

     作者写道:“家里你们兄妹五人,就你全部凝聚了我和你爸的优点,特别你的个性,简直跟你爸一模一样,为此你爸很自豪也很欣慰,总说你得了他的真传,他的生命可以很好的延续了。”这个偏爱是深到骨子里的爱。父亲对女儿的偏爱其实就是对他自己的偏爱。李婷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死”过一回,但到老了他都很坚信共产党好,只是下面的某些官员变坏。从李婷的父亲身上,让我们联想到身边的很多老干部,他们就是这种个性,那种信念就像山一样坚硬,无法撼动。所以,李婷的《山样的父亲》,没有片面抒情,也没有过分美化,而父亲的高大形象,自然而然地在读者心头耸立起来。 

     《山样的父亲》,巧设悬念,波澜起伏,有散文写作小说化的倾向。比如,作者的父亲一直不停地上访,到最后“补偿金”已经提高了,他却不去领。为什么?文章没有急着交代,直到后来,这个悬念才被揭开,原来父亲是要留一笔“冤债”在那里提醒官员。读到这里,父亲耿直、忠诚的形象再次得到升华。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拿捏是很讲究的。比如写父亲负面的文字,寥寥几笔,点一下,带一下,让读者感知到行了。而在写父女情方面,则是浓墨重彩,细针细密,不厌其烦地精心刻画。通读全文,详略得当,舒缓有致,娓娓道来,真实可信,而且产生敬佩之情。如今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一篇文章,能够让人记住几个细节,这篇文章就算成功了。

    读般的母亲》,看到她母亲在战场上救伤员那一节,就像看电视剧一样。“有一次,她被安排上战场抬伤员,当她和另一位女兵抬着一位伤员往临时医院走去时,敌机在空中呼啸而过,炸弹不断在身边开花。在这危险关头,出于对伤员的保护,母亲临危不惧,和另一位女兵放下担架,两人迅速的扑到伤员身上,用她们的身体保护了伤员。也许是老天爷的护佑,虽然炸弹在他们不远处爆炸,母亲和另一名女兵被炸昏过去,身上被许多飞起的泥土扬尘之外,担架上的伤员却安然无恙。”文字是最强大的正能量。读到这里,眼前会浮现电视上的战争场面,也敬佩作者的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感,随着文字的魅力宕荡开来。

    认识李婷,虽然在遵义笔会见过面,有一些印象。但是,如果不读她的文章,不从深处了解她,只感觉她就是一个快乐活泼、开心开朗的女子。而读了她的文章才知道,她的豪爽活泼的性格是有根源的。她从父母那里流淌而来的血脉精神,在文章中得到了集中展现。阅读李婷的文集,我常给身边爱好写作的朋友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拿起笔来,真实地书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事,这些历史。今天的生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学习就是明天的传承。如果不是阅读李婷的文集,也许,一次两次笔会过去,时间一长,印象就湮灭了。正如柳青说:“要塑造英雄,首先要塑造自己。”如果文字那把刻刀没有力道,再好的素材,都无法栩栩如生。李婷心中的那把刻刀,就是爱!有爱的人,才能还原或再生心中的父母形象。

    当读《水般的母亲》,也有一些疑问,比如“收获黄豆的时候,母亲每天挑着条筐跟在父亲后面,拾拣从马车上掉下来的黄豆,她一天都能拣一百多斤黄豆呢。”读这段描写,我在想,黄豆是在马路上一颗一颗地捡,要捡100多斤,是什么概念?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这个地方,如果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好了,比如说为什么一天能捡100多斤黄豆?让母亲回答质疑,就会加深勤劳印象。“这些拣回来的黄豆,母亲都是颗粒归公的,从不像别人那样留在自己家用。”人家捡的黄豆都归自己,你为什么要去交公呢?你交公后别人又怎样看待呢?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母子之间再一问一答,母亲的形象就更凸显出来了。像这样的反问,其他地方就做得很好。比如作者降临前:“那年母亲怀上了我,那些‘红卫兵’们好像看到了‘希望’,于是对母亲说:‘只要你和你丈夫离婚,划清界线,指认他是反革命分子,揭露他的反革命罪行,我们保证不再批斗你,并且保证让你顺利的生下孩子。’然而,作为一名曾经的志愿军战士,母亲并没有被那些‘红卫兵’的威逼利诱所屈服,依然宁死不屈!于是那些恼羞成怒的‘红卫兵’,继续对身怀六甲的母亲进行折磨。终于在某天晚上,我和母亲差点儿命丧黄泉!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父、母亲依然被带到村公所进行批斗会,在批斗的过程中,他们的坚贞不屈激恼了那些‘红卫兵’,其中一个‘红卫兵’对着跪在地上的母亲的大肚子飞踢一脚,母亲惨叫一声昏厥过去!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红卫兵’惨无人道的行径,激怒了善良而正义的村民,一部分村民蜂拥而上,义愤填膺的怒斥‘红卫兵’,不准再对母亲动粗,另一部分村民迅速把母亲送往医院,大难不死的我就这样降临到了人间。”写到这里,作者“埋怨”了一句:“为什么不接受‘红卫兵’的条件呢?万一我被踢死了咋办?”这个反问问的很好,加深了坚贞不屈的形象。还有,作者提着竹篮捡鸡蛋的时候,写道母亲把鸡蛋送给邻居,作者不解,就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母亲一一作答,一种助人为乐的品质,就得到了传递。

    李婷的《圭江流韵》,我主要读了《骨肉亲情》那一个组,印象最深的是《怀念天堂的家公家婆》中,儿媳(作者)用心理疗法唤醒“沉睡”一个星期的公公那一细节。家公已经一个星期没有进食了……“等到兄弟姐妹各忙各的去了,我一个人静静地守在家公的床边,把他的右手从被子里慢慢的挪出来,然后轻轻抚摸着,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睡着’多日的家公开始说话……不一会,儿子进来房间,看到我的举动,有些不解的对我说:‘妈妈,您这样对爷爷说话,他能听见吗?’‘能。’我点点头回应儿子,语气坚定且充满自信。‘哦,爷爷会醒来吗?’儿子又问。‘唔,妈妈相信爷爷会醒来的。’我微笑着回应儿子,然后示意他在我身旁的板凳上坐下。我又对儿子温和地说:‘儿子,我们一起唤醒爷爷,好吗?’‘好的,妈妈,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这样,我们跟爷爷说说他以前和我们一起生活时的那些开心的事情。’说着,我坐到床上,握着家公的手,从他的额头向头顶轻轻梳理他的头发,看着熟睡的家公,我缓缓的讲他过去有趣的事,说了一会,双手合十为家公祈祷……如此反复着。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儿子叫道:‘妈妈!爷爷动了。’我猛然睁开眼睛,家公果然发出微弱的‘啊,啊’声,我连忙对儿子说:‘快!快去喊奶奶来。’家婆来了,她贴在家公耳根喃喃着说了些什么,家公发出混浊不清的声音,家婆告诉我:‘你爸说要喝水、吃饺子。’……让家里人至今都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昏迷了一个星期的家公,第二天竟然不可思议的下床行走了,第三天说话、吃饭、走路一切恢复了正常……又多活了不到一年。”读到这里的时候,对作者油然而生敬意。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采取嚎啕大哭的方式“表示孝心”,徒增噪音,仪式而已。而她作为一名儿媳,用心理学的方式去唤醒病人,心思多么细腻缜密,没有忌讳,心中只有至孝,才能做得这么圆满。

    我把李婷的《骨肉亲情》这组文章推荐给妻子看,她也受到许多启迪。好文章是有无声的教化作用的。因为工作关系,读朋友送来的文集,只有见缝插针地读。我读书就像交朋友一样,喜欢第一印象在脑海中留下的几个符号,记住这几个符号,在有必要的时候再去“反刍”,重新认识这几个符号。我会概要性地记录一下,这本书里面哪几篇文章、哪几个细节对自己有用,哪些地方和自己产生了共鸣,在时间宽裕的时候,再慢慢地“反刍”。读李婷的散文集,也是这样见缝插针地阅读的,读得轻松,也就感觉享受。总体来说,李婷写她的家乡,写她的朋友,亲情、友情、文化情,在她笔下奔涌而来,就像滔滔不绝的圭江水,滋养着作者,感动着读者,互通情感,也就“天涯若比邻”了。

    当然,她的文字还有待认真打磨的空间,书写的题材也还有待向外扩展。这些,我们期待她的第二部、第三部佳作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