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宗伦的头像

王宗伦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11
分享

一座山的神示


/王宗伦

 

搬到新办公大楼的第一天,同事问我,王哥,搬到新办公大楼,拿局长的话说,鸟枪换炮了,是不是激发你的创作灵感,写出更多好文章来?


我苦笑了一下,扭头看窗外的山。新办公大楼窗外的山,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丘,毫无个性,毫无特色,毫无造型,山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树,只有一些灌木丛,山形低矮,又没长相,简直就是毫不出众的土包子。就凭这些土包子,不要说激发创作灵感,就是多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中国人讲究靠山吃山这么普通平凡的小山,只是一个高出平地的土堆而已,有什么创作灵感?


同事的话揭开了我心中储藏的记忆。我以前所在的办公室窗外的山,叫魁山,是桐梓城东边主峰,叫东山坡。念“东山坡”这三个字,念着念着,就念成了“苏东坡”,很有诗意。东山坡下面的溱溪河边,有一个餐馆,叫“东坡餐馆”,明知与苏东坡毫无瓜葛,但听这名字,看着餐馆门前流淌而过的溱溪水,也会冒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来。这种触一点而天遥地远“发千古之幽情”,也许就是创作灵感吧?


魁山给我的灵感无穷无尽。“应上顶峰称好汉,须经沧海论英雄。”


魁山有许多传说,比如民谣“东水向西流,飞剑斩龙头。文官不到老,武官不到侯”,这个民谣很杀桐梓人斗志。桐梓人很少出大官,都以为上天注定,不到老,不到侯,更不要说帝王将相了。所以桐梓人的斗志先天不足。但是,高铁公路修通后,桐梓人在政界、演艺界、体育界,都升起了不少新星。有人攀登魁山时,就对民谣进行了修改:“东水向西流,高铁接龙头。文官可到老,武官可到侯”。最近,桐梓人立志改变山河面貌,高铁把龙头龙身接了起来,还在魁山脚下蓄水湖。以前飞剑斩龙头的西流水建成了湖泊,东水变龙潭。民间文人又把民谣修改成:“东水变龙潭,巨龙出山川。造福全人类,童子变神仙。”童子,谐音就是“桐梓”。童子又代表“赤子之心”,是不忘初心之意。很多外地人一提到桐梓两字,就说:“童子,同志我不觉得菲薄之意,我倒认为这是某种神示。刘伯温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高原上的童子(桐梓),不是“童子变神仙”了吗?……这些越想越远越想越令人振奋的想象,就是魁山给我创作灵感。


魁山的传说很多,仙女洞借碗、一女打荆棺等传说,明清时期官匪激战仙女洞红军长征途中攻打仙女洞战斗,都非常鼓舞人心。我每一次陪外地客人遥望魁山,或者陪客人攀登魁山,都有说不完的话题,都可以写成一篇文章,这是魁山给我的力量


魁山之巅的降龙寺,我在高中的时候,与同学一起到寺庙游玩,看到寂超法师题写的谒子:“磨是磨真道,真道更要磨,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现出本来佛。”中间几句记不得了,后来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有很多版本,大概意思差不多,我宁愿记住这个残缺的版本,也不愿去盲目补充完善。我觉得中间忘记的那部分,应该就是神灵给我的暗示。我记住了一个核心字眼,那就是“磨”字。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庞本驹老师给我题写毕业赠言:“只要耐得住清苦和寂寞,发扬磨的精神,就会有成就。”庞老师是桐梓著名作家,他的这个题赠,冥冥中竟然注定了我一生的走向,我一生都在磨难中沉浮坎坷、奋斗不息。我也因此牢牢记住这个“磨”字当我遇到生活中的不平不等想不开、烦得死的时候,我想到这个“磨”字。生活就是心态就平静下来!你想想,粮食不磨,做不成馍馍豆子不磨,做不成豆腐墨碇不磨,写不成文章刀不磨,要生锈玉不琢,不成器这个琢字,也是磨的意思。王阳明说“修行要在事上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磨一剑等等,都是“磨”字有关的文字我把这个“磨”字,认定为我人生的底色,我烦恼的时候,去攀登魁山,高兴的时候,去攀登魁山,我构思文章的时候,扭着看魁山,写作的时候,心中有魁山,文思泉涌的时候,仿佛有个仙女在耳边窃窃私语,那些奇妙曼妙的语句,就啪啪啪地从键盘上蹦跳而出,连我自己都惊奇不已,那些想都没想过的文字,竟然争先恐后地奔涌而来。所以,有时候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任由心中的臆想在键盘上噼啪作响,等把那些急需倾诉的情感倾诉干净,我又身心空乏地扑向案头的书本,如饥似渴地磨缠起来。


写和读,读和写,两情相悦,缠绵不息,就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处境和生存现状。就像千年不变的魁山,任凭山脚的城市如何变迁,她都没有低下过高昂的头颅。我就这样发扬“磨”的精神,我的清苦和寂寞,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再卑微,再寒酸,再落寞,我都乐意接受,并充满阳光地洋洋自得,我甚至喜欢我的这种状态,在清苦和寂寞中自己,自己的心性,自己的傲气,自己的私欲。所以,我从去年起,开始每天写《洗心录》,也就是自己的心性。我通过“洗”心的方式,发现自己几十年来,每一天都无休止的欲望。我为什么难以成功,就是这些铺天盖地的私欲把自己掩埋了。我通过《洗心录》的方式,许多无法“为外人道也”的肮脏灵魂,悄悄在自己的笔下洗涤、磨砺,我用这种方式“去人欲”。自从我开始撰写《洗心录》以来,我对人和事的看法明显光明起来,以前动不动就发的脾气,不再发了,也前动不动就爱发的牢骚,也不再轻率而言。以前遇事不发脾气,是克制,是压抑,但爆发的时候,样子非常吓人,也因此伤害了许多身边人,特别是我的亲人,受伤害最深。我通过《洗心录》的方式,这些火气就慢慢消褪而去了。我在这个“磨”字的启发下,在魁山对面的窗口工作了十多年,这十多年,的确写过不少文字,也通过文字和文字里的人物获得过一些想要的东西。我在搬离公安大楼的时候,还专门写过一篇《让我再看你一眼》的文章,表达对魁山的依恋之情


可是现在,我们搬到新办公大楼,我窗外的山,是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小土丘,我失去了魁山的相伴和庇佑,我不适应,但又?必须随集体意志而改变自己。我望着窗外的普通小山而无语。回家,走路,吃饭,睡觉,做梦,都不想浮现这些土包子小山的样子。可是,我今后的工作场景,必须每天面对这些平凡的土山疙瘩,我难道就停步不前,不再“磨”自己了吗?


这样的情绪伴随了我好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我站在窗前眺望时,突然有种的感觉,仿佛有神灵在提示我,说,在精彩中活出精彩,那算不了什么,在平凡中活出精彩,那才是真正的精彩。


是的,我以前面对的魁山,是一座充满灵性的大山,充满传说的大山,充满民谣的大山,是给我悟性和启迪的大山,“应上顶峰称好汉”的豪气给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意志。魁山是桐梓人心中的灵山圣山,我面对这样一座山峰能写出一些让自己满意的文字,那应该就是精彩中活出精彩的暗示。在精彩中活出精彩,又算得了什么?就像那些有职有权有钱有势有背景的人,什么这样二代,那样二代的人干成功一些事,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有平台,有舞台,有看台,你只管表演就行了,可是对于那些身处卑微低贱,时时为吃饭穿衣而奔波发愁的底层人,生活的泥沼里挣扎的同时,还能做成一些对人有益好事、善事、实事,不平凡中活出精彩


在平凡中活出精彩来,不正是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提示的人生主题?我想,一株生长在山谷的树,要想和生长在山腰或山顶的树获得平等生存的权利,处于低谷的树,其高度本身就已经远远超过山腰或山顶的树了。落差决定高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身处低贱、卑微的环境,不怕起点低,高度永远在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会生长到仰望的高度。


平凡中活出精彩,不正是我现在所处的新办公大楼窗外的土山我的暗示吗?我的写作,不应该只关注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更应该关注社会底层的、从来没人关注过的弱势群体,关注普通人如何从平凡中活出精彩的艰辛历程,用我手中的笔去书写他们的人生故事,从底层人身上发现闪光之美,让更多普通人、底层人向往光明,奔向幸福,不是比那种“锦上添花”的所谓写作更有意义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四条写作标准:“让卑微的人得到尊重,让迷茫的人得到力量,让困苦的人得到帮助,让贡献的人得到彰显。”


我自从有了这番神示之后,浑身充满了力量,我立即在笔记本上写下“平凡中活出精彩”这样几个字。我对新办公大楼窗外的土山,突然间有了不一样的认知和赏识,她们虽然平凡、普通,甚至庸俗,但她们一样四季常青,一样春暖花开,一样看星星看月亮,一样被太阳照耀。虽然没有大树生长其中,满山的灌林依然努力向上生长着。在她的山下照样有淙淙清泉,这不正是土山给人类的给予和奉献吗?我自身是一介平凡、普通、庸俗的卑微者,自身就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我都用不屑的目光打量这些普通的人和事,我不是忘本了吗?作为一写作爱好者,不要太多热衷于权势和票子的事,要用自己的眼光,把日常生活中的情和事书写出来,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心中的话流淌到纸面上,通过文字实现人与人的无障碍交谈,这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这才是“平凡中活出精彩”的真谛。


2018年5月5日 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