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洪礼的头像

关洪礼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2/08
分享

U盘时代的竹木简

U盘时代的竹木简

简嫂每天打扫房间的时候都生气。

简嫂并不是不爱打扫房间。

简嫂今年虽然快奔六十了,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美貌,可是,她的风韵并未丢失。简嫂一米七二的身高,身上不但没有一丝赘肉,就连髋部也像二十多岁的少女一样,一点没有变形。从作姑娘时起,她就见不得自家的房屋有一点脏,有一点乱。结婚后,她每日更是将自己的新家收拾得一尘不染,让多事的丈夫挑不出一点毛病。

这几天,简嫂之所以打扫房间的时候有气,是因为简科长退休了。

简科长上班已有整整四十年了。

在机关坐了半辈子,冷不丁一退休,许多人会和家人闹一阵。不过,简科长并没有太闹。他有时出去同熟人在一起喝点酒,有时同左邻右舍的闲人打上两圈麻将,倒也打发了时间。简嫂从来不用他做家务,见他不来闹自己,倒也落了个清静。

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惹得简嫂打扫房间时生气呢?

五个编织袋的材料。

早在正式退休的前一个月,一个下午,简科长雇了两个力工,将五个编织袋的纸质材料扛到了家里。

“这里面是什么东西?”简嫂不解地问。

“这可是好东西,”简科长略带骄傲地说,“我四十年的心血全在这里边。”

简嫂打开其中一个袋子的封口,见里面装的全是简科长在单位写的汇报总结材料之类的东西,不由得生气,说:“你都退休了,还要这些做什么?”

“你不懂,”简科长一把夺过妻子手中的材料,随后放到了袋子里面,“这里面有我从上班起一直到退休这些年写的材料的精华,里面记载了中国农村四十多年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给我收好了,放在干燥处,别发霉了。”

“天翻地覆的变化跟你有什么关系?”简嫂心里说。她懒得同其争辩,扔下手中的抹布,到自己房间玩手机去了。

简科长将五个编织袋挪到了阳台的向阳处,以免袋中的材料受潮。他又找来一张废旧的床单,盖在袋子上面,以免编织袋受晒久了风化。望着自己一生的心血,简科长的嘴边漾起了一丝欣慰的微笑。

“岭东,下来一趟。”徐师傅在电话中对岭东说。

“什么事?”岭东问。

“我从简科长处拉来几袋材料,领导说让你有空挑一挑,看看以后有没有能用到的。”

岭东赶忙跑下楼,他推开楼门,徐师傅的车已经停在门前了。

二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将五个编织袋托到了电梯口。

“这人真是有病,没用的材料不把它扔掉,竟保存了这么多年。”岭东抱怨道。

“你不知道我是怎么将它们弄上车的,”徐师傅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你看,我的衣服都弄脏了。”

二人将编织袋运到四楼,托到了一间暂时不用的办公室内。

“够你整理一段时间的。”徐师傅说。

“我不会给他整理的。”岭东毅然决然地说。

胡丰和岭东坐在一家餐馆的一个角落中,一边望着窗外的落叶,一边讲述着各自的近况。

十年前起,简科长就带着胡丰和岭东一起在产业化办公室工作。简科长从来不将手下视作人才,也没想着怎样培养后进,他只将二人视作自己的键盘侠,在他思路的指导下将腹中的锦绣文章用电脑敲出来。

六年前,岭东辞职了。胡丰和简科长继续着科里的工作。

去年,岭东又回到了这座城市。他新就职的这家公司老板与简科长是某种意义上的朋友。

“你说老简是不是自恋,”岭东说,“不知从何时起,他竟攒了五袋子的材料,都赠给了我们老板。前几天,司机将这些材料都拉回我们公司了,老沉了,累得我们两个一身臭汗。”

“都是我帮他整理的,”胡丰说,“他退休前那些日子,我整天几乎不做别的,一直帮他整理那些旧材料。那里面有许多材料还是手写的呢,是上个世纪电脑没有普及时写的材料。”

“我前段时间要写一篇建设肉牛养殖场的可研报告。简科长发给我一篇成型的,让我照着改一改。我一看,那篇报告竟是二十年前的,大部分数据和企业所在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几乎没有参考价值了。”岭东说。

“二十年,沧海都变桑田啦。”胡丰感慨地说。

“简科长这一退休,单位现在没有不会用电脑的了吧?”岭东问。

“嗯,他是最后一个。”胡丰点了点头。

“他写的东西如果有文学价值或者史学价值也行。那样一堆废材料,留下来做什么呢?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岭东越说越来气。

“单位其他同事每年都清理几次材料,不是扔掉就是让收废品的买走了。只有简科长舍不得扔,他时常回忆撰写某篇材料的背景,有时一边欣赏自己的笔迹,一边给我讲材料的内在逻辑。他这人,挺逗的。”胡丰说。

“他总是将自己视作大学教授,将咱们俩视作三年级的小学生。”岭东说。

“妈妈,我想吃肉馅饺子,不想吃韭菜馅的。”盼盼撒娇道。

“你知道猪肉都涨到多少钱一斤了?”阿嫣说,“你爸的工资又不涨,能吃到素馅饺子就不错了。”

这时,房门打开了。岭东手中拎着一条猪肉,在盼盼跟前晃了晃,对她说:“叫我一声‘亲爸’,我给你包肉馅的!”

“亲爸!”盼盼高兴地叫了起来。

“哪儿弄的钱呀?”阿嫣弯了丈夫一眼。

“我把老简那几袋材料卖了,总共卖了将近二百块钱,够盼盼吃几顿肉馅饺子的了。”岭东说起来既兴奋又解气。

“你们老板如果知道了,不骂你才怪。”阿嫣有些替丈夫担心。

“他才没心思管这些事。我也没都卖。我留下了一百多张。如果哪天他问起来,我就说材料我已经挑过了,有价值的就这一百来张,剩下的那些白占地方,留着它干嘛呢?”岭东说。

“这饺子怎么包?芹菜肉的还是酸菜肉的?”阿嫣问。

“我要吃纯肉馅的。”盼盼说。

“小馋鬼。”阿嫣用手指头朝着女儿的额头点了一下,到厨房剁肉馅去了。

“添添,看谁来了!”妈妈欣喜地叫道。

“卓卓妹妹!”添添高兴地迎了过去。

“他们两个最亲,添添若是有两周见不到妹妹,就吵着要我带他去找她。”添添妈妈说。

“卓卓是要跟添添显摆显摆手中的画报。”卓卓妈妈一边说,一边朝卓卓小手的方向努了努嘴。

卓卓手中拿着一本彩色画报,正在指着画上的庆丰收文艺会演让添添看。添添不爱看扭秧歌的场面,却对后面的蜂箱产生了兴趣。

“谁给你买的?”添添指着画报问卓卓。

“哪是买的?邻居王伯伯每天收一大堆纸垃圾,他问我要不要这本画报。我见上面的图画很好看,就从他手上要了下来。”卓卓说。

“他那里还有吗?”添添问,眼睛里闪着渴望的光。

“没有啦,其他的全是字,没有图,我又不认识字。”卓卓说。

“我认识字,”添添想在妹妹跟前炫耀一下自己,“这上面写的是‘黑龙江探索现代农业发展……’”

“添添,你看那只小狗能用两条腿走路!”妈妈喊道。

添添将画报往长椅上一扔,朝遛狗那人跑去了。

“等等我!”卓卓嘴里一边喊着,脚下用力跟着添添跑了,连一眼都没朝画报看。

简科长在公园闲逛,一眼看见了长椅上打开的画报。他坐下来,拿起画报,一页一页地翻了起来。他记得,这本画报上的内容都是自己编辑的。当年,为了完成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他各处搜集材料,整整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年度靓点总结”完成了。他翻到最后一页,不由得愣了。上面盖着自己的手戳。这不是自己连同那些材料送给和平公司的吗?怎么会放在公园的长椅上呢?

“爷爷,这画报是我的。”卓卓胆怯地对简科长说。

“噢,爷爷只是看看。”简科长一面说着,一面将画报递给了卓卓。

“小朋友,这本画报你是从哪儿弄来的?”简科长笑着问卓卓。

“邻居王伯伯给我的。”卓卓说。

“知道王伯伯在哪儿工作吗?”简科长试探着问。

“在家里。”卓卓说。

“他在家里做什么工作?”老简很有耐性。

“他四处收废纸,有时也有人将废纸送到他家里来。”卓卓说。

简科长似乎什么都明白了,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添添毕竟比卓卓大一些,赶忙拉着卓卓走开了。

“嫂子这屋收拾得真是雅致,我哥能娶到你真是他的福气。”简婕看着阳台上的吊兰和火鹤,由衷地夸赞自己的嫂子。

“你哥呀,我真是拿他没办法,”简嫂叹了一口气,说,“退休后拿回来五大袋子废材料放在阳台上,舍不得丢掉。后来不知怎么想通了,送给了开公司的一位朋友。人家大概不好意思拒绝,收下后又扔掉了。你哥不知怎么竟知道了。他也真有本事,竟找到了收他材料的废品公司,花钱又将这些废物买了回来。好在那些破烂他没有都找到,现在五袋变成了三袋。这不,整天在这儿放着,他又不看,白占地方。”

“我哥字写得好,他喜欢看自己的字。”简婕说。

“喜欢字写两张条幅挂墙上也行啊,他又不写。那材料放在袋子里装着,谁能看见?再说,多少年的东西了,都快成文物了,谁稀罕看呀?”简嫂越说越生气。

“我哥去哪儿了?”简婕问。

“喝酒呗!给开企业的那些狐朋狗友当瞎参谋。”简嫂说。

“大夫不是早就不让他喝酒了吗?”简婕担心地问。

“谁管他?你能说动他吗?喝死拉倒。”简嫂开始诅咒起来。

“等简林结婚了,你们就搬大连去吧。到了那儿,他谁也不认识,也就没有那么多喝酒的机会了。”简婕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简嫂说。

六年前,岭东的心很纠结。

岭东虽然用自己的考试成绩获得了公务员身份,但是他清楚地知道,以他孤傲的性格,不走关系,不通门路,这辈子是升不了职的。他看着身边几个四十来岁的庸庸碌碌的科长,早就预见了自己未来的结局。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终于扔掉了这个旁人眼中的“金饭碗”。

离开机关后,岭东做过几份不同的工作,当然,他挣不到大钱,也就维持个温饱而已。不过,岭东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因为他编了一套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期望在未来的在线教育领域大展拳脚。

岭东编的课不同于其他市面上的教辅材料。为了讲解卡夫卡的《变形记》,他竟是这样起头的:

香港嘉禾影业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影片讲的是在国内外掀起反清高潮、清王朝大势已去的宣统三年,即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居住在河北省东柳木村的一个八岁的穷孩子来喜见到本村太监小德张“衣锦还乡”,顿生羡慕之情,哀求父亲净身,以求得全家丰衣足食,成为一个无知的牺牲品。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情很不好,我想来喜的悲剧根源在于当时社会很落后,通讯、信息不发达,来喜如果知道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志士正在竭力捣毁清王朝,清王朝马上就要房倒屋塌的话,他是不会去当太监的。我当时还在想,你看今天多好,人们可以看电视,上网,每天美国发生什么事我们都知道,类似于来喜这样的悲剧是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没想到,旧形态的悲剧消亡了,新形态的悲剧却随之而来。

据媒体报道,2011年4月份,安徽某高中一年级学生小王,想要一个iPad,但是苦于没有钱。上网时他遇到卖肾的黑中介,告诉他卖一个肾可以给2万元。小王心动了,在中介的安排下,他瞒着父母从安徽跑到郴州,经过体检后做了割肾手术。事后小王得到2.2万元,他拿到钱后立刻去买了一个iPad和一个苹果手机。

这件事最初是由朋友转述,我才知道的。后来为了准备这次讲座,我又专门上网查了资料。当然,事后不法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是,事情就这样完了吗?小王同学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十七岁虽然不够成年人的标准,可也有一定的思想,对事情有一定判断能力,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能让他下这么一个狠心的决定?在这个悲剧的背后,我们家长、老师、社会该不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就涉及到今天我讲课的题目——异化。小王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异化了。那么,什么是异化呢?

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对异化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同学们看这个概念可能不太好理解,有些绕嘴,我给大家举例来说,大家就明白了。简单地讲,我们都有吃的需求,不吃饭会饿,所以为了活下去,我们要吃饭。随着生活的改善,我们由要求吃饱,转而要求吃好,这都很正常。可是你不断地追求吃,最后连野生动物都不放过,吃果子狸染上了非典,这就已经是异化了,你成为吃的奴隶了,你吃饭不是为了活着了,而是活着为了吃饭了;再比如说,人们穿衣服是为了防寒遮体,可你的衣柜已经装满了,你还不断地从淘宝上买衣服;有的姑娘只有155的个,可是你苦攒两年花一两万买件貂皮大衣穿,穿在身上效果还不是那么好,这就已经是异化了,你成为穿的奴隶了;你们一家三口住八十平米的房子已经很宽绰了,可由于你暴富,你非得买300平米的复式,结果你收拾不过来,就请个保姆,保姆介入到你们夫妻之间,你们吵架、离婚,你这也是被异化了;人们追求美是天性,你描眉、烫发这都无可非议,可是你为了拥有翘臀最后手术失败连下肢都瘫痪了,你这不是被异化了是什么?……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物质财富应该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购置这些东西,让它们来充分地为我们服务。可是,人们在对物质的不断追求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人类活着的原始追求和本真追求,最终成为了物质财富的奴隶,这就是异化。不久前报导的部队中某贪官,犯事时从他老家拉走两卡车的茅台酒,这就是被异化了。你这辈子也喝不了那么多酒,你贪那么多干什么?开会时你要问他信仰什么,他一定会说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如果他真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他就不会藏这么多茅台了,因为马克思早就讲过异化了嘛。他如果了解异化,他就应该避免自己被异化,他还会贪那么多钱吗?

小王同学之所以会去卖肾,这与他长期以来处在一个被异化了的环境中是分不开的。家长越来越功利,每个家长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成为顶尖的人物,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健全的人格。学校里面唯分数论英雄,学生的多元价值得不到体现。社会上更是视金钱为主宰,人们长期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而不自知。每次苹果推出一款新机型,麻木的中国人像疯了一样,有的甚至跑到国外排队去买。我不禁要问:你在生活上、工作中究竟出于什么需要必需拥有苹果产品??我想恐怕都是心理需要吧!要拥抱名牌,要比别人强,要在身边人中有面子……这不就是成为物质的奴隶了吗?你成为物质的奴隶了,你被异化了,你迷失了人类的本性了,你不可悲吗?

说了这么多,今天我们还是要读书。读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匆匆的脚步缓下来,想一想再往前走;读书,能让我们不被异化,作一回真正的自己。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就是反映人类异化现象的《变形记》,它的作者是卡夫卡。我们先来看一段有关他的资料: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受的是德语教育。他所处的时代,他的社会生活环境,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卡夫卡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在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正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犹太人,卡夫卡与斯拉夫人没有什么来往,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族;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他既不是完全的奥国人,也不是捷克人。他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卡夫卡从小就感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深深地担忧。

《变形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银行的小职员格里高在一天清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跳蚤,上班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他却无法从床上起来。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周遭环境的冷漠。书中写道: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